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婉
河南城建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
日本長崎市社區養老服務方式在中國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趙 婉
河南城建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中國老年人口不斷增多,機構養老已不能滿足老年人需求,社區養老開始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日本作為老齡化程度最高、速度最快的國家,對我國養老模式的發展有許多借鑒之處,本文結合日本長崎市社區養老服務方式特點與國內目前存在的問題,對長崎市社區養老服務方式在中國推行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社區養老;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養老服務方式
社區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在居家老人照料服務方面,又以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我國社區養老起步較晚,發展緩慢,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因此結合我國現狀,借鑒吸收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十分必要,接下來將以日本長崎市為例展開分析。
長崎市社區養老采用居家養老、機構養老以及上門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相結合的方式為老人提供服務,充分發揮各服務形式優點,方便老人的生活。由于居家養老方面大致相同,本文主要就社區機構養老方面進行分析,“愛之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是政府授權經營的專業養老服務公司,該機構本著愛與信賴,幸福無限的原則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其服務方式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經營權下放給專業服務公司,政府主要起監督作用
在日本,政府在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擔任的角色主要是支持和引導作用,通過授權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愛之家”養老服務機構進行經營管理,一方面,政府職能得到優化,從執行層中擺脫出來,轉向制度層面發揮作用,從而保證政府職能的有效發揮;另一方面,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專業養老服務公司,可以挑選服務質量更高,價格更便宜的公司,降低老人家庭負擔。
(二)養老服務形式更加多樣化
日本“愛之家”養老服務機構除向社區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外,在社區托老服務方面也為老人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除提供普通日托以及全托(住宅式服務)服務外,增加了短期居住式,為子女外出旅游、出差的老人提供服務,老人可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
(三)為機構內工作人員提供便利,實現“雙贏”
“愛之家”養老服務機構內部設有兒童幼稚園,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安置在內,一方面,工作人員可以安心工作,更好的服務老人,另一方面,小孩可以經常與老人互動,為老人祝壽賀歲,極大地豐富了老人的精神世界。
(四)服務更加專業化
1.服務人員專業化
在機構內服務的多為青壯年,并需要通過護理資格考試,以方便其每天為老人測量血壓、體溫、脈搏等;同時機構內有專業營養師,對每天的膳食進行搭配,保證老人每天攝入足夠的營養,并根據不用季節來安排老人的飲食;在老人就餐前會有專業人員帶領老人做發聲練習,方便老人更好的咀嚼食物。
2.機構內環境設施更趨專業化
在機構內部,處處體現著其細致入微的服務,機構內部無障礙設施十分齊全,專門為無法走動的老人配備了自動座椅來方便其上下樓梯;機構內座椅都安裝有可拆卸坐墊、靠墊,方便定期清洗;接送老人的車輛也將車門加大加寬,為坐輪椅的老人提供方便。
首先,政府責任過重,財政壓力大;在社區養老中政府發揮的主要應該是引導和支持作用,而在我國社區養老體系建設過程中,從資金投入、人員配備到運營管理幾乎都由政府負責,政府承擔責任過重,財政壓力緊張。其次,服務形式及內容單一;我國社區養老主要是在居家養老的基礎上增加了長期居住形式的養老服務,日托、上門服務等其他形式的服務很不完善,使許多老人游離在社區養老服務之外,同時服務內容單一,往往只注重生理層面的服務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心理層面的關懷。最后,專業化水平不高,服務質量低;由于社區養老在我國仍處于探索階段,還未形成完備的體系,同時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因而專業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服務人員以及服務設施等,服務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培訓,服務質量低,社區內服務設施也僅限健身器材和老年活動室等,且缺乏相關無障礙設施,專業化程度低。
(一)從資金保障方面看:我國現今的社區養老是以政府為主導的福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人員配備等都需要政府出資,財政負擔較重,通過授權專業養老機構經營的方式,使社區養老資金來源拓寬為企業投入、政府補貼、居民繳費三方結合的方式,不僅有利于政府責任轉變,而且將大大減輕財政負擔,同時,專業機構經營也使社區服務更加專業化。同時,國家福利彩票收入和社會各界捐贈等也都將使得社區養老資金得到有效補充。
(二)從人員配備方面看: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勞動力流入市場,勞動力充足;而且,隨著義務教育的發展以及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增多,一大批具備專業知識以及專業素質的人才成為社區養老的中堅力量。同時,隨著志愿服務的發展,也為社區養老人才配備提供支持。
(三)從老年人生存現狀看:老人不愿意去養老機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缺少精神慰藉,二是養老機構費用過高。社區養老機構中居住的多為同社區的老人,大家彼此熟悉,可以沖減老人的孤獨感,養老機構距離老人家庭也較近,子女可以經常探望,機構服務人員的小孩可以經常與老人互動,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給老人以精神慰藉。同時社區養老機構一般僅面向所在社區,機構設計小而專,不僅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一定程度上使入住費用降低,極大地減輕了老人及其子女的負擔,將提高老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意愿。
[1]顧立.我國社區養老的可行性分析[J].南方論刊,2010(08):35-36.
[2]田原.日本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經驗與啟示[J].當代經濟,2010(09):40-41.
[3]陳永生.對我國社區養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8(06):45-49.
D
A
1006-0049-(2017)11-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