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芳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遼陽 11104)
教學模式涵蓋著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是在思想和理念的基礎之上制定具體教學活動流程的一項工作,為此,教學模式與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有著直接的關聯。從本質上面分析,教學模式的確定需要具備理論依據﹑教學目標﹑操作流程和實現條件這四點內容。理論依據是指為教學模式做出指導的相關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是對教學成果的確定,通過制定某一目標,并將目標分成多個小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逐個實現;操作流程是規范教師的教學流程,指導教師控制好各個階段的教學進度和完成對應的教學任務目標,實現條件是指能夠影響到教學質量的相關因素,例如教學環境﹑教師素質和教學內容劃定等。可見,教學模式涉及的內容較廣,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所指的是將教學內容劃分成多個小任務,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適當的方式來逐個完成任務的過程。
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專門教育機構,對人才培養的質量具有較高要求,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素養,還需要具備對應的技術能力,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出技術性的應用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高職院校的社會職能,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人才。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將專業的理論知識作為教學重點,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高職院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完成教學觀念的轉變,還是實行一貫傳統的教學模式,致使很難完成人才培養的目標,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也表現出難以適應工作崗位的現象,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校期間沒有接受正確的引導,致使學習到的知識過于表面,無法靈活運用。鑒于以上問題,開展任務型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必然之舉。正確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引導教師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還能夠增強教學效果,確定人才培養方向。
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特點存在明顯的差異,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音樂教學更具實踐性。由于音樂即屬于一門課程又屬于一門藝術,僅依靠教師的講解無法使學生對音樂產生共鳴和認識,為了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視聽環境,制造音樂表演的范圍,加深音樂在學生心中的印象。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將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成具體的教學任務,教師在逐步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可見,任務型教學對高職院校音樂表演教學的重要意義。
就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上而言,是指在研究性學習和相關理論基礎之上提出的,具有一定科學性的理論依據;就教學目標而言,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成果;就實現條件而言,這種教學模式所強調的是對教學內容的規劃和制定,同設施環境不存在之間關聯,為此其可行性較強。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能夠提升教學質量,還能夠起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教學任務的確定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對后續的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方向具有直接影響。這就要求相關人員根據人才培養的需求,對特定崗位的職能要求等進行分別分析,制定出完善合理的教學內容,最終形成階段性的教學任務。為了保證最終的教學成果,需要對每一階段的任務進行考慮,選定與專業技能相符的教學內容,根據每一部分的教學內容,確定具體的教學任務。對于高職院校音樂表演課程中的聲樂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先以一首音樂作為為例,對聲樂的部分知識進行講解,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互動環節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在下一次音樂作品的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在確定教學任務時,可以將課程的學習目標作為總的學習任務,再將不同內容的學習分成多個小任務,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對應的任務。
在對任務目標進行明確之后,教師需要針對任務的內容和完成標準向學生進行全面講解,為了確保任務的完成進度和效果,需要向學生介紹任務完成的方式和方法,并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階段任務。如搜集音樂作品信息的任務,教師需要對具體的信息內容進行講解,包括作者背景信息﹑作品的由來以及作品所獲得的成就等信息。搜集方式有很多種,在現代科技較為發達的情況下,借助網絡搜集信息要更加全面和便捷,為此,可以將網絡作為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
任務講解完成的后續階段就是完成任務階段,這一階段考驗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任務難度來確定學生單獨完成任務還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對于教師而言,可以多列出適合小組完成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會團隊合作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其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具備與人相處和共同合作的能力,這種能力是高素質人才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在小組內部可以選定一個具有領導才能的代表,對任務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配,在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學習任務。無論是哪種形式的任務分配,教師都需要對學生的任務完成進度進行了解,確保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保證最終的任務質量。
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十分關鍵的環節,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感受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從大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他們迫切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因此在評價任務環節,應該以鼓勵和支持為主,尤其是針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所做出的創新,更要予以高度贊揚。對于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也要委婉地指出,堅決避免傷害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不但能夠使教學內容得到更加清晰地梳理,還能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充分鍛煉,可謂一舉多得。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學權威和教學的統領者。所以要探索一些更適合該模式的教學方法。對話式教學法就是近年來受到普遍好評的新型教學法,能夠讓師生在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內,對學習展開積極而廣泛的討論。
由于任務型驅動模式和傳統教學的不同,使得教師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需要教師及時地完成轉型和定位,真正適應教學的需要。從角色變化來說,教師要真正放下自己的架子,將自己視為這個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在給學生以多方面幫助的同時,也使自己多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從能力提高方面來說,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運用,對教師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1]朱莉.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4(02):70-71.
[2]毛寶杰.音樂表演專業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想[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