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霞
(蘭州城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高校聲樂教學課程設置改革
高劍霞
(蘭州城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培養也更加重視,相關教育部門和機構將課程進行了全新的改革,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期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全面發展。在高校聲樂教學課程的改革時期,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課程設置要因材施教合理進行。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聲樂課程設置改革的側重點,并闡述了相關改革方法供參考。
聲樂教學,課程設置,改革
在我國高校音樂專業當中,最主要的一門課程就是聲樂課,許多高校都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近幾年,各高校都進行了有針對性地改革,尤甚重視這方面的課程改革。聲樂教師在對課程進行不斷研究探索的過程當中也對其有了更深入地了解,那么就應順應時代的發展更加積極地創新課程內容。
當前,我國不少高校在開展聲樂教學的過程當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形式,這種模式并不能將所有學生綜合地考慮進去。一般來說,音樂是通過聲樂表現出來的,是通過人聲,再由演唱者把本身的思想以及情感與人聲相結合,將情感表現出來。所以,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更多地注重實踐性,需要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聲樂唱歌技巧以及對人聲樂器的應用能力,在這種條件下,聲樂教學的針對性就大大提升。聲樂學習涵蓋了生理學、心理學和聲學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對于新時期,在對高師聲樂教學課程設置的改革時,課程設置就需要注意全面性,應當有利于指導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效將自身綜合能力提升,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教學能力,為今后進入社會工作做良好的鋪墊[1]。
在進行課程設置的過程當中,需要讓學生了解中西方音樂文化的差異,吸收中國音樂的精華。這個過程不但能夠良好地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設置課程時,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應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使學生在聲樂表演以及學習時可以逐漸建立起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意識。
高校聲樂教學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聲樂理論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唱歌運動中基本原理的體現、人體發聲器官中自然機理的體現、唱歌心理學和聲樂美學等。針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系統性的知識結構,進而便于日后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不僅僅要進行一般的技巧教學,教師還需要將課程進行科學合理地設置,增設聲樂基礎集體課程,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有較佳的專業素質,能夠掌握基本常識以及理論知識并幫助學生升華自身的成長。
學生在理解與掌握聲樂基礎知識的同時,教師利用聲樂基礎集體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唱歌練習,之后再讓學生聯系實際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運用。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發聲練習的效果,還能夠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此門課程和聲樂技能課程有著相互推動的作用,也就是學習聲樂技能能夠加深理論知識的認知,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掌握基本知識內容,明確學習目的。增設聲樂基礎集體課程于低年級中,在學生進入高年級時,就能夠有較強的學習目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習效率。
進行小組課模式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發揮出多種教學資源的功能,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并進行小組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取長補短,認識到自身在課程學習中的優勢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對于高年級聲樂教學時開展聲樂小組課,其中組內學生不但可以是聽眾同時也可以是演員,將學習到的專業技能進行練習以及表演[2]。開展聲樂小組課,在學生進行表演時,可以使其進一步加強聲樂表演實踐,長此以往的練習,不管面對什么場面的演出,都可以有信心地應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習表演質量。教師在進行聲樂小組課的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對小組內部進行深入地了解,從而才能夠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合理意見及建議,并因人而異地指導學生進行該課程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內容。
從聲樂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目前高校聲樂教師應積極學習并運用先進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還應認識到應全面且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考慮到民族性的特點,科學合理地改革聲樂課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全面地培養學生專業學習的綜合能力。
[1]王維克.地方師范院校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河北省四所師范院校教學現狀個案調查[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2]張英莉.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現狀和發展創新為《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改革的研究》的課題而作[J].北方音樂,2015
G642
A
高劍霞(1979—),女,蘭州城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聲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