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
西安醫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
新時期學校黨建工作若干思考
李莎莎*
西安醫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在新時期,作為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黨建工作必須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和創新高校黨建工作的運行機制。黨建工作面臨一系列考驗和挑戰,本文試圖從指導思想、網絡黨建等著手推進學校黨建的發展。
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新媒體
不斷與時俱進,科學抓黨建是學校黨的建設的主旨和靈魂。在具體辦學治學活動中能否自覺把加強黨的建設同推進學校科學發展統一起來,是檢驗學校黨建工作水平高低、能力強弱和成效大小的著力點。這一過程的實現建立于將黨建與學校發展結合程度,通過持續的教育培訓促使科學發展理念融入辦學實踐;有效進行組織建設促使科學發展整體合力不斷增強;通過作風建設推進決策科學化;通過抓相關制度建設促使新時期學校黨建長效機制的構建;通過抓黨風廉政建設促使學校黨建良好環境的形成。
(一)高校網絡黨建工作是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升黨建工作的電子化、自動化,在建設的過程中,黨需要在方向上予以正確的指導,并且對于工作人員的選拔上需要和傳統的黨建工作者有所區分,網絡黨建工作人員需要具有良好的網絡辦公能力,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目前,一些高校黨建的工作仍然是一些老員工,這些員工的互聯網辦公能力較差,并且一些領導對于網絡黨建的認知度有待提升。這些領導并沒有真正理解網絡黨建的重要意義,只是將有關黨的相關文件或信息發布在高校黨建網絡平臺上,這樣的高校網絡黨建平臺就相當于一個普通的信息公告平臺。
(二)宣傳力度有待加強。黨的建設工作和宣傳工作必須同步進行,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在如今的和平年代,需要做好黨建的宣傳,加強群眾對我黨的重要思想和國家的重要方針的了解,提升群眾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高校黨建必須要加強宣傳工作。但是,一些高校網絡黨建團隊并不重視宣傳工作,平臺建設的宣傳力度不足,沒有通過有效的宣傳工作擴大平臺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沒有真正提升廣大學生群體參與的積極性。
(三)各類制度保障不健全。我國互聯網發展速度較快,而傳統的高校黨建工作發展較慢,特別是如今的高校網絡黨建工作正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專門保障高校網絡平臺的法律法規。網絡平臺的正常運行是建立在良好的技術和完善的法律、法規的保障基礎之上,如果沒有一套完備的法律保障體系,再好的技術也會面臨癱瘓,最終使得高校網絡平臺無法運行。如今網絡暴力、黑客技術等問題嚴重影響網絡安全,一旦高校網絡平臺出現黑客攻擊或者出現網絡暴力等問題,會影響我國高校網絡黨建平臺的正常秩序,在學生群體中造成不良影響。
(一)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是學校黨建工作的關鍵環節。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不斷促進學校重大決策的過程實現透明化、公開化、科學化、民主化。第一堅持在黨委領導下樹立以科學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為目標,建立和完善領導體制;二要強調以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為核心,有效的實現把民主集中制貫穿到決策議事的各個環節;三要不斷推進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充分與時代命題相結合,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共筑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和諧局面。
(二)建立長效機制、統籌規劃是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保證。對于黨委領導與校長負責制,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建設一定要突出制度建設的長期性,第一,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把握好大局觀念將黨委統一領導和校長獨立負責的整體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二是必須尊重黨員主體地位,處理好系統與要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把發揚黨內民主同發揮學術民主結合起來,盡可能調動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校、院兩級學術委員會和教師代表大會的作用有效發揮。三是在運行機制上,處理好權力的集中與分散,既要完善校院二級辦學體制,實現管理重心下移,又要充分發揮各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除此之外在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培訓考核、評價及激勵約束機制上,必須突出黨管干部、任人唯賢、德才兼備、量才使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同時建立和完善考評機制,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此外必須把從嚴治黨與“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相協調,將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深入融合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把構建黨建工作長效機制過程同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過程有機結合起來,使之相得益彰。
(三)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作用。黨建工作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和要求,網絡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實踐領域,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實體空間中的黨建工作常常由于網絡意識形態的相互激蕩沖擊被瓦解,各類無端攻訐黨和政府言行和行為在網絡上被放大,許多黨員在思想行為并未保持一致。一是黨建工作在新媒體環境下必須充分建立屬于自己的言論陣地,奪取話語的制高點;二是不斷生產加工自己的產品輸出,制造屬于自己的話語的方式和語言;三是革新既有的黨建關系格局,突破原有交往的藩籬和阻隔,不斷破黨建的盲區;四是努力拓展非黨員、黨外人事等的思想交流、意見交換等。
總之,高校黨建工作是一場長期化、常態化的工作,高校不同于其他場域,環境相對自由,師生思維活躍,善于接受新事物,如果只按照傳統的黨建工作模式是無法滿足廣大教職工和學生黨員的需求,必須不斷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新路徑。
[1]齊海濱.試論新時期下學校黨建工作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數字化用戶,2013(06).
[2]呂艷男.學校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3).
[3]姜衛平.新時期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3).
李莎莎(1984-),女,陜西西安人,西安醫學院宣傳部,干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
A
1006-0049-(2017)11-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