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磊
(石家莊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35)
河北省城市社區音樂文化現狀及分析*
劉雙磊
(石家莊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35)
社區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城市化發展的顯著標志。河北省要“全面提升河北文化凝聚力、影響力和競爭力,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從而促進經濟發展,這都離不開社區的文化建設。音樂文化建設又是文化建設中不可缺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對河北省城市社區的音樂文化建設現狀做調查及進行全面的分析,對于河北省城市社區的音樂文化建設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
河北省;社區;音樂文化;音樂建設
(一)秧歌活動
1.秦皇島市聚源同樂秧歌隊
據調查,該秧歌隊成立于2010年,這支秧歌隊的創建者及組織者叫江秀芝。目前參與者中年齡最大的有70多歲,年齡最小的有20多歲。成員主要來自于秦皇島市開發區光源超市附近的居民。成員有50余人。他們主要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在廣場上練習秦皇島昌黎地秧歌。他們在練習過程中除了保持有歌、舞的形式,還增加了戲劇性的元素,突出了秧歌的戲劇表演特點。他們的練習是在貼近自己生活基礎上保留了原先的一些曲目,如《柳春娘》、《化蝶》、《反北姑》等。
2.保定市人民廣場益壽秧歌隊
該秧歌隊成立于1995年,已有21年的歷史。成員有80余人,歲數最大的有近80歲,也有兒童參加,主要來自于附近的住宅小區。他們的表演內容主要以華匯秧歌為主,包括:太平車、旱船、趕驢、大花轎等,此外還表演朱絹舞、彩綢舞、彩扇舞等。益壽秧歌隊的創建者及領隊是屈樹安,秧歌隊的所有活動包括服裝道具、召集隊員及聯系演出都由他來負責。該秧歌隊除了平時的日常活動之外,也參加保定市老年協會及社區組織的演出,他們分文不取,純屬義務演出。除了這些活動之外,他們也偶爾參加一些開業慶典等商業活動,所得經費均用于秧歌隊日常的服裝道具支出。
3.保定市龍潭公園風帆社區秧歌隊
該秧歌隊比較有特色的是成員全都是女性,年齡集中于40-60歲之間,她們主要以國家推行的健身秧歌為練習內容,掌握了全國推行的六套健身秧歌,而且還能夠經常在秧歌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二)舞蹈活動
1.石家莊市高新區想象國際體育公園廣場舞活動
石家莊市高新區想象國際體育公園于2014年投入使用,廣場舞活動主要集中于公園的東南角,多以附近的居民為主,人數有五十人居多。雖然公園建成使用的時間不長,但是廣場舞活動開展的比較活躍,參與的人群眾多,上至七旬的老人,下至玩耍的兒童都有參與其中。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這樣也帶動了很多想跳廣場舞而不好意思參加的人群。在人群中很隨性的跳著舞蹈,愉悅身心,也是社區百姓在晚飯后主要采取的一種活動方式。
2.保定市濱河公園拉丁舞活動
參加活動的愛好者年齡廣泛:自六歲至六十歲的人群都有。但是,主要為女性群體,并且以青少年為主,她們在大部分時間是訓練基礎舞步,主要以倫巴和桑巴為主,由于拉丁舞的特點是動作夸張、身體扭動幅度大、音樂過于西方化,使得很多人望而生畏,舞種的特點也不符合中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條件,因此參加拉丁舞活動的人群較少,觀看的較多。
3.石家莊市高新區郵局小廣場舞蹈活動
石家莊市郵局小廣場坐落于珠峰大街與裕華路交口西南角,他們的舞蹈活動多以交誼舞為主,自2004年開始一直活動至今。參與人群和觀看人群眾多,可以說是高新區最熱鬧的舞蹈活動。這里沒有固定的參與人群,多以附近的居民為主,活動時間為晚上。大家時而跟著緩和的音樂,時而跟著很動感的音樂,很隨性的跳舞,以達到放松身心和鍛煉身體的目的。
4.秦皇島市同心夢想廣場舞活動
這里的舞蹈隊教練叫王新愛,是一名退休職工。組織者及隊長叫郭老師,也是一名退休職工。她們的活動地點在華苑新居廣場,以晚上時間為主。跳的曲目也非常廣泛,有民歌類的《夢里水鄉》、《愛我中華》等,也有很時尚的《小蘋果》、《江南style》等,也有英文歌曲《No Body》、《Floor Filler》等。該團隊表演的廣場舞還曾與2012年獲得了秦皇島市第二屆廣場舞比賽二等獎的好成績。
(三)歌唱活動
1.秦皇島市海港區老干部合唱隊
合唱隊的成員大多數為退休的教師與干部,年齡在60-70歲之間,倫淑榮擔任樂隊的鍵盤伴奏和指揮,并且是樂隊的創建者?;顒拥攸c在海港區職工活動中心,多以周六日為主。若有演出活動的話,樂隊還會增加排練時間,但是樂隊多以自娛自樂為主,以此達到活動身心的目的。
2.保定市競秀公園歌曲聯唱活動
樂隊以民族樂器中的二胡、笛子、笙、阮等為伴奏樂器,多以個人獨唱的形式為主,樂隊成員多數為退休職工。自2004年開始,他們就活動于競秀公園的群芳塢涼亭里,每天上午8-11點為活動時間。這個活動的主要特點在于,每個人都能夠在熱愛音樂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并且展示自己的才華,以達到娛樂身心的目的。
3.石家莊市陽光藝術團合唱團
石家莊陽光藝術團合唱團成立于2007年,合唱團進入正規的排練活動是在2012年3月份開始,這得益于合唱團現任指揮鄭秀娟的加入。鄭秀娟是石家莊學院音樂學院的一名聲樂專業畢業生,她的加入使得合唱團的排練以四部和聲為主,并且在成員能夠接受和理解的基礎上采取正確和科學的演唱方法。成員大多以退休職工為主,目前在冊人員有160人之多,排練場地在石家莊市長安公園西南角,合唱團的拿手曲目有《把一切獻給黨》、《映山紅》《青春小鳥》、《嘎達梅林》等,曾在石家莊電視臺舉辦的合唱比賽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綜合上述典型事件和筆者通過走訪、電話訪談得到的調查,河北省社區音樂文化活動整體比較樂觀,但是也有一些情況,現歸類為三點進行總結:
(一)參與者“老齡化”趨勢明顯
現在參與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多以老年人為主,從年齡上來講,55歲以上的老人占八成,以女性為主。離退休人員占總數的七成,其余人員為在職人員和少量的大學生群體。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參加社區音樂活動不僅能滿足他們的心理要求同時對于他們的身體健康又有幫助,因此,老年人大都樂意參加社區音樂活動。不難看出,在社區的活動中成為老年人特有的活動項目,這會不斷失去音樂藝術活動所應該擁有的朝氣蓬勃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缺乏專業的藝術指導和織者
從社區居民參加社區音樂活動的概率來看,較為隨機,或三五好友相約或是打發空閑時間,處于一種自發的無組織狀態,缺乏專業的指導老師和組織者。而沒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和組織者也影響了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發展及壯大,因為音樂活動在執行過程中少不了專業的音樂理論進行支持和支撐。社區活動的正常進行與發展都卻少不了組織者。就目前河北省的社區音樂活動現狀來說,大多數參與者都沒有接受過或接受過很少的音樂教育,當然,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而專業的指導老師和組織者的加入是可以有效的去填補這一空白,對于社區音樂活動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
社區的音樂文化活動是社區居民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社區活動的主要措施和形式,因此,社區的音樂活動應該是社區管理的重點。從場地的劃分安排到人員組織者的確立都關系到社區音樂文化活動能否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下去,它不僅關系到社區文化活動的規模,也關系到質量,更關系到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歸根結底,規范管理工作的開展及工作人員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及效用勢必對社區音樂活動的發展起積極促進的作用。
(四)活動場所匱乏
目前社區音樂活動的場所多以室外為主,例如:露天廣場、公園等,設備整體比較簡陋,音響和燈光效果差甚至于沒有燈光。雖然很多社區都有室內活動場所,但河北省社區音樂活動時間多集中于早上7:00-8:30,晚上7:00-9:00及周末,受這些時間原因的限制,室內場所利用率并不高。然而在我國的北方,春季多風沙、冬季較為寒冷,活動場所的局限性在不同程度上也阻礙了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發展。
總的來說,河北省目前有11個地級市,筆者通過對這些城市中近一百個社區的公共綠地、城市廣場、住宅小區小廣場、文化活動場所進行調查,采取電話采訪、面對面訪談、問卷調查、資料數據統計等方法,對社區百姓自發組織的音樂文化活動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他們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將在后續的研究工作中提出自身合理的建議。
[1] 李冉.河北省社區音樂文化體系建設研究[J].文教資料,2013,16: 58-59.
[2] 沈中禹,王敏,李妍.基于河北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校人才培養戰略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3:107-108.
2016年度河北省社科聯民生調研課題《河北省城市社區音樂文化建設的對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201601731)
劉雙磊(1986-),男,石家莊學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