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芳
(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515)
聲樂教學中演唱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
魏小芳
(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515)
聲樂是一門由人類情感思維衍生出來的綜合性藝術,是通過各種聲學技巧結合而成的產物。一首聲樂歌曲的好壞,是通過演唱者自身發出的音質,經過多方面協調合作完成的。而在完成的過程中,只有演唱者自身心理的控制和調節能力達到較好的狀態,才能在演唱中充分把掌握的技術發揮出來。因此,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在歌唱過程中的心理控制及調節能力便非常重要。在聲樂教學中要把對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和聲樂技術有效地結合起來,讓歌者在歌唱表演中能夠更好地發揮歌唱水平,完成聲樂藝術的發展和創新。
聲樂教學;心理調控;培養
聲樂是一門通過一個人的聲音和表演表達思想情感,展現其心理世界的綜合藝術。演唱者的心理感情及狀態是其聲音狀態發揮的重要的內在基礎之一。聲樂教學是一種對演唱技巧、情感表達、心理素質及藝術修養的綜合發展及提高的過程。
音樂是一種具有豐富感情的表演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音樂之所以具有投入人心的力量,其根源是它是意志本身的復寫。不管是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者或學習音樂的學生,對他們來說,始終貫穿音樂的是情感及情緒的表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聲樂藝術已經不再是一種單調的,重復的對某種思想的表達。而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的一種表演藝術。在以往的聲樂教學中,往往都較為重視學生對聲音技術的訓練,而對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夠重視。聲音的訓練簡單而富有模式,訓練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聲樂的表達、演唱、風格、氣質及心理素質對演唱者來說就不是那么簡單的問題了。在聲樂的教學里,每一個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都是各有不同的。比如有的學生先天條件不錯,有著良好的樂感,能夠很好的掌握演唱技巧,平常在演唱的過程中歌曲很完整,聲音發揮也不錯但一旦站在舞臺上或者考場上,就會容易精神緊張,導致節奏不準確,唱出來發顫發抖,忘詞等等,完全不能發揮出平常的水平來。而有的學生雖然先天條件一般,但在舞臺上卻十分沉穩,甚至還會發揮出超過自己平常的水平的演唱能力。這就是在聲樂表演中常常說起的心理素質問題。
由于過去歷史及文化傳統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學生過去一直認為謙虛是一種美德,而展現自己是一種不虛心的表現。但聲樂學習確是一種對表現藝術的學習,它的能力體現就是站在舞臺上進行表演。自信是展現能力的基礎,取法自信心是很多學生的習慣,對每一個學習聲樂學生來說,自信是自己及學習的聲樂表演的信心,是展現自己的基礎,是獲得良好心理素質的要求之一。而有的學生較為注重各種聲樂技巧,平常一直努力練習,尋找演唱的方法,幾乎對所有理論都耳熟能詳。但在歌唱中的過程中卻因為想的太多,而極度緊張,導致完全沒有發揮平時水平。而對這樣的學生就要告訴他音樂是一種經過內心引領的藝術,不能只單單重視理論技巧,要把理論和實踐長久的結合起來,才能在演唱中得到發揮。還有的學生呢!就是太注重個人得失,唯恐自己唱的不好,丟臉。但人都是這樣的,越是想發揮好,越是重視,就越是容易緊張。一緊張,就容易對自己造成過重的負擔和壓力,導致在演唱中不能正常發揮。這些導致學生在演唱中產生心理失控的理由,是導致學生在演唱中不能正常發揮演唱水平的原因。而在聲樂教學中,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才能避免或減少在演唱過程中的心理失控。
聲樂藝術是一種需要通過科學的發生方法及擁有良好的音樂樂感,經過培養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把一切結合起來的表現藝術。如何培養學生在演唱中擁有良好的心態是如何使學生在演唱中正常超常發揮的基礎。這個過程不是能夠通過強調一躍而就的,而是要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和習慣中產生的。熟能生巧在任何的方面都是適用的,聲樂藝術是一種表現藝術,那具體當然是體現在表現上的。而我們大多數的學生都不習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仿佛自己的每一個細微動作,每一個細微失誤都會被所有人找出來。這個時候,他情不自禁的就開始緊張,希望自己能夠表現的從容,一舉一動都優美,讓人找不到缺點和失誤。然而緊張會開始從心理延展到身體的表現狀態,聲音的發揮,技巧的發揮等等,以至于不要說超常發揮,連平常的發揮都難以做到。那在聲樂教學中,要如何去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心態呢!第一,反復的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逐漸的習慣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感覺。這個可以通過課堂上的互動和演唱進行。第二,要采用表揚鼓勵的形式。這個說起來特別簡單,表揚鼓勵是教學的一種基本互動,這個有什么不同。不是說不同,而是需要更真誠,更平等的姿態。如果某一位學生演唱的發揮特別不好,然后大家都轟動大笑,教師要如何反應呢!這就要考慮到教師對各個學生的認知,以及狀態的了解了,通過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不同反應。這是我們現在和以后一直需要探索和發展的問題。
在當今社會,所有的一切都在強調自信,但自信從來不是憑空而來的。對聲樂表演者來說,科學的發聲技巧以及對自己本身音樂演唱能力的肯定就是自信的基礎。信心極大程度上是源自于自身的能力,以及周邊的環境和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學生反復刻苦的進行練習,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逐漸培養對自己演唱能力的信心。而在聲樂教學中,每一個學生的先天聲音條件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差異很大,這個時候教師要注重各個學生的心理狀態。要時刻注意那些聲音條件好的學生不能讓他們太自滿,得意。而那些聲音條件較差的學生,要給予適當的關心和鼓勵,提升他們對聲樂的熱情,要因材施教,不能操之過急,要耐心的引導學生,以表演和鼓勵為主引導學生,逐漸培養起學生對于聲樂演唱的自信心。
音樂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想象力,演唱者在發出聲音以前,必須在思想上就對聲音的感覺有一個明顯的印象。想象是一種在大腦中形成對一種事物的認知和創新的心理過程,對聲樂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聲音訓練是復雜而抽象的,而教師必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啟發學生對聲樂訓練的理解,通過想象,在腦海中形成通過聲音技巧得來的聲音影像,并通過不斷的反復的嘗試,發出和想象中一樣的聲音來。通過各種形容,比喻來使學生有更鮮明的印象,并對其產生豐富的聯想,在基本相同和細微差異之間有機結合,使各個學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風格。想象力源自于對生活點點滴滴的積累和體悟,在聲樂教學中要啟發學生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把在對生活的種種體驗結合自身的情感理解表現到音樂作品里來,使得音樂演唱更具有靈氣及生命里。
聲樂藝術是一種表現藝術,舞臺實踐是聲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完成一場成功的演唱源自于演唱者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及平時勤奮扎實的努力。聲樂教學中通過舞臺藝術的實踐對學生在演唱中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學生只有在反復的實踐中才能打下牢固的專業技能。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帶學生多去參加一些演出活動,讓學生多觀摩一些影像資料和音樂會的演出,鼓勵學生參加一些舞臺活動,聲樂比賽,在不同的場合鍛煉自己,了解自己的優勢及弱勢,積累更多的舞臺實踐經驗,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表演思路,在這些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舞臺上能夠正常及超常發揮演唱水平。而在舞臺進行演唱時,要不斷的學會放松身心,保持平常心,把注意力集中到要表現的演唱內容上,讓自己對演唱作品的情緒貫穿到演唱中來,使得演唱更具有生命力。這就是在聲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舞臺藝術實踐的培養能夠對學生在演唱表演中起到的影響。
在聲樂教學中,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心理素質的好壞起著重要的作用,其貫穿了整個聲樂教學及演唱過程。因此,要注重對演唱者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調整學生的情緒,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情緒去學習聲樂知識,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技能和水平,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和演唱效果。■
[1] 葛羽霞.聲樂演唱者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J].當代音樂,2015.
[2] 薛曉燕.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J].教育藝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