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喣 石玉蘭 張亞麗 董興娟
中醫綜合護理在乳巖術后恢復期的應用
王春喣1石玉蘭2張亞麗3董興娟3
目的分析中醫綜合護理在乳巖(乳腺癌)術后恢復期中的應用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狀況。方法將70例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中醫綜合護理的方式,護理周期為2個月,比較兩組在2個月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生理情況、情感情況、功能情況和心理狀態變化均優于對照組。結論中醫綜合護理方式能夠提高乳腺癌術后恢復期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綜合護理;乳腺癌;術后恢復期
乳巖,現代醫學稱為乳腺癌,是女性常見腫瘤之一。該病早期被稱為“(乳)石癰”,指癰疽之至牢有根而硬如石者,出自《肘后備急方》卷五。南宋·陳自明在其所著《婦人大全良方》中首次提出“乳巖”之名,自此,后世多沿用此說。
乳腺癌的病因還不是十分清楚,研究發現,乳腺癌的發病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容易患乳腺癌的患者,往往都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高危因素是指容易誘發乳腺癌的各種危險因素,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險因素就稱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研究表明[1],年齡是乳腺癌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0~24歲年齡段發病率較低,25歲后發病率逐漸上升,50~54歲發病率達到高峰,55歲以后發病率逐漸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發生的另一項危險因素,家族史即一級親屬(母親、女兒、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來,乳腺腺體致密也被發現是導致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還包括:月經初潮早(<12歲),絕經遲(>55歲);未婚,未育,生育較晚,未哺乳;沒有及時診治乳腺良性疾病;經醫院活檢(活組織檢查)證實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曾被高劑量放射線照射過;長時間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絕經后肥胖;長期酗酒;攜帶與乳腺癌相關的突變基因等。具有以上若干項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說其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
乳腺癌的發病趨勢逐年上升,是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乳腺癌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手術治療目前是根治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會切除乳房,女性患者很可能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導致乳腺癌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偏低[2-3]。因此乳腺癌患者在術后恢復期還應加強護理干預,本文主要探究了中醫綜合護理方式在乳腺癌患者術后恢復期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術后恢復期的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52.5±5.3)歲。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3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程度、發病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只實施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實行常規護理方法的同時加上中醫綜合護理的方式。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方法,具體位置:圍手術期護理、心理指導、健康教育、功能鍛煉指導等。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行中醫綜合護理方式,主要包括:(1)情志護理。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會出現肝氣郁結,肝郁氣滯的癥狀,這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都會產生不利影響[4]。因此,護理人員應注重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從而幫助患者疏解壓抑情緒,同時對患者的問題要耐心細致地進行解答,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2)飲食護理。飲食護理是中醫護理中的重要方式。患者術后會出現氣血虧虛的現象,因此可叮囑患者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如紅棗、枸杞等。紅豆薏米粥,具有舒筋除痹、健脾去濕、利水消腫等功效。(3)日常生活護理。患者應起居有常,生活規律,并學習經絡拍打操、養生八段錦等健身操及“內經養生樁”練習,以平衡陰陽,提高機體抵抗力。適時進行患肢鍛煉,積極進行自我按摩及調護,以緩解肢體腫脹。(4)中醫護理技術。每日早晚1次,活血化瘀中藥足浴,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利于傷口恢復;行腹部及足陽明胃經循經按摩,每日兩次或依病情增加次數,每次20分鐘,以緩解因化療引起的便秘、惡心、嘔吐等不良狀況。
1.3 測量指標
1.3.1 測評量表 使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量表(FACT-B)測評患者生活質量。該量表主要測評患者的健康指數、情感指數、生活滿意分數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2 評估時間 兩組患者都在手術后第1天和術后第2個月月末填寫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量表。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的健康指數為(10.17±3.72)、情感指數(10.23±3.58)、生活滿意分數(10.57±3.27);對照組的健康指數為(7.42±2.30)、情感指數(7.12±2.93)、生活滿意分數(6.28±2.1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癌作為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常見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和化療。但是手術和化療的方式都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由于乳腺癌會對女性的乳房造成破壞,因此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5-6]。為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在術后應加強護理干預,除了常規護理的方式之外,本文探究了中醫綜合護理方式在乳腺癌術后恢復期的應用效果。
研究證明,中醫綜合護理方式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中醫護理主要以情志護理、飲食護理及日常生活護理為主。情志護理可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加其面對疾病的勇氣,從而能積極配合治療;飲食護理可以幫助患者及時攝取所需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日常生活護理則可以指導患者養成順應四時的生活習慣;中醫護理技術應用,可有效緩解術后并發癥,從而更好的促進康復。
通過對比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發現,觀察組患者在實行了中醫綜合的護理方式之后在生理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證明觀察組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要優于對照組[7-9]。
綜上所述,中醫綜合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疏解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性高。
[1]姜福玲. 中醫護理對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研究[J]. 中國傷殘醫學,2015,23(23):126-127.
[2]李玲玉,焦麗艷,史素芳,等. 中醫辨證分型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5,22(22):49-52.
[3]徐友娣. 中醫綜合護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恢復期34例中的應用[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11):126,128.
[4]孟憲春. 情志干預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焦慮的影響[J]. 河南中醫,2015,35(4):927-928.
[5]徐偉. 中醫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緒與化療不良反應的影響[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3):257.
[6]陳志芳,林鳳陽,陳碧云,等. 乳腺癌圍手術期中醫護理體會[J].當代醫學,2015,21(3):110-111.
[7]王永芳. 應用中醫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2013,11(6):88-89.
[8]李思蒙,楊郁文. 中醫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2,9(3):115-116.
[9]王春喣. 乳巖術后患者中西醫綜合護理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9):204-205.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n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Chunxu1SHI Yulan2ZHANG Yali3DONG Xingjuan31 Nursing Department,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 China, 2 Anorectal Department, 3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recovery period of milk rock (breast canc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Methods7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of 35 case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and integrate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nursing period for two months,compare two groups in the two months after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e changes.ResultsThe physiological, emotional, func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tegrated nursing of TCM;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473
A
1674-9308(2017)01-026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162
1 河北省中醫院護理部,河北 石家莊 050000;2 肛腸科;3 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