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升
蘭州文理學院藝術中專部(甘肅省藝術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
試論新形勢下藝術中專的學生管理
張東升
蘭州文理學院藝術中專部(甘肅省藝術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學生管理也面臨著新的考驗,積極適應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與學校自身改革的內在需要,努力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我認為:21世紀的教育,不僅要使學生學到知識,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引導、管理好學生是學校的責任,但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面對如此復雜的外界社會影響,僅靠學校管理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學生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并長期的堅持下去,必須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家長的支持。
新時期;學生管理;努力構建學校社會家長齊抓共管新局面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學生管理也面臨著新的考驗,積極適應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與學校自身改革的內在需要,努力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那么怎樣才能在現有條件下盡快地提高學生管理人員的素質,使藝術中專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邁上一個科學化、規范化的臺階呢?我認為,一是要重視學生管理教師的人選,選拔一批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樂于奉獻的高素質管理人才;二是由學校制定班主任上崗標準,由學生管理部門按照標準對預選班主任進行崗前培訓;三是培訓結束后由學校對被培訓者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從而培養造就一支政治思想好、師德修養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管理隊伍。
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講文明禮貌,教師要做表率,教師應當先成為精神文明的典范。使每位教師都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文化知識素養。我們在教師中大力提倡頌揚高尚的師德和敬業愛崗的精神,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方針,開展“養師德、練師能、鑄師魂、育新人”的活動,要求廣大教師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方面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愛崗敬業,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培養一批服務文化大省建設的應用型人才而努力奮斗。
圍繞這一目標需做好以下幾點:(1)要從創建目標入手,狠抓階段性措施的落實,保證創建活動扎扎實實地進行。(2)要從點滴入手,狠抓校園文化建設,陶冶師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3)要從凈化校園環境入手,搞好綜合治理,為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條件。(4)要從實際出發,不斷加大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保證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開展。
應注重情感投入,以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溫暖、受到感化、受到教育,通過思想教育使學生加大對教師的信任程度,把教師當成自己的知心人、好朋友,做到長期和教師主動談心,及時溝通的習慣,如何將思想教育工作滲透到學生中并被學生接受?
充分調動學生會、團委的積極性,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使學生從學法、知法到自覺守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1世紀的教育,不僅要使學生學到知識,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引導、管理好學生是學校的責任,但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面對如此復雜的外界社會影響,僅靠學校管理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學生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并長期的堅持下去,必須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家長的支持。(1)學校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有所成,教師在教書的同時更要注重“育人”。引導和幫助他們學法、知法、自覺遵守行為規范和自覺守法,確保廣大青少年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健康成長,奮發成才。我們可以先在學生中開展普法教育,組織普法競賽,參觀法制專欄或請專家來校講座,觀看法制影片等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培養學生從學法、知法到自覺守法的好青年,進而發展成為模范遵守校紀校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培養出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有較高藝術造詣,有知識、守紀律的藝術人才。面對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大環境,我們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要大力推行“以養成促進學習”的教育理念,重點抓好行為養成教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關一下正在嘩嘩流水的水龍頭,拉一下長明的電燈,扶起一片倒地的自行車,送一杯水問一聲好,擦一次黑板,打掃一次衛生。無數的“一”相加,就會鑄就一顆高潔的心靈。二是基礎道德教育,我們從最具體、最實在的事情入手,開展“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三是基礎理論教育。以思想品德課和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教育。(2)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家長對孩子要真正做到愛而不溺,隨而不縱,望子成龍而不拔苗助長,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協同起來,相互配合,幫助學生共同抵御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3)全社會應當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給予關注和重視,要著力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4)支持和配合有關部門對社會大環境和校園周邊小環境的凈化,徹底取締校園規定周邊范圍內的網吧、歌廳等娛樂場所,并制定長期綜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強學校與社區居委會的聯系溝通,實行社會、家庭、學校一體化的管理機制,從而開創一個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1]朱苗環.以創建文明單位為載體,推進學院各項工作上臺階.教育教學論叢.地震出版社,2000.3.
[2]白天紅.關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甘肅日報《論叢》(第813期).
[3]郭鴻斌.影響校風建設的幾種因素.教育教學論叢.地震出版社,2000.3.
G
A
1006-0049-(2017)11-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