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舒琴
(湖南女子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和普及,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高校教學的主要目標和綜合,并積極開展一系列教育改革,以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高校鋼琴教學作為實現素質教學的重要課程,需要高校不斷創新和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當下學生鋼琴學習現狀,探索出提條適合本國高校學生的鋼琴教學方法。
自我國教育部提出和推廣素質教育理念,各高校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由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向現代素質教育理念轉變,音樂專業的設置和發展就是素質教育理念普及的產物。鋼琴作為高校音樂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以其獨特的音樂魅力受到了學生的喜愛,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對激發學生學生音樂的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由于鋼琴彈奏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和復雜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導致學生鋼琴演奏技巧難以提升,整體水平相對落后。此外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鋼琴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高校鋼琴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更要加強學生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一,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鋼琴教學方法具有落后性。現階段我國部分高校鋼琴教學仍受傳統教學理念和影響和約束,在鋼琴課程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和教師的課堂互動交流比較少,缺乏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導致鋼琴教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無法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二,鋼琴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效果。由于鋼琴教學在我國高校英語專業中屬于新興的課程,其在課程設置中還存在大量的不足,需要高校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一方面鋼琴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思想,使得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整體不高;另一方面鋼琴課程安排不合理,高校音樂專業既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涉及的教學內容比較多,因而留給鋼琴教學的課時相對較少,無法徹底發揮鋼琴教學的作用;最后鋼琴教學在教材的選擇上嚴重脫離學生學習的現狀,不利于學生鋼琴基礎能力的提升。
第三,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專業的鋼琴訓練設備和師資力量。隨著我國高校規模的擴大和生源的增加,部分高校出現了教學實施緊缺﹑師資力量不足問題,尤其是鋼琴教學基礎設施,由于其價格比較昂貴,使得很多高校尚未建立和完善鋼琴訓練室,嚴重影響了教學課程的正常開展。
為了發揮鋼琴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首先要打破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重視和加強對鋼琴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能力的培訓,鼓勵和引導教師積極參與鋼琴演奏會和交流會,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教學資源。高校鋼琴教學還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鋼琴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枯燥的鋼琴理論知識通過圖片﹑視頻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眼前,加強和鞏固學生對知識的了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助,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進而發揮高校鋼琴教學的價值和意義。一方面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觀念和思想,以平等的態度和學生進行交流,鋼琴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初期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因為遇到的各種問題,而喪失學習鋼琴的信心和興趣,為此需要教師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重塑學生學習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鋼琴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日常交流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師教學和學習學習成果的重要機制,科學的教學評價制度能夠真實的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生薄弱的知識點,有利于教師下一步教學計劃的制定。為此高校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機制,實現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自評三者的有效結合,保證教學評價結果的真實﹑客觀性,幫助教師和學生通過教學評價發現教學和學習中的不足之處,為鋼琴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實際依據。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鋼琴作為高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之一,為了發揮鋼琴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要求高校不斷創新和改革鋼琴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鋼琴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為教學目標,以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1]張靜.新課改下高校鋼琴教學方法中的改革創新[J].音樂天地,2012(12).
[2]何姝瑾,卜莉.我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與創新對策研究[J].當代音樂,2017(09).
[3]李明春.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成人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