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高校組建合唱社團的意義與發展探析
王 晶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各級教育部門與教育工作者也將關注的重心放在了群眾性文藝活動中。形式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作為課堂的延伸,為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帶來了勃勃生機。合唱這種藝術形式是素質教育中較為生動與具體的活動載體,在高校中組建合唱社團,既可以為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高雅、濃厚的藝術氛圍,還能夠使學生在合唱排練中學習到合唱發聲技能、提高音樂審美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充分地發揮大學生的藝術個性。本文中,筆者以山西工商學院的兩個合唱社團作為研究對象,結合社團建設做出一些實踐分析與探索。
高校;合唱社團;美育教育;品牌亮點
合唱社團是高校大學生有效地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的具體形式,將藝術社團實踐活動教學系統化,能使更多的大學生通過社團活動獲得藝術修養的提升,培養學生欣賞與創造美的能力,且能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為高校創造一定的藝術氛圍、學習氛圍,并促進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一)培養大學生藝術審美能力
合唱藝術是富有表現力與感染力的音樂藝術形式,不僅具有音樂美,還具有思想美。它豐富的審美價值,能夠有效的凈化學生的內心、陶冶情操。在合唱排練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經典合唱作品進行分析,使學生從作品的背景、曲式結構、語氣、情感、咬字等方面有詳盡的了解,提升合唱作品演唱的感染力,即使學生在不同聲部中,也能深刻的體會到合唱團整體帶給個人多聲部和聲進行、情感變化發展的美的體驗與感受。大學生經過長期的合唱訓練與熏陶,開展社團匯報演出音樂會、參加合唱交流與比賽,呈現和展示合唱的魅力,形成健康高雅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對美的感知與審美能力。
(二)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價值觀
在高校開展合唱社團活動,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廖乃雄先生認為,合唱能使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從而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大學生是具有較高文化素質與朝氣的青年群體,本能的對審美體驗有著自覺追求。在合唱中,既要有獨立的聲部觀念,又要為歌曲整體的藝術效果而收斂個性,速度、力度、節奏、音色、發音咬字都不能隨意為之,學生通過所掌握的合唱技能自覺地約束個體,用傾聽、配合、包容來達到和諧的整體和聲效果,這種紀律性來源于藝術的內在表現而非外部壓力。因此,高校創建規范化的合唱社團,不但能夠使學生受益,也能有效地促進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
高校學生年齡一般處于19-24周歲,青春期后期的年輕人在身體機能、形態與神經系統發育逐漸成熟,是人體定型的生理階段。其身高的增長趨于平穩,在合唱中,積極的歌唱狀態,甚至是面部的表情,都影響著歌唱時的音準與氣息的運用,這一點對作品的表現也起著關鍵的作用。學生處于合唱團中,從眾的心理有激勵著自己的站姿、表情與精神面貌與其他同學一致,長此以往養成飽滿、積極的形態與面部表情習慣,對大學生外在形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歌唱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還能增進健康。一般情況下人的呼吸量為500ml,而歌唱時卻能提高3-4倍之多,因此,歌唱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歌唱時的胸腹式呼吸法有助于鍛煉心臟、胸肌、橫隔膜以及腸胃機能,促進血液循環、身體排毒、改善心血管功能。廖乃雄先生認為人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環、皮膚觸覺、肌肉張弛、腦能量等與音樂的速度、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當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的生理節奏與優美的音樂節奏協調時,人會感到心情愉悅,保持樂觀積極的精神狀態。歌唱比其他學科使用的生理器官多,通過合唱活動,學生眼看、腦思、耳聽、口唱、手動,使長期工作的器官消除疲勞,因此參與合唱活動,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教育最核心的目的是要培養人,人的健康發展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的表現,是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雙重發展的狀態。大學階段的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表現欲強、情感豐富。但高校的擴招,給學生們帶來了很多不同程度的學習與就業壓力,部分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心理障礙。合唱社團作為高校素質拓展的平臺,使學生在排練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與適應能力。經常處于合唱實踐中能使情感、情緒得到宣泄與調節,從而培養良好的心境與健康的情緒。此外,合唱排練的過程中為了使作品達到藝術效果,要針對演唱中的不足需要磨合與反復糾正,要求學生有堅定的意志來抵抗生理機體上的疲勞。這樣的磨練能培養學生為集體目標而做出的自制力、自我約束力。合唱團要求學生之間要相互合作、友好相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個性與健全的人格,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減輕學習與就業等方面的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目前,多數高校都成立了自己的合唱社團,在演出活動與比賽中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時也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但要提高合唱社團的藝術水準與影響力,提升校園藝術教育活動,還需教育者積極參與研究與探討,筆者將根據自身的合唱社團活動經驗作出一些建議。
(一)組織與管理
合唱社團因人數多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較大,保障合唱排練離不開校方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在社團指導教師、排練場地、排練設備、經費等方面要多加支持,并且還要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一些交流學習的機會,“走出去、請進來”,請知名專家定期進行指導,以提高合唱水平。
合唱社團健康長遠的發展需要有完善的組織與管理,籌建合唱社團時,要明確其的隸屬關系,一般多為學生處或團委,在學期末對學生的參與和付出給予德育分,并對獲獎的社團與個人加以獎勵。還要在合唱社團內部建立社團委員會,一般由團長、副團長、秘書、指揮、聲部長等組成,下設宣傳組與實踐組,分工明確。宣傳組負責管理學生資料、收發活動信息;實踐組負責演出的聯絡、服裝、化妝、彩排等任務。團長負責合唱社團的整體工作,例如排練人員、時間、場地的協調,以及對社團內學生的考核等。副團長負責宣傳與實踐,并輔助團長工作。秘書輔助團長負責社團內事務與學生出勤、排練用譜、排練場地使用等內勤工作。指揮負責社團的排練、選曲、演出,指導社團活動。聲部長負責組織各聲部的練習與檢查,掌握聲部成員的出勤情況等。
合唱社團還應該為學生樹立團隊精神,建立規章制度,維護合唱社團的榮譽。合唱需要大家的高度凝聚力才能完成作品的演繹,因此要樹立“沒有我,只有我們”的信條。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有社團的主人翁精神,互敬互助、共同進步。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夠鍛煉學生的管理與合作能力,為步入社會創造了鍛煉機會。同時,要培養學生“以老帶新”,使合唱社團保持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二)重視常規排練與項目實踐
合唱社團的藝術水平與堅持常規排練是離不開的。合唱社團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多數未經過正規聲樂訓練,因此曲目的選擇尤為重要,要本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突出藝術性、趣味性、民族性、時代性來進行不同風格類型的作品訓練。為了提高學生的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指揮要將排練各環節做到井然有序,訓練前的熱身環節能使學生頭腦清醒,快速進入歌唱的狀態,使訓練效果顯著。還要進行音樂基礎、聲樂技術及視唱練耳的訓練,為作品的排練打好基礎。由聲部長發揮其職能,帶各自聲部提前熟悉樂譜后由指揮對作品統一進行合排。指揮要在合排時對作品的音樂背景、風格、旋律、力度等進行細致的藝術處理。并且還要在學習新歌曲的同時鞏固舊曲,反復的練習使學生對歌曲譜面淺顯的認知到對音樂內涵的深層體驗,再到歌曲社會意義的理性認知。除此之外,指揮要用例如親身示范與視頻欣賞等方法使訓練具有直觀性、互動性、趣味性、藝術性,提高排練的成效。
學生在校內的實踐是有限的,要利用校級合唱社團的平臺,以項目活動帶動社團教學實踐,承接校外各類演出活動,形成校內、校外聯動機制,拓寬實踐維度,積累大量的演出實踐經驗。合唱社團的師生廣泛參與藝術實踐的同時,還要多參與專業性團體的合唱藝術交流活動,開闊眼界、對比學習,充分利用現代化電教手段欣賞優秀的合唱音樂會,觀摩優秀合唱團的排練及演出,對合唱藝術處理進行深刻的剖析和詳細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合唱理念,提高社團學生合唱鑒賞能力。同時,還要對已完成的作品進行節目錄制、回放,在觀看時,請學生指出不足之處,增進合唱理論與實踐能力,使合唱社團向專業水平邁進。
(三)打造社團品牌
如今,“品牌”已經不再是企業的專屬,將合唱社團發展壯大,與其他相同定位的社團是沒有競爭優勢的,也需要打造符合自身的品牌,使之在同類社團中脫穎而出。品牌建設有如煉金術,充分的發揮社團的品牌特色,是社團發展中值得探討的問題。例如我校合唱社團就依托了山西民族民間音樂,排練時主要挑選山西民歌合唱作品,請民歌演員、教師來為學生授課,以把持民歌特有的韻味。每年堅持參與山西省教育廳、文化廳與合唱協會組辦的“三晉之春”合唱比賽,與省內優秀的合唱團交流學習。一個成功的品牌社團,首先要善于整合各種教學與社會力量資源,不僅要在社團的啟動方面多下功夫,還要堅持不懈的維護與管理社團品牌。不能只追求團員的數量,還要重視對團員潛在的培養與發展,形成具有人性化的組織管理體系。對社團成員的招募嚴把質量關,要求團員首先要熱愛合唱,在社團的排練中積極調整與要求自己,參與社團內部的良性競爭,從而提升社團整體的實力,以適應發展變化的社團氛圍。
高校社團作為課堂的延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讓校園文化充滿生機與活力,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平臺。合唱社團培養了大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與思想道德情操,并營造了濃郁的藝術氛圍。在我國大力宣傳加強國民素質教育、美育教育的今天,從事社團合唱教學的教師應該利用好高校這塊育人平臺,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拓有利于合唱社團發展的路子,及時總結社團藝術活動的實踐經驗,為創建具有我國特色的高校美育藝術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1] 仇春霖.大學美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8.
[2] 賀志樸,姜敏.藝術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1,05.
王晶(1985-),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與舞蹈學、鋼琴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