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瑋 廣州工商學院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因其具有華貴大氣的音色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與此同時鋼琴演奏的音色處理對演奏者的觸鍵技巧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如何嫻熟地選擇、使用不同的觸鍵技巧更好地演奏出不同時期、風格各異的鋼琴樂曲,一直是鋼琴演奏者所追求和期待的。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其音色效果與觸鍵技術的發揮有著密切聯系,所以演奏者在鋼琴練習過程中應當加強對觸鍵技巧的掌握和學習。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觸鍵技巧是保證鋼琴音色的關鍵,也是基本手段,良好的觸鍵技巧是演奏出動人音色的必要條件。而不同的鋼琴演奏家觸鍵方法也大不相同,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曲子演奏出來也千差萬別。觸鍵技術對音色的表現有決定性影響,是鋼琴演奏技術的核心,正確的觸鍵技巧會對演奏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等各方面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音色的表現力。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指與琴鍵接觸角度越小,二者的接觸面積就越大,最后觸鍵角度對琴鍵產生的壓強也就越小。觸鍵角度完全符合物理學原理,在這樣角度下能夠產生更加柔和的音色,反之如果手指與琴鍵接觸角度比較大,則會產生較強的具有穿透力的并且相對集中的音色。在鋼琴演奏中觸鍵方式分為垂直觸鍵和水平觸鍵兩種,二者所產生的音色完全不同。
在垂直觸鍵方式中采用指尖與琴鍵垂直的演奏方法,彈奏出的音色更加集中和明亮,在此基礎上如果觸碰速度相對比較快,音色會更加集中和鋒利,如果觸鍵速度趨于緩慢,那么音色更加精致和柔和。而水平觸鍵方式中,手指與琴鍵成銳角,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操作下產生的單純音色也在不斷變化。
一般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可以根據作品的需求,適當調整力度,從而更好地詮釋作品。比如,要演奏浪漫時期蘊含豐富感情的作品,一般采用指尖與指肚的中間部分觸鍵,具有高超觸鍵技巧的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觸鍵面積會不斷增大,這樣更能表達浪漫時期作品的朦朧美。
觸鍵力度對音色會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必須合理地控制觸鍵力度。鋼琴演奏過程中因為音符的跳躍性,所以對觸鍵力度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合理掌握手臂的力度,才能改變鋼琴音色,從而演奏出華美樂章。當然在演奏過程中除了要控制力度大小外還要重視發力點,發力點的不同也會影響力度的大小。
在演奏中采用指力觸鍵就是單純依靠手指前面的力度和重量,根據觸鍵速度的不同,所表現的音色也不同。比如,在演奏古典時期維也納作品時,需要展現清脆細小的音色,所以可以采用速度快的指力觸鍵,而印象派和浪漫派的作品要求音色朦朧和縹緲,需要采用慢速指力觸鍵方式。為了展現不同層次的音色效果,還要借助腕部與觸鍵速度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作品的展示。如果將垂直的手力觸鍵速度加快可以產生鋒利又明亮的音色效果。而如果演奏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因為這時期的作品音樂跳音比較弱,所以演奏者應當運用非常小的手腕震動幅度,單純地依靠手掌的力度實現對琴鍵的掌握。手力觸鍵演奏方式是鋼琴演奏者必備技能之一,必須加強練習和應用。
下鍵對音色效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下鍵弧度和下鍵高度上,首先下鍵弧度對鋼琴音色的影響是指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選擇不同的下鍵方式能夠改變鋼琴發音的音色。比如想表達感情強烈而昂揚的作品時,就可以使用垂直下鍵的方式,通過對鋼琴的強烈沖擊,從而使其產生比較響亮的音色效果。如果想表達比較憂傷的情緒,則采用圓弧式下鍵方式,經過一定緩沖后使其發出比較柔美的音色效果。
下鍵的高度對音色的影響是指在下鍵過程中,手指與鍵盤之間的距離,如果距離比較遠,會對鍵盤產生比較強烈的沖擊,從而發出比較沉重的音色。如果手指與鍵盤的距離比較近,就會產生比較柔和自然的音色。
從科學角度分析,觸鍵技巧程度不同對音色產生的影響是因為物體受力程度與事物加速度是成正比,也就是說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指觸碰鍵盤的速度越快,所產生的音色也就越明亮和急促,反之手指觸碰鍵盤的速度越慢,所呈現的音色逐漸柔和悠遠。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無論是什么樣的作品都需要演奏者切換不同的觸鍵模式來實現,并且不同的作品會隨著情感的變化需要演奏者采用不同的觸鍵技巧,所以要想完整地表達作品的情感,需要不同觸鍵技巧的配合。觸鍵技巧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家,應當掌握各種不同的觸鍵操作技巧,在日常練習中加強訓練,保證在實際演出中能夠熟練地運用正確的觸鍵技巧彈奏出不同的音色,從而更理想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情感,演繹出動人的鋼琴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