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宏第
吉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
關于PPP模式下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分析
韓宏第*
吉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從2014年以來,PPP模式環境下修建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至關重要,使建筑施工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通過對在PPP模式下的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分析,為企業如何搶占先機實現促進自身的發展提供了鑒借。
建筑施工企業;PPP模式和項目風險;風險管理
PPP模式是一種新的融資模式,它是通過政府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建立合作關系,然后由二者一起提供公共服務或產品。目前,國務院也出臺了一些政策以便于更好的發揮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社會資本起到的作用。
PPP模式的確立是在1872時,因為當時法國政府正式授權給佩里公司,允許他們建設給水設施。而PPP模式在中國發展和應用也是在最近幾年才正式開始。而運用的第一個領域是高速公路,這時候采用的是BOT模式,就是將社會資本和國外資本結合起來,然后地方政府和中外合資企業合作。隨著PPP模式在高速公路這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PPP模式開始運用于許多的領域。盡管PPP模式運用范圍廣,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我國在PPP模式這一方面還沒有制定出專門的法律法規,對PPP的運作方面經驗嚴重不足,所以在實施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許多的問題,比如說在和私營企業簽訂合同的時候,政府應變能力不足,難以很好的處理臨時出現的問題,還有在公共利益和PPP項目利益二者之間的利益問題也不能很好的調節。
通過對PPP項目的研究分析,評估出主要以下幾種風險①政策風險:這是因為政府部門不可撼動的地位所導致。正是由于政府的這種地位,容易造成決策會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隨意的改變,而這種行為產生的后果就是企業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②法律風險:上文也提到了我國現在針對PPP模式還沒有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所以建筑施工企業在工作工程中沒有公共管理機構強有力的支持,合法權利也得不到制度保障。③投資決策風險:因為PPP項目在國內發展還不夠成熟,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會盲目的投資,這就會很容易的使政府和社會資本投資人產生矛盾,而且一些看上去就沒有什么收益的項目注定會失敗。[1]
由于PPP模式的正常運行需要政府和社會資本二者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所以這對二者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則需要制定一些策略來防范風險,還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全過程風險管控體系。
(一)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對一個企業來說,擁有眾多的人才具有很大優勢。所以建筑施工企業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因為如果企業在現階段還是按照傳統只是單一的對建筑實行承包,企業是很難有新的發展空間。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善于抓住機會,勇于抓住機會,在政府大力扶持PPP模式的政治形式下,努力提高企業的綜合能力,以便能夠最大機會的贏取PPP項目,和深入參與PPP項目。所以建筑施工企業必須深入改革以此來優化企業內部結構,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但是在我國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的現實情況下,就會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問題。就PPP模式,因為其模式運行周期比其它的模式運行周期都要長,這就意味著PPP模式所處的環境更加復雜和多變。因此為了在問題出現時能及時有效的解決,建筑施工企業應該有事前防范意識,在公司管理層面上,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除此之外,在企業的施工現場的管理和技術革新等方面也要充分發揮人才優勢。[2]
(二)建立建筑施工的全過程風險管控體系
如何保證建筑施工企業在PPP模式實現穩步發展?這要求對建筑施工實現全過程的監控。上文也提到PPP模式運行周期比較長,因此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對項目的設計和施工以及運營這些工作進行維護,然后政府根據實際使用的情況來支付相應的費用。因此,政府部門的職責就非常明確,就是要對PPP項目進行全過程的監控,以此來實現社會資本和公共利益的協調平衡。但是由于政府自身的一些問題,如多層領導,這些會造成PPP項目在運行過程中效率低下或者和政府發生扯皮現象。而且,縱觀PPP項目運行的全過程,發現存在著許多潛在的不安定的因素,比如說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市場的瞬息萬變,這就對PPP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各方應在PPP項目實施前就應該做好規劃,對于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建立風險管控體系,盡量的降低風險。[3]
(三)要加強項目后期的運營管理
要想實現PPP項目的預期收益,就必須在項目建成加強對其的運營管理。首先要明確的是PPP項目的注重點在實現項目在全生命周期內達到費用效果最大化。所以這就意味著項目建成后,是由社會資本方來負責運營管理。因此企業要想取得更多利益就必須加強對項目建成后的運營管理。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原因在沒有對PPP模式深入了解和分析的情況下就對一些PPP項目予以批準,顯而易見這些項目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在未來收益這方面也沒有明確的保證。所以這樣的PPP項目會給建筑施工后期的運營埋下禍根。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只有緊跟時代潮流,在政府政策下抓住PPP這種新模式發展的先機,并且還要分清PPP模式和傳統項目的區別,學會總結以前的經驗和教訓,注重對建筑施工能力和融資能力這些方面能力的提升,才能在PPP領域有所作為,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1]楊超.對PPP模式功能與項目風險的思考[J].中國財政,2015,09:42-43.
[2]馮小強.PPP投資項目的運營風險因素分析[J].中國商論,2016(12):121-123.
[3]高健,郝佳瑩.私營資本參與基礎設施PPP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J].工程經濟,2016,26(2):72-74.
韓宏第(1983-),男,滿族,本科,就職于吉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工程BIM,裝配式建筑,PPP模式。
F
A
1006-0049-(2017)11-0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