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光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祥瑞園小學,山東 淄博 255022)
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整合初探
朱文光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祥瑞園小學,山東 淄博 25502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應在學習中更加注重整體與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的結合,貼近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小學學習階段各學科的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學習,是基于個人和團體合作的課程學習,其實它是更適合課前、課中、課后的自主學習活動過程。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的方法,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打開了學生與他人交流的一扇窗。
學科整合;學習探究;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開發并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根據自身的特點,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開拓創新精神。”如何更切實有效地貫徹這一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將學到的各學科知識巧妙地整合在一起,進而應用到新的學習中,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應在學習中更加注重整體與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的結合,貼近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各種現實性、綜合性問題以及現象或事件的積極探索,獲取直接經驗,提高綜合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一古訓中蘊含的哲理值得大力借鑒。
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問題與思考”、“學習與探究”、“實踐與體驗”以及“匯報與分享”等環節來開展。縱觀小學學習階段各學科的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學習,是基于個人和團體合作的課程學習,其實它是更適合課前、課中、課后的自主學習活動過程。綜合實踐活動的每一個環節的學習,都是以學生知識需求而進行探究的過程。課程的設置,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開展各種方式搜集信息,信息的搜集需要學生明確的分工,信息的分類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要有效合理的利用時間,還要設計適合解決問題的計劃書,然后進行小組和班級匯報學習結果。
結合品德與綜合實踐學科,我們開展的學習活動中,學生選擇自己熟悉、喜歡的傳統文化主題進行合作探究。每個小組在定好活動計劃后,因人而異進行細致的分工。組長負責記錄詳細的活動過程。在活動展示前,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相關的資料,收集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認真地記錄,并在組內分享,設計手抄報。中國建筑、傳統剪紙、中國畫,等等,一組組精彩的內容,讓學生從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對綜合性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學習綜合實踐活動中密切地和同學交流,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思路,有序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的方法,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打開了學生與他人交流的一扇窗。每一位同學都有自信心,覺得自己在活動中很重要,提高了參與實踐活動學習的興趣。
整個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是學生為自己學習知識需要解決問題而探究適合的方法,這樣的學習是有效自主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在語文學科、數學學科的綜合性學習,單元活動中運用,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有更大的提高。各學科學習解決問題,與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探究的方法整合,學生的主動性得到發揮,每一學科的學習將都會是快樂的事。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不都是獨立于學科教學、獨立于學生現實課堂。我們綜合地運用各學科知識于實踐活動中,從而實現各學科知識的整合、學科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整合,以便使學生形成對周圍世界的完整認識和全面體驗。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才能體現出內在的作用。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總結自己的學科特點,選取有利于實現目標的內容加以重組、整合和拓展,把一些學習環節設計成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高年級的語文“熱愛藝術”這一單元的《月光曲》與音樂賞析課《歡樂頌》,都是關于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課文與名作的內容。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結合學生學科之間的聯系性,巧妙地設計學生知識需求的實踐專題活動,設計有效方案展開活動,分組調查研究,組織不同形式的交流匯報,資源分享。這樣有助于讓學生從好奇到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專注于貝多芬生平、代表作品及其藝術成就等方面。懂得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傳奇經歷,感受到貝多芬善良美好、博大高尚的情懷,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加深了解古典音樂的親切感和豐富性。而《歡樂頌》作為貝多芬的最后一部交響曲的最后樂章,是作曲家一生音樂創作的頂峰。而與音樂結合在一起的,是歌詞的作者席勒在詩中所表達出來的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與贊美,也是從年輕時代就一直向往共和的貝多芬的最高理想。如果說純器樂的音樂語言對于學生們來說具有抽象性,那么,結合歌詞理解音樂就成為一條走入音樂的路徑。如這樣的詩句:“你溫柔的翅膀飛向到哪里,那里的一切人們都團結成兄弟”①,對于領會與之相對應的音樂,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它勝過對于音樂的描述。
而在學生們對《歡樂頌》有了印象之后,如果進一步告訴他們,當這部作品第一次演出時,貝多芬雖然在場,但卻聽不到自己嘔心瀝血寫出的音樂,也聽不到聽眾發出的雷鳴般的掌聲,是在《歡樂頌》中擔任獨唱的女中音歌唱家卡洛琳?溫格爾拉起“已經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的作曲家起來接受大家的掌聲,后者站起身來向大家鞠了一個躬;但是他因耳聾而無法與大家分享這激動的場面。”②這樣不僅會進一步拓展學生對這部作品的了解,還會因為貝多芬的悲劇命運而喚起對這位音樂家的同情和崇敬。
一次完美的活動設計,能夠使學生把課本中學到的知識技能在實踐中進行有效整合,使知識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封閉走向開放,使得教育從課堂走向生活,從學校走向社區,促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思維、情感、品質得到綜合的訓練和提高,彰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不同。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既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又是一門綜合程度很高的課程。能夠與各學科整合,實現學科知識的提升,才是學生學習的最大收獲。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教學內容、組織形式以及價值目標等諸多方面的特殊性,都與各學科課程有著很大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在綜合實踐活動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能夠提升課程本身的意義。”
各學科探究學習方法的整合,學習內容的整合,是為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習能力的提高。我們結合語文學科中《有趣的漢字》的單元活動,將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知識整合,活動設計新穎有趣,這樣的課堂更能達到學生求知的欲望和興趣。在我們的課堂,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的趣味課堂。小組捆綁式合作學習,每組同學都能參與其中,以課件、手抄報等形式進行知識歸納、匯報、講解。重點明確,選能夠解決的小內容研究分析,梳理整個活動的知識。每一次活動全員參與,分享知識的快樂,實現學科整合的提升,學生才能收獲綜合性學習的快樂。
課堂是學生發展的空間,有效的源泉來自對學生信任的期待。夢想有多大,孩子們就有可能跳多高。只有不斷探究、實踐,創造“適合學生的課堂”,才能促進高效的課堂教學;我們只要把握學生的學情、年齡特點的同時,找到學生喜歡學習的切入點,有效的將學科整合,才會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潛力,想信每一個學生喜歡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中,我們的教學會越來越有趣。■
注釋:
①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總譜)附《歡樂頌》譯文,嚴寶瑜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295.
② 參加羅沃爾特音樂家傳記叢書《貝多芬》,[德]馬丁?格克著,嚴寶瑜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