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輝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
高中音樂課程微課教學實踐探索
郭軍輝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
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門培養高中生藝術素養的重要課程。微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本研究就對高中音樂課程微課教學實踐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高中音樂;微課;教學實踐
在高中音樂教學課堂中,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模式的主題較為明確,且內容突出,具有短小精湛的優點,能有效幫助高中學生走進音樂世界,感受和領悟英語的魅力,使自身的藝術細胞得到培養。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教學模式,既能幫助學生解決高中生音樂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有必要對微課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實踐進行探析。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模式具有諸多優點,其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速定位學習重點。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特點以及教學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既能使音樂課堂教學得到豐富,同時還能使學生的課堂討論參與積極性得到提高。所以,作為高中音樂教師,應該對微課給高中音樂課堂所帶來的改變加以重視,使音樂教學質量得到切實提升。
因為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暫、教學主題明確且教學內容雖少但具體,針對性也較強等特點,所以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的時候,應該注重把握課堂節奏,幫助學生能用最短的時間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迅速準確的理解。教師可以進行情境模式的創設,采用微課技術為學生展現一個能和教學主題呈正相關的背景素材資料,并以此來充當教學情境。當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之后,自然也就進入了學習狀態,學生能產生更有效的學習體驗,并以最快的速度獲得主觀真實感受。
比如筆者在進行湘教版高中音樂教材中《少女的祈禱》這首曲子的教學過程中,因為這是一首由波蘭音樂家苔克拉·芭達捷芙斯卡所創作的膾炙人口的鋼琴作品,為了讓學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筆者先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導入,筆者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喜歡音樂嗎?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喜歡鋼琴曲嗎?” 然后,筆者加入自己的見解引出主題“其實老師覺得偶爾聽聽鋼琴曲也是一種享受,鋼琴的聲音給人一種特別放松、舒適的感覺,那下面老師播放一首鋼琴曲給大家聽,請同學們猜猜這是曲子?”然后筆者為學生用多媒體播放了這首曲子,并且結合PPT讓學生欣賞聆聽這首音樂,聆聽音樂的同時讓學們帶著問題思考“同學們覺得熟悉嗎?”“這是什么曲子?”當聆聽完音樂時讓同學們回答之前的問題后再給予正確答案,揭開這節課的內容——欣賞鋼琴曲《少女的祈禱》。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采用微課課件向學生展示了曲子淺顯淳樸,親切感人的曲風。曲子雖略帶傷感,但又異常柔美,逼真地表現了一個純潔少女的美好心愿。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涵養,同時還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展示才藝的平臺。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微課,能有效節約教師的精力以及時間,使學生的才藝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進而使高中音樂教學的價值得到突顯。
比如筆者在教授完《祖國頌歌》這一課時之后,引導學生對這一課時當中出現的音樂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且讓學生對不同風格音樂的感受進行闡述。學生會總結出這一課時的音樂主要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表現了人民對祖國滿懷深情的高尚愛國主義情操,使人聽了有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愛國情感的升華。之后,筆者根據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布置了微課作業,組織學生開展歌唱或者舞蹈等活動,并通過這些活動詮釋愛國之情、或者詮釋其他的友情、親情以及愛情等,讓學生借助微課這一平臺來加深自身對音樂的理解。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體現了教育制度的進步,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學得更加輕松,教師也能更容易的完成教學任務。在未來,發展應用軟件的可用性以及操作性的基礎之上,可以降低軟件的硬件要求,使微課能在各階段的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幫助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1]周珍.“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J].北方音樂,2014(16):116-117.
[2]李丹.“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10):232.
[3]趙麗.微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04):44.
[4]吉喆.高中音樂課程微課教學實踐探索——以江蘇省馬壩高級中學《山歌》微課教學為例[D].揚州大學,2016.
G623
A
郭軍輝(1989—),男,本科,南京市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