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揚州大學音樂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淺談文化素養的提高在高校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
王 艷
(揚州大學音樂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在高校聲樂學習中,聲樂技巧是極其重要的內容,對學生學習有著重要影響,提高學生文化素養也至關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說,文化素養對聲樂作品價值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學生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文化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理解歌曲,形成個性鮮明的演唱風格,為歌曲的成功演繹提供保障。本文主要探討了文化素養的提高在高校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
文化素養;高校聲樂;重要性
簡單來說,文化素養是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綜合素質,任何行業和文化素養都有著密切相連的關系。作為特殊文化的音樂,在選拔人才時同樣具有自身特殊性,既要注重演唱者音樂天賦,又要重視演唱者文化素質,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音樂素養是拓展音樂才能,提高音樂質量的重要因素。在聲樂學習中,良好的文化素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若演唱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較高的文化水平,則會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為成功演繹歌曲提供保障,反之則會影響演唱者發展。所以,演唱者文化素養的提高是聲樂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創作者作品風格與他們身處的社會背景等因素有著直接關系,每個創作者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身處的社會背景不同,作品風格也不同,所以,高校學生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文化素養,豐富生活閱歷,才能更好地掌握歌曲,成功演繹聲樂作品。
作者進行歌曲創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想要表述的內容與見解,一般來說,這些見解既具備時代特征,又具備地域特征,所以在剛接觸曲子時,高校學生應認真作品內容及創作者創作背景與內涵,而非急于求成,從個人角度進行理解,進而開始演唱,這樣的方式可能會對創作者創作初衷與意圖有所誤解,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緣由,個人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創作者創作背景與內涵對演唱效果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全面理解歌詞、了解創作意圖、提高文化素養是成功演繹歌曲的有效途徑。
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歌曲具有自身特殊性,歌詞藝術性相對較高。為了充分發揮歌曲魅力,增強歌曲欣賞的吸引力,高校學生需要在充分了解與掌握作品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演唱,這里所提及的作品內容包括創作者創作背景、作品風格等,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找到既適宜又有效的方式對作品情感、涵義進行表述。這就要求高校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良好的理解能力,能夠深刻理解經典名典的內容,并加以演繹。可見,提高聲文化素養對高校聲樂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的藝術種類很多,音樂就是其中一種,相比較而言,音樂藝術具有自身特殊性,風格與一般的藝術特色不同,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對演唱者而言,了解歌曲內容,掌握歌曲意境固然重要,但對風格特征的理解與把握也不容忽視。音樂還是具備民族特征的藝術,一名合格的演唱者,需要深入了解各民族差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歌曲風格,為歌曲的成功演繹提供保障。
第一,要有效把握文化差異背景下的作品風格。傅雷是現代著名的翻譯家,他曾表示:“剛接觸某首曲子時,人們通常是根據直覺進行理解的,直覺與天賦、后天學習都有著密切相關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需要注意的是,音樂來源于其他國家,在根據直覺進行理解的同時還要利用其他知識進行理解,這樣才能全方位理解音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差異對音樂藝術有著重要影響,就中國來說,古典音樂提倡委婉、含蓄之美,讓音樂走進人們的心靈;西方音樂充滿民間生活情調,強調真實,所以,高校學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加深對文化差異背景下作品風格的理解,從而尋找適宜的歌曲演唱方法。
第二,要有效把握各民族、地域的作品風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歷史悠久、土地遼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及語高,由于作品風格與民族文化、語高密切相關,所以每個民族創作的歌曲風格也不同,要想成功演繹歌曲,首先需要了解各民族文化及其音樂風格。我國之所以大力推行普通話教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加深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理解,促進各民族有效結合,相互尊重,但就藝術演唱來說,普通話并不適用于所有歌曲演唱,因為會使歌曲缺乏個性,缺乏民族特色。以陜北信天游來說,該歌曲歌詞中涉及很多陜北人民的習慣用語,普通話難以有效表述出陜北語言特色,會影響演唱效果。為此,筆者認為普通話并不適用于所有歌曲演唱,充滿個性的音高可以展現歌曲特殊風格,所以,在高校聲樂學習中,教師既要強化民族文化教育,加深學生對各民族語高習慣的認識與理解,又要注重文化素養培養,引導學生利用藝術手法對各民族情感進行表述。
在高校聲樂學習中,教師要加大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力度,以此豐富學生聲樂知識,提高學生聲樂演唱技巧。而閱讀文學著作是提高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學生需要加強文學著作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加以思考與歸納,掌握更多的文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不僅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精神世界,而且為文化素養的提高鋪墊了基礎,使學生在實際演唱過程中能夠掌握作品意圖,對作品風格進行有效展現,發揮藝術魅力,取得理想的演唱效果。就我國來說,大部分歌曲與古詩詞有著密切相連的關系,學生要想更好地理解歌詞,掌握作品意圖,表述作品意境,則需要具備扎實的文學功底及良好的文書素養。
除此之外,還要閱讀外國作品,學生要做到對作品的思想、創作背景、意圖與故事情節了然于胸,就以《主人聽我說》為例來說,在演唱過程中,學生要認識到這是以愛情故事為主題的詠嘆調,王子傾心于一位公主,決定冒險去追求主公,這時女主人公,一位暗戀王子的奴婢,為了讓王子放棄念想,珍惜自己的生命,唱出了這段詠嘆調,基于這樣的思路進行演唱,可以充滿感情的表述出創作意圖;相反,若學生急于演唱,忽視了這些內容,則難以表述創作意圖。總之,加強文學著作閱讀至關重要,有利于促進文化素養的有效提高。
在高校聲樂學習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文化素養時要引導學生多寫,內容不固定,既可以是讀書筆記,也可以是課后感想,演唱心得體會等。心得體會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鋪墊基礎,且在具體學習中,學生若能深入研究,舉一反三,關注聲樂發展狀況,認真記載問題原因,最后將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寫成論文。總之,心得體會是學生豐富理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的良好途徑。
學科與學科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即使是新學科也不會單獨存在,所以要想學好一門學科,也需加強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了解相關的知識。聲樂學習自然也不例外,學生在學習聲樂知識的同時還要學習語高文字、培養文化素養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演繹聲樂作品,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首先,學習語高文字。語高文字是學生學習所有學科知識的根本,是學生提高文化素質的有效渠道,對聲樂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只有在對各個地區音樂作品內涵有所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充滿情感的進行演唱,吸引聽眾注意力,使聽眾產生共鳴。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加強外語學習,在了解作品意圖的同時還能掌握語氣及其想要表述的情感。其次,培養文化素養。課堂學習固然重要,但實踐學習也不容忽視,在實踐中學生可以對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另外,在演唱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利用藝術手法表現作品意境。
總而言之,在高校聲樂學習中,文化素養發揮著重要作用,良好的文化素養是保障歌曲成功演繹的前提。在具體演唱過程中,學生除了要重視聲樂技巧,更為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聲樂作品風格與情感,文化素養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刻苦學習、認真鍛煉,掌握更多的知識,培養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更好地演繹聲樂作品。
[1]趙艷艷.析文化素養對聲樂學習的影響[J].宿州學院學報,2011(10).
[2]韓嵩楠.論新時期民族聲樂教學中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及其提升路徑[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02).
[3]晁然.論文化素養在聲樂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5(14).
G642
A
王艷,女中音,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揚州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師。近年來在各類刊物發表專業相關論文多篇,如,2012年《談高師聲樂教學中女中音的訓練問題》發表于核心期刊大舞臺等。主持科研項目:京劇青衣喊嗓練聲法對高師民族女聲教學作用研究,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廣西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高師聲樂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