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菊相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的中國夢
唐菊相*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
在全面貫徹和響應黨的十八屆以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如何實現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指導下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參觀“復興之路”時提出的中國夢?中國夢一個偉大的夢,屬于全國人民的夢,需要全體人民以及全國各族同胞共同努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
(一)中國夢提出的歷史背景
2012年習近平以及中央政治局的各位代表一起參觀《復興之路》時,習近平第一次就中國夢展開了論述并在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再一次做了詳細的論述,并提出什么是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依次做出了詳細敘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確切的說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中華民族擁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1921年中國中產黨的成立以及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用血肉之軀選擇了社會主義的道路,在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帶領著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通過艱辛的探索,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實際情況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要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穩抓實干,走好每一步。
(二)“中國式道路”的理論背景
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中國式道路”,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指導實現中國夢的“中國式理論”。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戰術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有力的指導了中國的社會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以及政治建設。我們要堅定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自信,要堅持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于一體,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道路,才會在不背離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的情況下實現中國夢。
(三)全世界的中國夢
在現今社會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背景下,全球人民以及全國各族同胞的發展都是手牽著手,心連著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你是在繁華的大都市還是你在窮辟的小鄉村,你我的距離都是如此之近。中國夢也是世界人民的夢,世界經濟由一體化格局轉為現在的多極化發展,比如現在的“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都是我們習總書記牽頭引領其他各國共謀發展。
在以前談到什么夢的時候我們都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過在今天,在我國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卻提出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夢——中國夢。而且我們的中國夢不是空洞空談的夢,是實實在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腳踏實地實干規劃出來的夢。
(一)“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我們人人都在談都在說中國夢,那么,中國夢到底是什么夢呢?中國夢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和特色呢?中國夢簡單的說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我們的目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在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為實現中國的第二個百年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中國夢”的目標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傳統的國家,歷史讓我們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并走向了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中國的十四億中國人民為著實現中國夢都貢獻著自己的這一份力量。什么是中國夢在上面我已經簡單的敘述了,那么中國夢的目標是什么呢?簡單來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有著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有人會問2021年的小康社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我認為小康社會一定會是一個成熟定型的中國、是一個體魄強健的中國、是一個五顏六色的中國、是一個鑄魂的中國。與核心價值體系相比,核心價值觀更加具象化、更具有直接現實生活性、更能夠與大眾的現實感受和利益相聯系。我們要學習并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掌握歷史發展局勢和潮流,順勢而為,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并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愛國主義精神,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奉獻精神,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奉獻精神。
(一)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是在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地發展趨勢和科學總結工人階級斗爭實踐基礎上創立和發展起來的,涵蓋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軍事等多個領域,以及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界的關系方面。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集體領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繼承和創新。
(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走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就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不盲從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和道路,根據自己國家的歷史和特點,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道路、制度、理論體系三位于一體的建設。
(三)弘揚中國精神
實現中國夢必須要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中國人民的魂魄,是華夏中國擁有五千年歷史生生不息的愛國之心,是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擁有的愛國之心;中國精神是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力量之源,是凝聚中華大地五十六個民族的強國之魄。
(一)中國夢的力量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14億同胞共同的夢想,是華夏大地所有人民共同的期盼,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每一個中國人民都貢獻著自己的那份努力,無論是大貢獻還是小貢獻,歷史踏過的痕跡都是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及其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把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于一體建設,實現國家的永續發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有機的結合起來,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摸著石頭過河,實現頂層設計。只有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才會真正的過上好日子,才會幸福安康,才能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實現自我價值。
[1]李君如.中國夢的意義、內涵及辯證邏輯,2013-7-15.
[2]任平.“什么是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出場的根本旨趣,2014-06-15.
唐菊相(1989-),女,重慶人,沈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
D
A
1006-0049-(2017)11-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