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嘉
(太原市文化藝術學校,山西 太原 030012)
“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作為原生性的區域音樂,山西民歌乃至山西各類地方性音樂種類,其內容和形式均是土生土長的,在這一方水土中走過了世世代代,地域屬性是極其鮮明的。以河曲民歌《走西口》為例,“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歲暮而歸。但能經營力作,皆足以糊口養家。本境地瘠民貧,仰食于口外者無慮數千人”。①講的就是河曲地少人多,十年九旱,而走西口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自近代鋼琴傳入我國以來,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演奏和教學,也歷經了非常曲折的過程。直至今日,依然有無數研究者在為此不懈努力著。正因如此,才會有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與中國鋼琴作品發展密切相關的音樂會應運而生。因此,在收到這場音樂會的邀請函時,一種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這場山西作品鋼琴交響音樂會的所有曲目,均由山西大學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劉紅兵老師一人創作完成,擔任鋼琴主奏的是中北大學青年教師陸晨曦。音樂會整體由“大河之源”“黃土情深”和“載愿東去”三大版塊組成,共有八首曲目,其基本信息如下:
1.《天下黃河》——為鋼琴與弦樂隊而作
此曲氣勢宏大,恍若黃河從遠古走向了未來。
2.《商之衡-饕餮級的隨想》——為鋼琴獨奏而作
這首獨奏曲以商為核心,其創作靈感來源于山西博物院所陳列的大量商代青銅器。
3.《塞上情緣》——為鋼琴與十二音竹笛而作
此曲以晉北民歌為素材,充分利用笛子各個音區特有的音色以及和鋼琴配合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以慢板段落表現塞外蒼涼的藝術風格,快板段點睛喜悅的情感。
4.《圪梁梁》——為鋼琴﹑嗩吶與女高音而作
以山西民歌《圪梁梁》《走西口》為元素,三者音色相互模仿,追逐,超越,配合非常默契。
5.《思鄉曲》——鋼琴獨奏與女高音
將鄉愁及女子柔情刻畫得淋漓盡致,鋼琴中段獨奏過后,情感更加濃烈﹑傷感,使人潸然淚下。
6.《黃土精靈》——為鋼琴﹑小提琴而作
以山西民歌《一蒲灘灘楊柳樹》《割油麥》《走絳州》《開花調》《槐樹開花》為素材,采用回旋變奏的結構手法,將古樸荒僻的生態元素作了全新別樣的現代演繹。小提琴泛音等技巧的運用恰到好處,快板樂段也是本場音樂會最出彩的段落之一。
7.《地上太行》——為鋼琴與弦樂隊而作
表現巍巍太行山的豐功偉績,歌頌之情溢于言表。
8.《黃河鋼琴協奏曲》第二﹑四樂章
《黃河頌》《保衛黃河》
獨特的地方音樂元素深入人心,創作者和演奏者通過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和方式將它融入到一個個鋼琴作品中來,比如說:第一,利用節奏。鋼琴音樂同其他樂器音樂相比的一大優勢便是較為容易通過節奏實現多聲部音樂。第二,語言結構。民歌有其固有的語言結構和方言特色,在鋼琴作品創作和演奏過程中要成功地聽到民歌語言特有的魅力。第三,將現代技法民族化。強化支聲復調,采用支聲式對位,提升作品藝術感染力;織體設計中聲部的音區設計要保證音樂主題的清晰度,對音色進行反復考量,要求演奏者深入的模仿﹑發掘,把握準確的民間音樂韻味;對節奏的安排,這也是最難把握的要素之一,因為節奏是音樂的動力,更是音樂風格的代表。曲式設計多采用敘事性的標題,并結合民歌樂段發展方式,三部曲式等。
作為一名山西籍的音樂工作者和學習者,我首先為這樣的音樂會感到驕傲和自豪;也為山西有這樣的老師和前輩而倍感榮幸和欣喜。然而站在鋼琴主奏和持續推廣山西民間音樂這樣的立場上,我依然有一些也許不甚成熟的感想,希望與之共勉:
1.音樂會所有曲目所采用的本土民歌素材耳熟能詳,痕跡明顯,但多動機短小而精煉;
2.大部分作品氣勢較為宏大,戲劇性﹑敘事性很強,聽覺上缺乏細膩的歌唱性段落。
3.鋼琴作為主奏樂器,“戲份不夠足”,感覺整體上沒有充分發揮鋼琴這門樂器的技術特點或者說技術難點較少。鋼琴演奏者可發揮空間不大,比較受曲目本身局限。
4.伴奏音型重復出現次數較多,時而有節奏堆砌﹑和聲堆砌的嫌疑,巧妙的變化較少。
5.音樂會期間一直期待聽到代表山西韻味的衍展性旋律段落。希望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和演奏起到推動作用。同時中國鋼琴學派的形成和發展也需要更多優秀的作品去支撐。
6.期待利用山西民間音樂素材創作更多諸如鋼琴獨奏﹑重奏﹑協奏等藝術形式的豐富的室內樂作品。
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舒曼曾經說過:“藝術是一個由許多不同的民族輪流歌唱的大賦格曲。”②借這這句話,我想說,山西鋼琴作品的創作﹑演奏和研究,也會以此音樂會為契機,通過對這么多年來成功的地域性﹑民族性鋼琴作品的學習和總結(新疆﹑山東﹑內蒙古﹑云南等),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新思路。
地方音樂元素和中國鋼琴作品擦出的藝術火花,以山西為例,首當其沖為山西民歌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某種意義來說,為原生性區域音樂的研究和推廣開辟了新的路徑;其次由于鋼琴是樂器之王,其流傳之廣﹑使用之多都是有目共睹的,以此為媒介融合和改編更多的山西音樂作品,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現山西音樂文化的特點,使之發揚光大;再次,也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鋼琴教育的發展,豐富中國鋼琴作品曲庫。
注釋:
①河曲縣志編纂委員會.河曲縣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②舒曼.論音樂和音樂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0.
[1]魏廷格.魏廷格音樂文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2]卞萌.中國鋼琴文化之形成與發展[M].北京:華樂出版社,1996.
[3]林嘉旋.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音樂詮釋[J].音樂創作,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