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元春
(銅仁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合唱是一種以集體演唱為表現形式的﹑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藝術。合唱也是一種以多名演唱者通過不同的聲部表現聲樂作品的多聲部音樂形式。合唱的主要特點是具有較為飽滿的音色﹑寬廣的音域﹑豐富的和聲與復調效果,表現形式豐富而富于創造性。合唱也是一種通過不同的演唱者通過同一首歌曲,抒發同一種情感,表達同一種音樂思想的藝術,還是一種需要參與者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聲樂藝術。在這些參與者中,指揮者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既是合唱作品的指揮者,更是合唱團隊表演的主要“教練”和團隊發展的領路人。因此,合唱的指揮者的案頭工作,是能否更好地完成作品訓練演出的關鍵。
首先,應考慮作品的適宜性[1]。不同的合唱團因人數不同,組成人員的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音樂素養不同等因素,合唱作品在曲目上的選擇應根據這些不同的特點而進行選擇。需要考慮合唱曲目的題材﹑內容﹑及其難易程度等,做到對于合唱團的演唱者來說難易適中﹑容易上手。
其次,應考慮作品的藝術性。合唱的藝術魅力在于演唱者集體的聲音組成,以實現眾人演唱一聲部或幾個聲部的完美演唱,使其將旋律﹑和聲等相結合。無論是同節奏的還是對位的旋律,都要能體現音樂的美感。指揮者應將自然的音效發揮到極致,增加大家的想象力,從而通過合唱使聆聽者的心靈得到熏陶。簡單的說就是讓大多數人喜歡這個合唱作品。
再之,應考慮作品的技術性。作品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到合唱的效果。應在合唱團隊接受能力范圍內選擇,不能選擇不切實際的作品。
最后,應考慮作品的多樣性。作品的選擇不能單一,否則可能引起合唱演唱人員的厭倦,使某些工作得不到更好地進行。在選擇作品方面,應在不同環境﹑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作品,并在排練中將不同風格的作品穿插進行排練,使演唱者享受排練過程,提高排練效率。
研讀總譜有兩個目的,一是了解作品的全貌,二是從各方面認識作品。并應該通過唱﹑聽﹑讀這三個步驟來研讀。首先是唱,主要是唱旋律,指揮者應該逐步了解并熟悉作品的各聲部旋律,并將每段的歌詞﹑段落等了解并熟記,還要了解其中的內涵,更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內在感情。并將其段落間的變化﹑省略等部分建立關系,了解詞曲﹑聲部等基本信息;其次是聽,主要是聽音響,在得到作品時,應該通過鋼琴的視奏了解作品。因為一個人不一定能唱出不同音域的聲部,所以用鍵盤樂器進行演奏,是了解作品的真實情感及和聲效果的重要手段;最后是讀,主要是讀總譜,指揮者應在演唱前將整個樂譜讀一遍,將在演唱時要提示的部分﹑強調的部分進行標記,例如主旋律﹑副旋律﹑各聲部的起始等地方進行標記。通過分析了解聲部的結構,并進行準確的標記,掌握音樂的旋律及和聲特點,有效地掌控作品的完整性,藝術性等。而且這種分析和標記可以使指揮者在復雜的合唱指揮過程中具有較好的表現,使指揮者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旋律的走向﹑更好地處理好各聲部的關系,并能夠在演唱者演唱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合唱的演出。
在分析作品方面,應遵循以下步驟:首先是對拍子﹑調式等演唱速度的準確拿捏,其次是對作品主旋律的掌握,再次是掌握作品中主要表現的情緒問題,再有是對樂譜中哪里出現的標記等問題進行拿捏;在不同的段落和樂曲中哪里有變化;是將作品中整體的結構及段落和高潮﹑離掉轉調處進行分析;是確立樂曲中的重點﹑情緒高點﹑以及全曲的高潮點;是將總譜的類型進行分析,這可以使指揮者在指揮中在該做出提示的部分進行提示,各聲部的進入處進行標記,與此同時,要兼顧到各個聲部的進入等問題;要背誦各聲部的旋律﹑聲部間的結構﹑前奏間奏﹑整體力度及變化力度﹑整體情緒與變化情緒﹑標記﹑高潮布局及指揮圖式安排等。分析作品能夠使指揮者更好地了解作品,使演唱者在演唱時得到更好的表現該作品想表現出的情感提示。
作品的藝術處理包含著兩方面:一是要確定作品的構思。通過對演唱作品的深入研究及了解,正確把握曲子的整體基調,確定音樂的表現構思,并對其進行合理的演唱安排。為更好地體現作曲家的意圖;二是在確定作品構思后進一步挖掘合唱的效果。指揮應對音樂有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詮釋作品中想表達的意圖,將創新融入到音樂中,使演唱者更好地體會作品,更好地表達作品中所應該表現的情感。以獲得更新穎﹑更具特色的表演。
指揮者通過對作品地深入了解與研究,將分析的結果依據音樂的作品處理并擬定出指揮方案后,應該對指揮的動作進行設計,使指揮的手法或動作根據作品的內在情感進行表達[3]。要在強調點處進行強調,對合拍處或分拍處的手勢使用狀況,哪里使用雙手等均要進行設計。根據不同的旋律線進行手勢地設計,使演唱者在演唱中更好地和指揮者進行配合,使合唱更好地完成。
總之, 合唱指揮的案頭工作就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整體結構,根據作品的需要進行指揮工作, 并遵循準確﹑精練的原則有效調動演唱者的積極性。因此, 合唱指揮案頭工作的好壞能夠決定合唱演出的質量。
[1]安光合.論合唱指揮中案頭工作的重要性[J].藝術評鑒,2016.
[2]趙越.淺談合唱指揮綜合能力的培養[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
[3]秦睿.從接受美學視角談合唱指揮藝術[D].開封:河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