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楊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
?
復雜網絡與魯棒性研究
沈 楊*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
網絡的發展運用讓網路系統梳理越來越難,復雜的網絡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沒有標準性的發展讓復雜網絡的研究逐漸放慢,魯棒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網絡的復雜讓管理很難充分展現出來,尤其是面對攻擊的時候往往表現出脆弱性。所以,魯棒性的研究逐漸被提到了世界網絡研究的高層面上。
復雜網絡;魯棒性;研究
復雜的網路包括了很多方面,包括自組織、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和無標度性質。網絡經常會受到攻擊,一種是隨機失效,一種是選擇性攻擊,當面臨選擇性攻擊的時候,由于攻擊的目標性明確,整個網絡系統會顯得十分脆弱。所以魯棒性的研究越來越受到性質,不僅僅是結構方面的穩定,還有數據方面的緊湊。
對于大多數的復雜網絡來說,魯棒性的研究主要是在網絡的單層結構中進行的,但是大多數的網絡都是多層結構。比如IE、人體系統、公路系統等等都是多種層面的結合,而且每一層的結構都不是一樣的。復雜的分層讓系統受到攻擊的時候表現出不同的變化,而且每一節點的失效都會引發其他的效應,引起負載的多方面動態變化,讓問題出現無法修正的局面。
在整個復雜網絡的層面中分為物理層和邏輯層,兩個大的層面包括的方面不同,但是對網路的魯棒性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當面臨攻擊的時候需要重新選擇不同的路徑,所以邏輯層比物理層會受到更大的攻擊傷害,而且受到攻擊的時間長。
通過對映射的研究,我們可以找到整個系統的失效原理,我們發現在復雜網絡中失效是一直傳遞的,疊加效應十分明顯。由于邏輯層的映射往往比較復雜,多個邊都會關系到物理層的一個邊,如果物理層出現破壞,那么映射直接會影響到它的多個邏輯邊。簡單地說,物理層的損壞會直接讓邏輯層大面積的失效,同時每一部分的失效會疊加在一起,呈現出更急復雜的問題現象。
在復雜網路中,容錯性是通過高度互聯來實現的,整個網絡系統的結構與其功能緊密相關,在系統分析中,設計時候考慮的因素十分重要,這時候往往會涉及到一些相關術語:
(一)沒有重新選擇路徑:當物理層面的一個邊出現失效的時候,就會刪除收到影響的邏輯邊。
(二)完全重新選擇路徑:當物理層面收到攻擊的時候,如果節點沒有和映射連在一起,那么邏輯邊繼續保留,物理層重新更新映射。
(三)負載:物理節點和邊的負載就是路徑的權重總和。
(四)節點介數:網路中所有的節點都是聯系在一起的,路徑經過節點的最短路徑個數。
(五)節點簇:節點密集聯系形成的一個子網。
無論是ER隨機網路還是無標度網絡,都會受到隨機故障和蓄意攻擊的危險,比較兩種網絡的魯棒性:通過隨機去除一些節點,模擬隨機故障,按照節點的連接從最高的節點開始;有意識的拆除網絡中的節點,模擬蓄意攻擊。我們假設去除的節點數占全部的比例為F,整個連接圖的相對大小為S,路徑的平均長度為L進行網絡魯棒性的評測。
無標度的網路對于隨機故障具有很高的魯棒性,因為沒有太多的標識,隨機故障不會降低它整體的運行速度,而且只有當節點受到大部分損壞的時候,才會出現網絡系統的癱瘓。無標度網絡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抗毀性,因為無標度網路的節點大小具有多樣性和非平均性的特點,內部的中心節點通過高密度連接形成子網,所以相對其他零散節點來說面積更小了,而隨機故障并沒有特殊節點的要求,所以發生在關鍵節點的幾率就會降低,大大提升了網絡系統的魯棒性。即使隨機去除大量的節點,無標示網絡仍然可以保持基本的連通性。
正是這種高水平的容錯性,讓無標度網絡比隨機網絡更具有對蓄意攻擊的脆弱性:只要去有目的的破壞無標度網路的極少數核心節點,那么整個系統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網絡很快就會變得沒有連接,達到了受損的臨界點,出現無法通信的孤立局面,隨后出現整體的癱瘓。而隨機網路的節點連接都是隨機的,盡管破壞掉一些節點,同樣可以呈現出小規模的子網進行信息交流。
在分析網絡故障的時候,負載時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顯然物理層的負載越高,給邏輯層帶來的影響越大。我們可以根據負載的分布進行假設式分析,通過隨機故障和選擇性攻擊進行檢測,如果分布不均勻的話負載高的便是攻擊目標。
網絡上的負載有很多的分布方式,而且為什么如此分布的因素也有很多。主要因素就是網絡拓撲結構,為了看到“物理負載”的區別,我們可以進行多次的分布試驗。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很難確定網絡上實際的負載分布情況,這時候就需要通過邏輯負載推理出合理的物理負載分布情況。介數作為一種中心檢測的數據,可以通過介數的分析得到網路中個體的重要性。
在發現負載分布不均勻的時候,節點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正常”和“失效”,節點可以在失效之后在網絡中立即刪除。實際上,網絡中的節點一般出去“正常”和“失效”的中間狀態,就是一種半活躍半死亡的狀態。可能這樣說比較抽象,我們舉一個例子進行闡述:在交通網絡中,如果在某個時間段、某個路段的車流量瞬速提升,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這段道路的通行緩慢,而且負載很大,所以需要在節點上進行負載的減輕,可以進行一些強硬的手段,限號、通行繞路等等,進行管理,該節點就能恢復正常,否則這個節點就會癱瘓,出現堵車的現象。
本文針對復雜網路的物理層和邏輯層進行分析,主要是對框架結構進行解析,闡明了物理層和邏輯層的關系,說明了負載在整個網絡系統中的影響。并且根據負載進行有效手段的采用,調節網絡系統,保證復雜網絡中的每個節點的正常運作,得到分層復雜網絡的魯棒性結論,驗證了提高魯棒性的理論。本文還對相關的專業術語進行介紹,保證整個文章閱讀的順暢度。通過一系列的介紹和闡述原理,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網絡的正常運行需要整個系統所有人的不斷努力。
[1]陳曄.分層復雜網絡的魯棒性研究[J].2009.
沈楊(1992-),女,遼寧錦州人,沈陽理工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
O231;O
A
1006-0049-(2017)11-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