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舜禹
(蘭州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音樂教師首先應具有飽滿的音樂教育熱情,具體表現為對音樂教育工作的尊重和熱愛,以及能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中。教師的情感和行為特征能直接點燃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和求知欲,進而影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以及終生人格的發展。教師要完成育人的職責,不能只把專業技術技能放在第一位,熱心于自己學科的教師,才能憑借廣博的知識和強烈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勵著學生,成為學生的楷模。
音樂教學,是教學法中較困難的一種,它不但包含廣闊,而且精密細致。不但是情操教育的中心工作,而且也是種包羅萬象的科學,例如數學﹑語文﹑歷史﹑地理﹑物理﹑心理﹑生理﹑美學等多方面技術與藝術的專門學問。因此,中學音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多接觸其他姊妹藝術,使知識的視野更加的開闊。音樂教育所涉及的問題,倘無專門的修養與特別的練習,教者只按照書本中所載實施教學,教育效果就未必能夠美滿,而且容易摧毀學生們僅有的音樂興致。因為音樂本身就是種藝術,所謂藝術就是人人必有的一種廣泛情感,這種情感蘊藏著生活,情愛﹑思想﹑學識﹑風俗﹑地域﹑語言﹑信仰等多方面。
音樂教育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課堂教學,而良好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是是否出色完成課堂教學工作的關鍵點。音樂課堂組織能力包括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判斷力﹑號召力﹑對課堂的控制力﹑教師的學識﹑品質和人格魅力等。首先,音樂教師要用嚴密的邏輯﹑生動的語言共同完成知識的傳達,并能將專業技能﹑文化知識和音樂教育的普遍規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另外,教師要有優良的掌控教學節奏的能力,在貫徹教學要求的同時,并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只有當學生積極參與到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當中,從音樂中得到美的感受,音樂學習才是最有效的。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適時地變換教學思路,試著調整到一種更合適的新的教學方法,追求教學的豐富性和有效性。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的反映,也是教學和測試的依據。但是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也不能完全被教材“牽著走”,成為教材的奴隸。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辨別和選擇能力,不是單一地﹑枯燥地按照既定的教材或者教學方法一味走到底。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教學階段盡可能挑選更為合適的教學內容,更為合適的曲目,因材施教地調整好教學進度。教師也可以發揮創編即興的能力,或者用一些樂器進行即興伴奏,不僅營造出音樂教學的藝術氛圍,而且提高學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也豐富了教學內容,最終提升了教學的效果。
音樂教育絕對不應只是普通音樂課上教師的講解﹑學生的聽課。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歌詠比賽﹑合唱隊﹑音樂欣賞講座等形式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發揮出音樂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并注意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性和相輔相成性。教師一方面可以結合節假日﹑時令季節開展階段性課外音樂活動。例如“國慶節歌頌祖國歌詠活動”﹑“金色的秋天主題歌會”等。另一方面可以配合各科教學,開展課外音樂教學活動。例如語文課“故事歌會”﹑“配樂詩朗誦”,美術課“交響音畫欣賞會”等,這樣可以加強各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使學生通過眼﹑耳﹑口﹑手﹑肢體﹑動作﹑思維的協調進行,感受音樂,理解音樂,激起學生的聯想,從而表現音樂,創造音樂。音樂教師應把專業音樂教育知識盡可能地融入實踐,在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訓練,并利用課外音樂活動激發學生對學習各種專業技巧的學習欲望。
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應該遵循“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豐富自己,這樣才能有益于音樂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1]劉盼.淺談中學音樂教師的基本素養[J].北方音樂,2017(13).
[2]楊克兵.漫談中學音樂教師應具備的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2).
[3]隋曉婷.新課標下中學音樂教師角色定位[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05).
[4]蒙霞.中學音樂教師應具備的素養和能力[J].北方音樂,2015(14).
[5]李嘯.中學音樂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芻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上、下),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