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輕
(大同大學,山西 大同 037009)
聲樂藝術中唱法跨界的問題
劉會輕
(大同大學,山西 大同 037009)
伴隨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文化水平不斷提升,人類鑒賞藝術的視野逐步拓寬化,傳統演唱形式已經不符合人們的音樂審美需求,為了適應現代文化的發展進步,唱法跨界產生了。當前唱法跨界又視為跨界演唱,屬于現代化聲樂藝術界時尚的現象,通過唱法跨界突破了單一演唱形式,說明了聲樂藝術發展史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人們的聲樂認知得以豐富化。唱法跨界的興起是社會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文章針對聲樂藝術唱法跨界進行具體的研究,希望為聲樂藝術跨界演唱提供有益的參考。
聲樂藝術;唱法跨界;問題
Corsover即跨界音樂,從英文的字體分析,代表了融入和創新,促使原本的藝術相關規則發生改變,朝著個性化及深度性的方向發展,從而擴大化了藝術的空間,人們的選擇變得更豐富。當前社會更具多元性及藝術性,無論什么事物發展都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加以健全,聲樂藝術不例外。所以說,我們有必要探討聲樂藝術中跨界演唱的問題。
跨界演唱的說法來自跨界音樂,則跨界音樂譯源于英語“Crossover Music”或者“corossover”,說的是“不同類別的音樂融匯在一塊”。所以說,跨界代表著融匯。然而至今為止,在跨界音樂概念及定義方面,仍然缺乏明確的范圍規定。從80年代開始,國內聲樂藝術界針對跨界唱法劃分問題,逐漸約定俗成了分類,最近幾年來,有部分課程家在音樂演唱過程中,研究跨界唱法的分類界定,僅限在行業內,形成一定的概念及定義,但是在文獻論述里,尚未有學者對跨界現象進行詳細的解釋。在另一個層面上,聲樂跨界演唱的定義來自舞臺藝術實踐成果,這是演唱者在使用自身現有的演唱方法同時,還使用其他的演唱技巧。但是單論演唱形式,一般由多樣化音樂元素混合構成。例如,通過古典音樂演唱方式進行演唱流行音樂,或者是通過流行音樂演唱形式進行古典音樂表演,或者是有機地結合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創作演唱音樂,這樣無形打破了“內容決定形式”的限制,轉化了原本的內容,以創新的形式進行演繹。例如常香玉,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有效地打破了劇種的制約,將河南曲劇的腔調融入到了豫劇《紅娘》,這屬于典型跨界演唱的現象。
(一)跨界演唱現象的產生因素和背景
跨界演唱現象產生的重要因素分為兩個部分內容,分別是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這是外部因素,而聲樂藝術的迅速發展屬于內部因素。長時間以來,隨著聲樂藝術表現形式與演唱技巧的大幅度上升,許多音樂人重視針對一些演唱風格展開創新,還有大部分音樂人側重于同時使用不同演唱風格,進行有機融合,促使聲樂藝術產生了跨界現象。跨界演唱的產生順應了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同時符合人們對音樂欣賞的需求,適應了聲樂藝術多元性發展趨勢。通過跨界演唱歌曲,聽眾容易體會到耳目一新,并且經過持續性融合及創新進步,促使聲樂藝術更賦予表現力,進而聲樂藝術呈現出新潮流狀態。
(二)我國聲樂跨界演唱的現狀
我國聲樂藝術跨界發展,離不開大功臣“朱哲琴”,開啟了中國聲樂演唱跨界的藝術之門,將音樂專輯作為物質性載體,融入了聲樂跨界演唱的歌唱技巧,促使中國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得到完美的結合。朱哲琴創作的音樂專輯剛發布時候,就受到國內外音樂領域的熱烈關注,他唱法跨界的成功給中國歌曲演奏家,還要歌唱家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大量的音樂愛好者逐漸嘗試演唱跨界,有部分演唱家非常重視該聲樂藝術表現方式,希望促進中國音樂藝術的發展。
在最近幾年來,開始流行音樂跨界風,促使我國出現了多樣化的唱法跨界方式,最具有代表性即是美通、民通以及民美等等,在這些跨界演唱中,民美唱法通常有機融入了不同的演唱風格,并且比較貼近廣大人民群眾,所以得到了大量聽眾的喜愛及好評。通過民美跨界演唱,從藝術領域角度看,促進了民族音樂的藝術風格發展,在維護與繼承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作品內容
從本質上而言,聲樂藝術跨界演唱,不僅充分體現在演唱的風格和演唱的技巧,而且還關乎聲樂作品的內容。比如說,我國著名的歌唱家方瓊,歌唱的地方民歌就有《摘菜調》,屬于貴州地區的歌謠,方瓊在進行該曲目演唱過程中,實際上鑒于原油民歌上,融入了京劇的內容,不但增加了傳統的京劇,并且還增加大量現代化音樂元素,最明顯的元素便是現代說唱RAP,促使該歌曲發生重大的改變,由傳統的單層次轉變為3個層次。在《摘菜調》聲樂作品中,既融合了京劇內容,還存在民族歌曲的色彩,與此同時加入了非常流行的音樂元素,使得演唱這歌曲更具表現力。
(二)作品風格
無論哪一個演唱家,在聲樂藝術表演過程中,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以及演唱方法,這些個性化特征逐漸構成個性化演唱的風格,并且在聲樂藝術進步發展歷程中,一般單個聲樂作品的藝術風格盡能存在一個,就如搖滾樂、古典音樂及鄉村音樂。然而,最近幾年來,聲樂藝術跨界演唱迅速的發展,聲樂作品演唱的風格越來越多樣化,逐步打破了傳統單一化聲樂作品演唱風格及形式,使得在聲樂創作方面,更具創造性及靈活性,有利于音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例如,在節目《星光大道》舞臺上,出現了很多跨界演唱高手,特別是李玉剛,他自身一個人就可以美妙地進行演唱《貴妃醉酒》,李玉剛演唱的《貴妃醉酒》別具一格,他在《貴妃醉酒》歌曲演唱中融入了西洋歌劇,以《茶花女》中《飲酒歌》為重要演唱方式,轉變了單一《貴妃醉酒》,基于此加入了新唱法,進而給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享受,李玉剛經過自身的研究及實踐,成功實現了跨界演唱目標,而且受到許多觀眾的歡迎。通過跨界演唱,演唱家的歌唱空間更自由,不再局限在傳統單一的唱法。
(三)歌唱形式
現階段,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進步,我國致力于促進社會和諧的發展,還要推動文化藝術界的發展進步。在社會藝術文化實踐中,跨界演唱屬于一項和諧藝術。即便跨界演唱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卻受到大部分聽眾的青睞,主要是創新了演唱的特征及演唱的風格,而且還具備多元化演唱方式特點。
1.組合形式
在演唱跨界體系中,組合形式作為重要的構成形式,在當下跨界演唱中得到較大的發展。所以說,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往往存在多樣化的聲樂組合。例如,通過將歌曲和曲藝有效地融合,這樣組合形式典型的作品有《重整河山待后生》和《前門情思大碗茶》,這兩部作品都融合了京韻大鼓;又例如,具有代表性《唱臉譜》與《故鄉是北京》,還有《卜算子·詠梅》等音樂作品,有機結合了戲曲;上述這些組合形式,不但要求歌唱家把握一定的演唱技能,還應當把握良好的戲曲演唱方法,針對方言與戲曲語言進行深入地了解。
2.音樂劇形式
音樂劇形式是舞臺藝術的重要構成內容,存在綜合性的特點。中國的音樂劇不僅包含了戲劇,還囊括舞蹈和音樂,以及唱法跨界載體,所以說,音樂劇作為音樂形式,具有明顯性、鮮明性的特征。由于音樂劇自身所具備特點,在音樂劇形成之后,逐步受到廣大聽眾們的喜愛。在音樂劇欣賞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典音樂學者,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流行音樂學者。例如說,在音樂劇《貓》作品中,體現出獨具一格的現代音樂特征,不會受到模式的限制及約束。在《貓》音樂劇,有效地結合了現代音樂和古典音樂的風格,并且完美的演唱出來。除此之外,音樂劇應當遵從當下聽眾的審美觀,改進傳統的美聲唱法,建議在古典音樂劇中,合理地融入爵士音樂元素,以及搖滾音樂元素等一系列流行音樂。
總而言之,在聲樂藝術中要想實現跨界演唱目的,我們不僅要了解跨界演唱存在的問題,加大唱法跨界研究力度,創新傳統的美聲唱法,有機的融合一些現代音樂元素,使得聲樂藝術演奏富于表現力。除此之外,作為一名演唱者,還應加強學習,豐富自身的音樂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的音樂演唱技能,從而演繹出高水準的聲樂藝術跨界演唱作品,促進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進步。■
[1] 褚苑苑.分析聲樂藝術中跨界唱法的含義及合理化建議[J].藝術科技,2016,12:170.
[2] 宋永強.高校聲樂教學中跨界唱法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6,07:74.
[3] 張向黨.當代樂壇“跨界演唱”現象的探評[J].運城學院學報,2012,03:91-93.
[4] 王佳.語言對聲樂作品的重要性[J].藝術科技,2015,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