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寧夏 銀川 750021
?
關于高職院校中外語系的生存與發展的幾點思考*
——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為例
李文靜*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寧夏 銀川 750021
本文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為例,通過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復合型”師資隊伍建設、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四個大的方面進行分析,分別闡述了高職院校中外語系的生存與發展中需轉變的理念以及存在的問題。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問題的分析進一步明確高職院校外語系的發展機遇與面臨的挑戰。
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復合型”師資隊伍建設;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生存與發展
高職院校外語系作為職業院校中一支充滿活力的生力軍,在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其培養的英語應用型人才不僅迎合了社會市場的需求,而且人才培養模式與普通高等院校外語類人才培養模式相比而言,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性和職業針對性。因此,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蓬勃發展,即懂得外語語言知識又兼修相關職業技能及良好的服務意識的人才顯得尤為緊缺。但是,高職院校中外語系的生存及自我發展在具體的發展中引發了相關思考,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深思和解決。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職院校外語系在具體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將語言技能、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有效地融合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反復實踐中需認真思索的問題之一。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技能課程以及實訓課程等每一個環節都顯得尤為重要。不能過度重視語言而忽視職業技能及職業道德培養,反之也不能重職業技能而輕語言技能。傳統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以商務英語為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基本是以語言教學為主,適當讓學生選修商務英語,外貿函電等相關課程。培養出的學生的基本的崗位技能比較匱乏,這也是一般應用型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大原因所在。
所以在職業教育中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如何有效、合理、科學以及系統化,如何堅持以“外語與專業并重、技能與品行同修、理論與實操一體的”人才培養建設始終是高職院校外語系有待繼續完善的任務。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高職教育大多堅持“能力本位”的職業教育思想,緊緊圍繞崗位需求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科學化的課程體系,教師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優化課內學習,強化課外實踐,著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關于這一點,需要高職院校外語系在發展中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校企合作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實踐。
(一)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適合職業教育學生的具體學情?
高職教育面對的對象其知識水平及認知能力相對而言較為薄弱,所以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已經不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曾成為職業教育教師們更為困惑的難題。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將講授為主的課程轉換為討論,角色扮演,工作過程模擬實訓等方式,實踐表明學生的積極性大為提高,課堂參與度可高達90%。通過這一教學方法的轉化,學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能力。
(二)什么樣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針對當前職業教育內涵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現代職業教育一直在探索適合自己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大多職業教育人士形成了以行動導向為主的課程模式。而這一模式仍然在探索中前行,不同的專業在“教學做”一體化進程中都有著獨特性。而外語類專業培養的學生是以語言為載體形成不同專業方向的應用型人才,如何使英語語言運用崗位化、專業化,如何實現語言操練和崗位技能的銜接教學,則是另外一個值得探索的難題。
(三)課程體系建設真的要輕理論而重實踐嗎?
過度重視實操能力培養的職業教育受益者也只是未來的工人,只懂得如何操作和運用。尤其外語類專業,沒有扎實的語言理論形成和積累,走上工作崗位時只能捉襟見肘。因此,眾多從事職業教育人士也曾認真思考過,到底是實踐課程課時等于或是多于理論實踐課時。面對這一困惑,筆者經過多年教育教學實踐積累后認為接受職業教育者首先經過前期專業理論知識積累,而后通過校內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將所掌握到的具體理論用于實踐,進而獲取到扎實的專業技能,然后再進行相關的理論提煉和升華,使每一位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能更好地擁有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質修養兩條腿,以至于在以后的職業教育發展中能得到平穩的、長久的發展。
高職院校中存在的普遍現象是專業教師的缺乏,尤其外語類專業教師隊伍基本是以外語文學類或是學術型外語語言類見長,而即具備英語語言技能又精通具體職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師或是“復合型”師資隊伍比較匱乏。所以加大青年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盡管一部分教師參加了相關專業一系列職業技能培訓,比如青年教師利用寒暑假到企業參加短期培訓,或是邀請企業著名人士開設專題講座等系列培訓。但是由于培訓時間的倉促導致理論與實踐并不能很好地相結合。因此,高職院校外語系如何培養一批具有雙師經驗及業務素質的“復合型”優良師資隊伍仍然是值得深入開發和思考的問題。
校內實訓室能為外語系專業學生提供更為便捷的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很好地將課本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操練結合在一起,同時,又有專業的教師作為指導,因此起到了很好地實踐教學效果。而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為例,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前,由具有雙師型教師指導,進而獲取具體的崗位實踐技能,同時經過為期三個月的企業頂崗實習鍛煉,從而為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中外語系的發展理念如果沒有革命性的轉變,那么其生存現狀岌岌可危。全國以培養外語語言為基礎的高等院校培養出的畢業生數量如此龐大,而與高職院校外語系培養出來的外語類人才相比,他們有著不可替代的語言技能優勢。所以,高職院校外語系如果繼續照搬或是模仿高等院校外語類人才的培養模式,其結果就是畢業生就業壓力大,不能與較高一層次的同專業畢業生相競爭;換言之,高職院校外語系人才的培養具有潛在的重復性、被替代性甚至會面臨市場的淘汰。所以,轉變高職院校外語系全局的發展理念尤為重要。只有轉變理念、善于在實踐中思考與總結,我們才能在社會市場發展中得到長久的發展。
*寧夏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資助(項目批準號:NGY2015226)。
李文靜(1984-),女,寧夏隆德人,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
F
A
1006-0049-(2017)11-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