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勛
河北瀛保律師事務所,河北 保定 071000
?
論公司法實施存在的制約性及其完善機制
李博勛
河北瀛保律師事務所,河北 保定 071000
我國公司法自頒布到經過修訂之后的正式生效,在不斷滿足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但是任何法規的實施必不可少需要面對市場經濟的風險以及適應市場經濟的過程。本文通過現行公司法實施的重要意義出發,指出了制約其實施的因素和實際制約表現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完善機制,旨在促進公司法實施存在的最大化作用。
公司法;制約表現分析;完善機制
公司法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法之一在其中發揮了不少作用,但隨著我國各企業之間和我國與國際企業之前的競爭日益激烈,公司法的實施難免會出現一些不適應以及制約性,這對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同時從全球經濟背景視角來看,各國之前貿易交流的加強逐漸變成了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之一,各個國家以依據自身發展情況對公司法作出了一定修改以適應時代發展。因此不論是從我國本身市場經濟發展還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公司法實施存在的制約性明顯會阻礙公司發展,長期下去也將非常不利于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針對其制約性提出相應的完善機制變得十分重要。
(一)公司法實施的重要積極意義
我國公司法自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之后,經過1999年、2004年、2005年以及2013年四次修訂之后,現行的公司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公司法是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確定不同類型公司的成立、企業活動、解散以及其他對外關系的法規總稱,其作為市場的主要法規明確規范了公司法人的相關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法人制度中的相關公司主體規定。公司法的頒布與實施一方面極大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由傳統企業制度轉向現代化的企業法人制度,保證了市場經濟主體之一的企業能夠在健康、穩定的經濟環境中實現積極向上的競爭和發展。同時健康穩定的市場經濟活動在基于公司法的前提下破除了傳統公有制與私有制之間的企業管理界限,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能夠使得企業盡量避免發生不恰當競爭行為,企業行為的規范也是公司法作為法律發揮保障企業生存環境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公司法的頒布和實施還對政企分離、政資分離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明確規范了當前國有企業的公司制度與企業產權之間的關系和配置。政企分離主要指的是當前公司重要活動以及事務的決定都必須經過董事會的同意,有效提升了國有企業對自身資產以及權力的管理和監督。除此之外,公司法的頒布和實施還對創業投資、強化公司實力、加強公司社會責任等方面都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二)公司法實施存在制約性的因素研究
上文中講述到公司法的修訂以及實施對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企業制度以及企業法人制度等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然而公司法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制約性,筆者就影響公司法實施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研究。
第一,相關誠信制度缺失制約公司法實施。公司法經由修訂之后生效的諸多條例中忽視了對交易過程中的安全性保障問題,對市場經濟下的交易安全和交易平衡之間的關系尚未起到很好促進作用。造成這一現象發生的重要因素就是由于當前我國社會制度中有關誠信方面制度的缺失,誠實守信原則和相關法規制度在我國現行的市場經濟中還未形成系統且完整的體系,導致公司法修訂過程中依舊沒有重視這一方面問題。所以要有效解決公司法實施的制約性,完善企業交易過程中的誠信原則制度十分有必要。
第二,投資資本制度的缺失制約公司法實施。現行公司法中對于公司的投資效率以及資本利用上要求比較嚴格,企業進行實際投資的門檻比較高,再加上缺乏相應有效制度的保障,容易造成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和經濟利益,以至于濫用私營經濟中的原則進行非法集資,從而獲得公司注冊資格。而在公司法中尚未有明確的法規對這一不恰當行為作出出發或是制裁,只是簡單表明了公司股東濫用權力以致公司利益被損害情況下,需要對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實際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真正得以保障。
我國現行的公司法由2013年12月28日發布,2014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經過四次的公司法改革,最新生效的公司法被譽為是最為徹底的改革。其中做出的12處改革很大程度上展現我國全新的立法精神。但是隨著新生效的公司法在實際生活的實施中我們發現其仍舊存在一定的制約性,并在當前市場經濟風險與發展并存的背景下影響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
(一)注冊資本的降低制約了債權人合法權益的保障
現行的公司法中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外,其余形式的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全部取消。原有的注冊資本實繳制也轉變為現行的注冊資本認繳制。這一改革對激發創業者投資熱情和鼓勵市場經濟結構調整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實質上卻是為所謂的“空殼公司”的出現奠定了法律基礎。舊公司法中規定的注冊資本實繳制是建立在公司企業注冊資本與其銀行驗資賬戶資金一致的基礎上,其對于保障注冊資金的真實合法性和衡量企業實力高低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現行公司法中的注冊資本認繳制指的是工商部門只需要登記公司的注冊資本,無需公司法人代表再提供相應的驗資證明文件,這也就意味著公司的實收資本不再公開化,使得注冊資本衡量企業實力的作用喪失。再加上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還不夠完善,發生市場經濟交易時難免會出現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情況,這些“空殼公司”在遭遇到實際法律糾紛時,往往并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債權人進行賠償,極大的損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所以基于公司法前提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穩定運行是新生效公司法所提出的首要挑戰。
(二)注冊驗資的廢除提高了注冊資本的虛報概率
新生效的公司法宣布廢除了注冊驗資,并且在實際驗資程序上也做了極大的簡化。注冊驗資的廢除一方面降低了創業者的時間和注冊資本,促進了其在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下主動選擇決定公司性質和規模的自由性;另一方面則會使投資者在面對比較寬松的注冊資本和驗資政策時,會發生虛報注冊資本的情況,以實現其成立公司的目的。某一投資者在其實際上只有十幾萬元的注冊資本情況下,為了能順利成立公司,他就有可能將公司的注冊資本虛報至上百萬,極大損害了市場經濟秩序。同時投資者虛報注冊資本還會造成相關責任人濫用有限公司中的“有限責任原則”來躲避債務,從公司法的法律角度上來看,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一樣難以真正得到保證。
(三)登記制度的簡化加大了監管部門的管理難度
現行公司法中除了對最低注冊資本和注冊驗資作出了相應修改,還對注冊手續進行了簡化登記的改革。這一舉措的實行對于新成立的公司和原有公司會造成不同影響。注冊登記制度的簡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新公司的成立數量,并激發創業者進行投資的熱情。但注冊登記制度的簡化卻沒有適當的針對原有公司的規定進行變更,原有公司必須在辦理法定的減資程序和債權人保護程序之后才能享受到現行公司法中的相關優惠政策,極大的制約了新、舊公司的發展速度。同時,根據國務院新出臺的《注冊資本等級制度改革方案》,企業原有的企業年度檢驗制度也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規定由企業自行在規定期限內向登記機關自行提交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年度報告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全權由企業自行負責。這一規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相關部門年度審查的工作量和實際負擔,卻也變相的提升了監管部門進行異地監管的難度。這也是我國誠信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背景下,公司法向監管部門提出的又一難題。
不論是任何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都需要一定時間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環境,公司法當然也不例外。公司法修訂的積極意義就在于不斷適應市場經濟,但是實際效果還需要配合公司法自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基于公司法積極意義的前提下,針對前文中公司法的制約性,筆者擬從以下三點提出相應完善措施。
(一)加強我國市場經濟下的信用監管體系完善
公司法中對注冊資本制度的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法治經濟的時代潮流并刺激著市場經濟的活力,但通過另一方面的反映我們發現其對債權人合法權益的保障還存在著一定難度。法治經濟的本質就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法規并保證能很好的實施,公司法的順利實施不僅需要現有的擔保制度、相關公司制度作為強有力的支柱,更需要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等在內的信用監管體系做配套保障,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主體的道德標準還未形成完整有效的判定標準。在實際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公司企業以及企業內部的股東和組織在內的市場主體都應該具備單獨的信用備案。就好比淘寶買家與賣家的信用積分設置方法,賣家的信用等級由低到高,并且都是由買家進行打分進而判定其信用等級,賣家在其信用等級達到更高層次之后,相應也會獲得越多的經濟效益。所以完善的信用監管體系能夠有效幫助解決公司法中虛報注冊資本等問題現象,維持穩定健康的市場經濟秩序。
(二)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對公司法權威性的推動
公司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上完善法律法規的監管與干預影響能夠促進公司法在市場經濟中權威性保證。公司法的實施促進了市場經濟穩定運行背景下的公司企業數量日益增加,證券市場的健康運行是保證公司企業不被市場經濟淘汰的重要手段,所以經過修訂的公司法在正式生效之后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相關證券法規的改進,包括對證券公司境外交易、IPO注冊制度的建立以及證券風險控制等方面在內,以期維護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還需要注意利用公司法中科學合理的細節來促進法律法規對其權威性的推動。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在公司法實施的基礎上減少其行政權力對公司企業制度、實際運行的限制,以保證公司法能夠更加有效的作用于公司企業的正常運行,為公司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氛圍。相關法律法規的干預能夠確保公司法在實施過程中的權威地位,并由此體現出有法可依和依法辦事原則。再加上法律法規對公司法司法界定的規范,使公司法只在自身管轄范圍發揮其最大化作用。
(三)加強公司法中相關民間融資渠道的擴展
最新修訂并實行的公司法是促進公司企業融資制度和注冊資本制度有效結合的重要手段,但是作為我國公司企業發展的關鍵步驟——融資政策,卻沒有在這次公司法的修訂中得到有效體現。所以基于公司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推定作用下,加強相關民間融資渠道的擴展并賦予其相應的制度化和合法性,便變成了解決我國投資者融資困難的根本和基礎。當前我國公司企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就是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缺乏方便的融資渠道。包括銀行在內的相關融資機構在進行貸款企業選擇時候往往優先考慮具有保障的公司企業,所以政府部門應該加強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擴展并適當放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條件,才能有效促進我國企業整體發展呈現健康、穩定狀態。民間融資渠道的擴展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推動公司法實施的積極意義。同時地方政府還可以適當加強對典當行業開展信貸業務、對金融機構開展貸款項目以及對企業之間借貸款舉措的扶持,并鼓勵經濟實力較好的企業進行戰略投資方向以及規劃方面的項目引進,以期有效解決我國市場經濟下的融資困難問題,最終實現市場經濟穩步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社會市場經濟要想得到有效且穩定的發展,不斷進行市場經濟結構的優化配置并加強與國際的接軌十分重要。基于完善市場經濟體系與相關法律體系的基礎上對公司法作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修訂。公司法的實施研究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未來還有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挑戰,所以就要求我們應該直面公司法實施中存在的制約性,并且在順應市場經濟體系前提下,積極解決公司法制約性的有效途徑,使得我國法治經濟能夠更加的深入人心,并在不斷優化經濟配置的同時加強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
[1]梁婉穎.公司法實施的有效機制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5(15):114.
[2]郭野.對我國新公司法的時代局限與機制突破的淺析[J].神州旬刊,2013(10):51.
[3]郭野.淺論我國公司法修改和完善的要點[J].法制博覽旬刊,2013(6):183+202.
D
A
1006-0049-(2017)11-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