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大百科全書》個別詞條修撰之商榷

2017-01-28 11:06:20王富鵬
嶺南文史 2017年3期

王富鵬

問題探討

《中國大百科全書》個別詞條修撰之商榷

王富鵬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我國第一部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1](以下簡稱《全書》)《全書》的編纂是中國科學文化事業的一項基本建設,由國務院批準正式立項,其權威性毋庸置疑。

《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從1978年開始,先后組織兩萬多名專家學者,歷時15載,于1993年9月完成了這部煌煌巨制。1995年12月,國務院又批準正式立項《全書》第二版的編纂和修訂。又歷時十多年,于2009年4月正式出版。這兩版的《全書》凝聚了中國幾代學人的心血,總結了這兩個時代的學術成果,一定意義上也代表了這兩個時代的學術水平。2011年底,國務院又批準正式立項《全書》第三版的編輯和修訂,2015年編委會組建并正式啟動編纂工作。第三版將繼承前兩版的權威性,力求全面總結當今各領域的學術發展,成為能代表當代學術水平的一部巨著,需要補充一些新的詞條,修訂原有詞條的某些不足內容。

2016年筆者受邀參與修撰、推薦《全書》第三版的詞條,并先后修撰了有關廣東的12個詞條。現就在第一、二版的基礎上修訂的四個詞條,求正方家。

這四個詞條分別是: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和“嶺南三家”。這四個詞條第一版全部由曾揚華先生撰寫。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稍作變動,在質量上未見提升,亦未署修訂者的姓名。為便于比較,把第一版、第二版和筆者修訂之后的內容一并錄入。

嶺南三大家

(一)第一版

清初廣東詩人屈大均(番禺縣人)、陳恭尹(順德縣人)、梁佩蘭(南海縣人)的合稱。三人居里鄰近,時相過從,在創作上互相推重,在當時嶺南地區最享盛名。康熙三十一年(1693),同為嶺南人的王隼編選三家之詩成《嶺南三大家詩選》,隱然有抗衡江左三大家(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之意,自此始有“嶺南三家”之稱。

不過屈、陳、梁三人的生活道路與思想情趣實有區別。屈大均、陳恭尹曾參加持久的反清斗爭,終生不仕清廷;梁佩蘭則熱衷功名,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得授翰林之職。在詩歌內容和風格上,屈、陳有共同的民族思想,胸懷一股郁憤不平之氣;梁詩多酬贈和吟詠景物之作,風格較平淡。唯在反映嶺南的山川風貌、人情世態,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方面,三家則有共同之處。

在藝術風格上,三家也各自迥異。王煐《嶺南三大家詩選序》說:梁佩蘭之詩“溫厚和平,置之清廟明堂,自是瑚璉圭璧”;屈大均詩“如萬壑奔濤,一瀉千里,放而不息,流而不竭,其中多藏蛟龍神怪,非若平湖淺水,止有魚蝦蟹鱉”;陳恭尹“詩如哲匠當前,眾材就正,運斤成風,既無枉撓,亦無廢棄,梁棟榱題,各適其用,準程規矩,不得不推為工師”。這是符合三家詩的不同特點的。[2]

按:《全書》第二版照錄了第一版本詞條的內容,個別字詞的變動沒有影響詞條的內容,卻把原來的修撰者曾揚華的名字刪除了,這種處理方法值得商榷。因為內容幾乎完全相同,故不重復錄入。本詞條在第一、二版皆作“嶺南三家”。雖然也有文獻稱“嶺南三家”,但據其得名之所由,卻以稱“嶺南三大家”為好。再者,稱“嶺南三家”也容易與清中期的“嶺南三子”混淆。故筆者認為,本詞條在第三版應改稱“嶺南三大家”。本詞條的第一、二版較多地強調了三人的不同,對其相同之處的敘述則失于片面,故筆者在修訂之時,在呈現其相異之時也強調了三人的共通之處。

(二)筆者所撰

明末清初廣東詩人屈大均(番禺縣人)、陳恭尹(順德縣人)、梁佩蘭(南海縣人)的合稱。廣東舊屬嶺南道,故有此稱。康熙三十一年(1692)王隼編成《嶺南三大家詩選》,隱然有抗衡“江左三大家”(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之意。此前臚列嶺南著名詩家,三人雖有并舉,但“嶺南三大家”作為一個固定的具有特定意義的專稱卻始于此時。三人年齒相近,居里相鄰,關系密切,數十年共主嶺南詩壇,當時最享盛名。

三人生平遭際、出處選擇有同有異。屈大均少年時代就學于陳恭尹之父陳邦彥,屈、陳二人有同窗之誼。梁佩蘭雖未師從陳父,卻自稱是陳父的私淑弟子。屈大均十八歲從師起兵抗清,奔走天下二十年,多次謝絕舉薦,不仕清室;陳恭尹覆巢孑遺,國恨家仇集于一身,南渡大海,北至太行,往返于兩江,尋機抗清,晚年雖“降志辱身”,交接官員,卻以遺民終老;梁佩蘭志于科名,屢應會試,終成進士,得授翰林。屈、陳早年奔走四方,其后僻處嶺南;梁佩蘭屢上公車,雖授翰林,卻長住廣州,得與屈、陳共主壇坫。

詩風及詩學宗尚亦有異同。屈大均詩宗屈騷,兼尚李杜,詩風雄肆仙超;陳恭尹主張詩寫性情,無關唐、宋,詩風雄郁蒼涼;梁佩蘭詩前期風格雄健,意概恢宏,受時風影響,后期詩作靜照斂彩,以神韻取勝。整體觀照,三家詩風亦有相通之處。清代中葉洪亮吉云:“尚得古賢雄直氣,嶺南猶似勝江南”;[3]清代末年沈汝瑾云:“珠光劍氣英雄淚,江左應慚配嶺南。”[4]二人雖為比較“江左三大家”與“嶺南三大家”的不同,卻也道出了“嶺南三大家”的共同風貌。綜觀前哲時賢的論述,“嶺南三大家”詩的“雄直”特色,幾是公論。

“嶺南三大家”的總體成就和影響雖不及“江左三大家”,但其聲譽也已跨越嶺南,遍及海內。“江左三大家”領袖文壇于前,“嶺南三大家”馳譽天下于后,二者前后相繼,相互輝映。梁佩蘭以落第舉子主詩社于京師;陳恭尹一介布衣,稱大家于當世;屈大均在文壇上更是獨樹一幟,吳越兩地學屈者有“翁山派”之稱。“嶺南三大家”也代表了嶺南文學的最高成就。

屈大均(1630~1696)

(一)第一版

明末清初詩人。初名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屬廣東)人。16歲時補南海縣生員。次年(1646)清軍陷廣州,又次年,18歲的屈大均參加其師陳邦彥以及陳子壯、張家玉等的反清斗爭,同年失敗。后至肇慶,向南明永歷帝呈《中興六大典書》,不久因父病危急歸。清順治七年(1650),清兵再圍廣州,屈大均為避禍,于番禺縣雷峰海云寺削發為僧,法名今種,字一靈,又字騷余。名其所居為“死庵”,以示誓不為清廷所用之意。順治十三年(1656),開始北游,入會稽至南京謁明孝陵,又到北京,尋崇禎帝死所哭拜。又東出山海關,周覽遼東、遼西形勝,留意山川險阻,志圖恢復。他憑吊袁崇煥督師故壘,賦《出塞》及《塞上曲》。返回關內后,流連于齊魯吳越間,在會稽與魏畊共謀密策。順治十六年,由魏畊秘密寫信導引鄭成功與張煌言舉兵攻入長江,克江南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后事敗,魏畊被鍘。清廷知屈大均參與其謀,指名搜捕,于是避居桐廬。后又參加吳三桂反清部隊,監軍桂林,不久又察知吳有野心而無謀,事必無成,就辭去。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成功的孫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攜家歸番禺,終不復出。

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能,而以詩的成就最高。

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聯絡志士,冀求恢復,“六十六年之中……險阻艱難,備嘗其苦”(《生壙自志》)。所以發而為詩,主要就是寫這種經歷和情懷。如:“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壬戌清明作》);“萬里悲風隨出塞,三年明月照思鄉”(《紫荊關道中送客》);“今天降喪亂,日月顛其行。……山鬼紛媚人,前驅從兩狼。忠誠夙所主,九死吾何傷”(《詠懷》之十二);“圣賢恥獨善,所貴匡時艱。太阿茍不割,蛟龍將波瀾。篋中有《陰符》,吾生焉得閑”(《別王二丈予安》)等,都慷慨激越,飽含著壯志未申的不盡情意。又如《過大梁作》、《塞上曲》、《寒上感懷》、《望云州》、《舊京感懷》、《早發大同作》、《魯連臺》、《詠懷》等,無不是他愛國憂國激情的表露。屈大均在另一些詩如《揚州感舊》、《白門秋望》、《猛虎行》、《大同感嘆》、《民謠》、《菜人哀》、《高州大水作》、《雷女織葛歌》等篇中,對南明政權的腐敗表示痛心和氣憤,對清朝的苛政也進行了批判;對廣大人民所受禍難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

屈大均詩的藝術特點是氣魄雄放,筆力遒勁,富于瑰奇的想象,為“嶺南三家”之冠。王瑛《嶺南三大家詩序》評為:“如萬壑奔濤,一瀉千里,放而不息,流而不竭。其中多蛟龍神怪,非若平湖淺水,止有魚鱉。”其文沉浸秦漢,簡潔高古,品格不凡。詞作不多,然如〔紫萸香慢〕《送雁》、〔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等,亦不愧為“聲情激越,噴薄而出”,“縱橫排奡”(葉恭綽《廣篋中詞》)之作。

屈大均的著作,乾隆時曾遭禁毀,后人輯存的,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此外尚有《道援堂詞》。[5]

(二)第二版

中國明末清初詩人。初名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號泠君。廣東番禺人。16歲時補南海縣生員。清軍陷廣州,乃從其師陳邦彥等反清。曾與永歷政權、鄭成功等聯絡,密謀反清,終無成。旋辭歸,不仕而終。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能,而以詩的成就最高。他一生跋涉山川,聯絡志士,冀求恢復,所以發而為詩,主要就是寫這種經歷和情懷。《壬戌清明作》、《紫荊關道中送客》、《詠懷》之十二、《別王二丈予安》等,慷慨激越,飽含著壯志未申的不盡情意;《過大梁作》、《塞上曲》、《塞上感懷》等,則是愛國憂國激情的表露。在另一些詩如《揚州感舊》、《白門秋望》、《猛虎行》、《大同感嘆》、《民謠》、《菜人哀》、《高州大水作》、《雷女織葛歌》等篇中,對南明政權的腐敗表示痛心和氣憤,對清朝的苛政也進行了批判,對廣大人民所受禍難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其詩的藝術特點是氣魄雄放,筆力遒勁,富于瑰奇的想象,為“嶺南三家”之冠。其文沉浸秦漢,簡潔高古,品格不凡。詞作不多,然如〔紫萸香慢〕《送雁》、〔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等,亦不愧為“聲情激越,噴薄而出”(葉恭綽《廣篋中詞》)之作。屈大均的著作因民族意識強烈,自雍正八年(1730)即開始遭禁,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毀禁之令更嚴,但已刊之本及抄本仍有流傳。后人輯存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此外,尚有《道援堂詞》。[6]

按:兩相比較,可以看出這一詞條兩版相差不大。第二版的內容和語句基本上照錄第一版,只是對文字上第一版稍作壓縮,并沒有提供新的內容。盡管這一詞條的第一、二版較好概括了屈大均的生平和成就,但還需要補充一些新的內容。尤其近二三十年的學術成果,不僅大大豐富了相關的研究,而且對過去的一些看法也有所修正。因此這一詞條,在第三版需要認真修訂。

(三)筆者所撰

明末清初遺民詩人,初名邵龍,號非池,番禺(今屬廣州)人。16歲補南明南海縣生員,歸番禺沙亭謁祖廟,復姓屈氏,改名紹隆。后定名屈大均,字翁山,又字騷余、介子、自號泠君、華夫等。順治三年(1646)底清軍破廣州,次年從其師陳邦彥起兵抗清。不滿18歲的屈大均獨率一隊,與陳子壯等合攻廣州,不克。順治六年(1649)春,赴肇慶向南明永歷帝上《中興六大典書》,將任職中秘,聞父病,遂歸。順治七年(1650)冬,清軍再陷廣州,屈大均禮天然函昰禪師于番禺圓岡鄉雷峰海云寺為僧,法名今種,字一靈,名所居曰“死庵”。順治十五年(1658)春屈大均逾嶺北上,至南京謁明孝陵,至京師詣萬壽山壽皇亭,哭拜崇禎皇帝。東出榆關,吊袁崇煥廢壘,周覽遼東西形勝,抵達奉天,混進沈陽故宮窺探形勢,之后南下,是年冬客居揚州。其后往返吳越之間,與魏畊、祁斑孫、祁理孫等聯絡鄭成功、張煌言等海上之師。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攻入長江,收復江南四府三州二十四縣,金陵準備議降。因鄭成功驕傲懈怠,旋又敗走。康熙元年(1662)四月,永歷帝被殺于昆明,是年大均悵然南歸,遷居沙亭。為便于在家侍母,蓄發還俗,人稱羅浮道人。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以蓄發復衣冠號召天下,率所部反清。次年屈大均入吳三桂軍中,康熙十五年(1676)謝桂林監軍,歸粵。屈大均立志抗清,五次北上,奔走天下二十年,多次謝絕舉薦,以遺民終老。

屈大均于文學、史學和經學都有一定成就,被稱為“嶺南文宗”。詩宗屈騷,兼尚李杜,詩風雄肆仙超。《魯連臺》云:“一笑無秦帝,飄然向海東。誰能排大難,不屑記奇功。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從來天下士,只在布衣中。”[7]“蚩尤祭后霸圖雄,一劍能成赤帝功。龍起不曾階尺土,人歸何必在重瞳?天邊星宿朝東升,沛上旌旗卷大風。此日留侯方寂寞,咸陽王氣望無窮。”(《讀史》)“羨君游海岳,縹緲羽衣輕。北斗斟元氣,昆侖采玉英。千金若草芥,一笑成功名。誰似魯連子,高風振趙城。”(《贈魯山人》)“秋氣高無極,峰峰積雨涼。白云吞七澤,紅葉滿三湘。禹跡留盤石,仙宮傍夕陽。蛟龍多蟄此,吾亦隱文章。”(《天岳》)沈用濟之“屈翁山如金虹飲海”[8]的評論道出了詩人的風神。毛奇齡序云:“翁山詩超然獨行,當世罕儔。”[9]沈德潛云:其“五言律如天半朱霞,云中白鶴,令人望而難即。大家逸品,兼擅厥長。”[10]屈大均以詩歌在清代文壇上獨樹一幟,與陳恭尹、梁佩蘭合稱“嶺南三大家”。

屈大均詞風雄豪勁健,著有《騷屑》詞。清人譚瑩等對屈詞評價甚高。朱祖謀評曰:“湘真老,斷代殿朱明。”[11]葉恭綽評其《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縱橫排蕩,稼軒神髓。”詞曰:“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近人夏承燾評曰:“明代詞人,罕有其匹。”[12]

屈大均散文數量龐大,有《翁山文外》《翁山文鈔》《皇明四朝成仁錄》《廣東新語》等。其文浩瀚磅礴,能自行其氣,一鏟韓、歐窠臼,長于敘事,善于說理,抒情文字情深意厚。

屈大均的著作現知有三十四種,其中《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和《皇明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其作品分別于雍正八年(1730),乾隆三十九年(1774)和四十一年(1776)三遭毀禁。乾隆三十九年屈大均遺著案是乾隆大規模禁書行動的關鍵,使乾隆朝的禁書政策得以形成。

陳恭尹(1631~1700)

(一)第一版

清代詩人。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順德(今屬廣東)人。清順治三年(1646)清軍陷廣州,其父陳邦彥舉兵抗清,兵敗殉國,全家被害,陳恭尹只身逃脫。后南明永歷帝授以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之職。南明亡后,定居廣州。因“三藩之亂”,曾被牽連入獄,從此心懷畏懼,壯志漸消,晚年寄情詩酒,曾與官府貴人往來,時人曾諷譏他:“可憐一代夷齊志,錯認侯門是首陽。”因此他的詩前后內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懷故國之思,未嘗消釋。七言律詩對仗工整,又多巧思,綿麗中仍多哀感蒼涼之慨。如“猛士不帶劍,威武豈得申?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擬古》之三)。“西湖歌舞春無價,南宋樓臺暮有云。休恨議和奸相國,大江猶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雜興》、《虎丘題壁》、《崖門謁三忠祠》、《九日登鎮海樓》等篇,也都寄托遙深。五古《感懷》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則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難。他的詩抒寫性情而自成風格,與屈大均、梁佩蘭 被稱為“嶺南三家”。著作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13

按:第二版照錄了第一版的內容,卻把原來的撰寫者曾揚華的名字刪除了,這種處理明顯不妥。筆者比較系統梳理了迄今全部研究成果后,重新撰寫了這一詞條。

(二)筆者所撰

明末清初遺民詩人,字元孝,初字半峰,晚號獨漉子,順德(今屬廣東)人。順治三年(1646)十二月清軍陷廣州,其父邦彥為牽制清軍快速西追南明永歷帝,次年起兵高明山中,約陳子壯等人會攻廣州,不克。轉戰三水、高明、新會、香山,一月十余捷。清軍總督佟養甲派騎兵偷襲陳家,質其老小逼降。邦彥不為所動,全家遭戮,唯長子恭尹避匿得免。后應白常燦之邀,合兵拒守清遠。清軍久攻不下,挖地道至城下,以火藥破城。邦彥巷戰被執,腰斬于廣州。這次行動雖然失敗,但其作戰于東,收效于西的目的卻基本上達到了。后永歷帝授陳恭尹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順治八年(1651)陳恭尹東走福建欲從鄭成功于海上,不得達。順治九年(1652)春,自福建往游江西,登匡廬。秋,自贛出九江,順流而東,止于西湖。之后往返吳越數年,秘密結聯。順治十五年(1658)春,陳恭尹與何絳出厓門,渡銅鼓洋,訪故人于海外,欲收拾海上力量,無成而返。順治十六年(1659)欲入滇從永歷帝,道阻,同何絳北走衡湘,渡彭蠡,下池州,寓蕪湖。值鄭成功圍金陵,張煌言進取徽寧,陳恭尹與共策畫。之后輕舟濟江,歷中都,治寒衣于汴梁,北渡黃河,徘徊太行之下。順治十七年(1660)返粵。康熙十五年(1676)尚可喜卒,其子尚之信以廣州應吳三桂之叛。康熙十七年(1678)秋,陳恭尹以嘗為尚之信延攬,下獄。在廣東參議督糧道耿文明和廣東提學道陳肇昌的斡旋下,次年春出獄。其后自云:“有生以來,未有危于斯者,視丁亥之禍,覆巢危卵,殆有甚焉。”[14]為免遭“無妄之災”,筑室廣州城南,與當地官員交游唱和。友人岑徵譏之曰:“可憐一代夷齊志,錯認侯門是首陽”。朱彝尊體情原志而謂之:“降志辱身,終當進之逸民”[15]。陳恭尹的創作以詩歌為主,詩風雄郁蒼涼,其詠史詩最為人稱道。早年詩作于雄郁蒼涼之中,時顯氣肆憤張;后期詩作于雄郁蒼涼之外,時作清迥澹永。“漢王生長難忘處,尺土猶書故宅名。四海自飛鴻鵠羽,中宵人哭白蛇聲。輕沙淺草堪調馬,習俗群兒敢說兵。千載英雄同一轍,徐州南是鳳陽城。”(《沛中》)“山木蕭蕭風又吹,兩厓波浪至今悲。一聲望帝啼荒殿,十載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停舟我亦艱難日,畏向蒼苔讀舊碑。”(《厓門謁三忠祠》)“虎跡蒼茫霸業沉,古時山色尚陰陰。半樓月影千家笛,萬里天涯一夜砧。南國干戈征士淚,西風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簫客,乞食吳門秋又深。”(《虎丘題壁》)與屈大均、梁佩蘭合稱“嶺南三大家”;與梁佩蘭、王邦畿、程可則、方殿元、方還、方朝合稱“嶺南七子”。著有《獨漉堂集》詩、文各15卷,詞1卷,另有《九邊圖》今不存。

梁佩蘭(1629~1705)

(一)第一版

清初詩人。字芝五,號藥亭。南海(今屬廣東)人。順治十四年(1657)鄉試第一,后屢試不第,即潛心治學,從事詩歌寫作,名噪一時。康熙二十七年(1688)考中進士,選授翰林院庶吉士,當時他已60歲了。第二年即告假歸里,鄉居15年,周游名山,與海內著名詩人酬唱,王士禛、朱彝尊、潘耒等都推重他。康熙四十二年(1703)被召回翰林院供職,因不識滿文而罷。次年返鄉,與屈大均、陳恭尹并稱為“嶺南三家”。

梁佩蘭詩,多酬贈和吟詠景物之作,也有發泄功名失意的怨辭,間亦雜有興亡之感。較有意義的作品是某些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章,如《養馬行》、《采珠歌》、《采茶歌》、《雀飛多》、《樵父詞》等。這一類詩,內容清新,語言通俗,感情自然,不失為佳作,但不多見。他的大多數詩仿古的習氣過重,筆調較為平淡直致。總的來看梁佩蘭的詩歌成就都還不能與屈、陳并論。

著有《六瑩堂集》1集9卷,2集8卷。還有《廣州府志》、《南海縣志》等。[16]

按:與第一版相比,第二版在內容上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對第一版的某些字句稍作修改,故不重復錄入。與前面幾個詞條一樣,也把原來的撰寫者曾揚華的名字刪除了,這種處理方法值得商榷。筆者比較系統梳理了迄今全部研究成果之后,重新撰寫了這一詞條。

(二)筆者所撰

明末清初詩人,字芝五,號藥亭,別號柴翁,晚號郁洲,南海(今屬廣東)人。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清軍再陷廣州,梁佩蘭攜家逃難,見清軍暴虐,憤而作《養馬行》。順治十四年(1657)參加廣東鄉試,奪解元。康熙十一年(1672)應聘往陽春縣修志。康熙十七年(1678)與釋成鷲等避三藩之亂于弼唐,自號漫溪翁。康熙二十一年(1682)京師結詩社,眾推梁佩蘭、朱彝尊、方中德主壇坫,聲名大重。康熙二十三年(1684)應納蘭性德之邀赴京共選兩宋諸家詞。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會試第十名,應殿試,賜進士出身,選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夏,請假南歸,由廣州城西移居仙湖。自順治十四年至康熙二十七年六上公車,始成進士,早年的雄心消磨殆盡。康熙四十一年(1702)被召回翰林院供職,次年以不習滿文而罷。梁不肯就選縣令,亦不請留內閣中書,九月朔日乘舟南還。梁佩蘭以詩著稱,受王士禛、朱彝尊、潘耒等名家推重。與屈大均、陳恭尹并稱為“嶺南三大家”;與陳恭尹、王邦畿、程可則、方殿元、方還、方朝合稱“嶺南七子”。其前期作品,風格雄健,意概恢宏。《送賈生歸襄陵》云:“男兒有筆如鐵足自雄,何況逐獵應手鳴雕弓!會當射策對天子,安能躑躅坎壈悲途窮!”后期詩作靜照斂彩,以神韻取勝。“如何相見后,亟亟放歸舟?高詠連朝聽,寒燈昨夜留。江云隨鳥沒,塔影向人浮。十里沙村路,山鐘木葉秋。”(《送徐鐸愚歸潖洲》)“馬當風信好,倏忽到潯陽。得與匡廬近,都忘漢水長。悠然念前哲,一去問柴桑。不覺虎溪月,月光來夜航。”(《次潯陽》)“萬山收夕照,林薄更紛紛。落葉不知處,亂煙同一云。牛羊歸路失,鐘磬隔樵聞。稍待西峰月,清光徹夜分。”(《夕林》)這些詩呈現了其作品的主導風格。這一風格的形成證明了他已經融入當時以王士禛為代表的主流詩壇。著有《六瑩堂集》(初集)9卷,《六瑩堂二集》8卷,另有《陽春縣志》今不存。

總之,第一版的這四個詞條,較好地概括了其前有關研究的主要成果,也透露出了當時的學術傾向。第二版照錄了第二版的內容,個別字句的修改,并沒有增加新的信息,也沒有提升這些詞條的質量,卻把原來撰寫者的姓名刪除了。這一做法明顯有些不妥。筆者在系統整理迄今相關的研究成果之后,重新撰寫了這四個詞條,雖然增加了一些新的信息,但是否對詞條的質量有所提升,懇請方家批評。

注釋:

[1]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前言》[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第1頁。

[2]《全書》第一版第436頁。

[3]洪亮吉:《洪亮吉集》[M]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2314頁。

[4]沈汝謹:《鳴堅白齋詩存》[M]卷九。安吉吳氏刻本,1921年,第30頁。

[5][13][16]《全書》第一版第646-647、71、413頁。

[6]《全書》第二版,2009年,第501頁。

[7]屈大均:《翁山詩外》[M]//《屈大均全集》第一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第328頁。

[8]沈用濟編:《附記》[C]//屈大均《道援堂集》[M]。康熙四十五年(1706)刻本“卷首”。

[9]毛奇齡:《嶺南屈翁山詩集·序》[C]//《毛西河先生全集》[M]卷五。蕭山:陸凝瑞堂藏板,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印本。

[10]沈德潛:《清詩別裁集》[M]卷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99頁。

[11]朱祖謀:《望江南·雜題》《我朝諸名家詞集后》[C]//《彊村語業》[M]卷三。甲子讬鵑樓雕版本。

[12]夏承燾、張璋:《金元明清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第305頁。

[14]郭培忠校點:《陳恭尹·獨漉堂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第162頁。

[15]朱彝尊:《靜志居詩話》[M]卷22。臺北:明文書局,1991。

[16]呂永光校點補輯:《梁佩蘭·六瑩堂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37頁。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大典研究中心)

本文為“《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資助項目之重點課題《屈大均研究》(2015GZZ03)的階段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美女国产在线| 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片|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免费a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91伊人国产|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亚洲五月激情网|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99国产精品国产| 无码免费视频| a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亚洲性一区|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香蕉精品在线| 偷拍久久网|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91福利免费|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亚洲综合二区| 国产小视频免费| 亚洲不卡网| 亚洲精品你懂的| 欧美精品成人|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成人在线综合|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中文字幕资源站| 秋霞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夜夜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欧美色伊人|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