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鎏
(延吉市第一高級中學,吉林 延吉 133000)
樂理課顧名思義就是音樂基本理論課程,是音樂學科必修專業基礎課,它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和理解能力,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有一個正確和直觀的認知。樂理知識也是文化傳承的一種傳播方式,它與視唱練耳﹑和聲﹑作曲﹑曲式分析等音樂技巧緊密相連。在音樂教學中,樂理教學成為了重點學科基礎教育。但是在高中音樂課教學實踐中,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樂理教學目前在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在教學中,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創新,來適應不斷發展的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需要。
作為音樂學習的基礎,樂理對音樂藝術課程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樂理是學習和聲﹑配器﹑作曲等課程的基礎,只有掌握好樂理知識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音樂學習。樂理知識主要是一些音樂最基本知識,包括樂音體系﹑記譜法﹑節奏節拍﹑調式調性﹑音程和弦﹑調式中的和弦與音程解決以及各種常用的省略記號和音樂術語等,學習樂理知識可以讓學生全面了解并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為其它的音樂理論學習和音樂表演實踐打好堅實基礎。高中音樂課教學內容以音樂欣賞和評論為主,只有具備扎實的樂理基本功,才能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的曲式﹑情感表達等,在課堂上,教師應注生將樂理知識滲透到音樂作品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充分掌握樂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今后的進一步課程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作為大學前的過渡階段,是學習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基本素養的重要時期。目前我國高中音樂課程教學主要以聽﹑賞﹑唱﹑演為主要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往往強調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而忽略了對基礎樂理知識的講解和學習。有的專業學習音樂的學生為了迎接高考偏重于對聲樂﹑鋼琴或其他器樂技能的練習,而忽視了樂理知識的學習。在教師方面,很多教師也對樂理的教學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的態度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認識,不利于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此外,教學方法單一化也是高中音樂教學中樂理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樂理知識只是一些音樂的理論基礎,內容所難免讓人感覺枯燥和乏味,如果這時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生硬授課的話,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會產生厭煩情緒。
明確樂理知識的重要性是學習好樂理的前提,首先教師培養學生對樂理知識樹立一個正確的認識,讓他們知道樂理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只有撐握好樂理知識才能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同時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負責引導,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結合音樂作品對音樂樂理知識進行具體分析,并在課堂上通過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互動,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 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的交流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再根據從學生處收集的意見對教學進度和方式等進行相應的調整。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個性和學習的趣味性結合起來,以結合音樂作品講典故﹑歌謠﹑趣味性教學模式,通過生動形象的﹑圖文并茂的方式,對理論知識以學生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講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運用音樂立體化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具有音樂形象不確定性的特點,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視聽進行良好的結合,它具有生動直觀﹑表現力豐富的特點,多媒體設備既可以提供鮮活的畫面,也可以提供強有力的音響,還可以加入動感的解說。將多媒體設備作為音樂樂理教學輔助手段,可以使學生通過多媒體的畫面和音響進入到畫面所設置的學習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音樂鮮活的生命力和表現力,也能夠更為直觀的感知﹑想象和理解抽象的樂理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視野,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在音樂樂理教學中,要將視唱練耳與樂理知識相結合,通過兩者交叉教學的方式,在講解理論知識結束后,分析作品的旋律以及音樂的表現手法和塑造的形象,讓學生通過教師形象化的講解和試唱對所學理論知識理解和掌握的更為深刻,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音樂感知力。讓能夠運用樂理知識來賞析音樂作品,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最終能夠熟練運用。
綜上所述,作為音樂學習的基礎學科,樂理的教學無疑是高中音樂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有效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和理解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有一個正確和直觀的認知。通過創新樂理教學的新路徑﹑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中音樂課教學成果和學生的音樂素質。
[1]楊殿斛.基本樂理:亟待加強建設的課程——關于基本樂理課程建設的思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
[2]呂仲起.樂理教學呼喚統編教材[J].藝境(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2.
[3]張靈燕,楊婷.高校基本樂理教學的實踐探討[J].電影評介,2009.
[4]李重光.基本樂理通用教材[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劉莉.多元文化語境下基本樂理教材建構中的五種理念[J].歌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