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洋
中共法庫縣委黨校,遼寧 法庫 110400
?
對法律要常懷敬畏之心之我見
張遠洋*
中共法庫縣委黨校,遼寧 法庫 110400
對法律要常懷敬畏之心是指黨員干部要尊重法律的神圣性,敬畏法律的威嚴,明白法律是至高無上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誰,違反法律都將受到嚴厲制裁。一個人如果缺乏對法律的畏懼感,往往意味著對法律的藐視,就會放縱自己的行為,最終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對法律常懷敬畏之心,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理念,更是一種人生智慧,關乎黨性修養和作風品行。
黨員干部;法律;敬畏
一些黨員干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不敬畏法律的問題,具體表現有:
(一)唯我獨尊藐視法律
個別黨員干部法制觀念淡薄,往往是“官大嘴大”,唯我獨尊,“一言堂”,甚至隨意踐踏法律尊嚴,公然藐視黨紀國法要求,將個人權力凌駕于黨紀國法之上。例如,吉林省舒蘭市原副市長韓迎新被雙開,此人曾被稱為“最美最狠拆遷女市長”。2011年,韓迎新曾因轄區內拆遷戶到中央上訪而受到輿論關注。公開報道稱,韓迎新曾說過“我不懂拆遷法,不按拆遷法辦”、“我有尚方寶劍!你們隨便告,我不怕”等言論。
(二)濫用權力不顧法律
有的黨員干部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開始不擇手段地追逐權勢和金錢,置法律于不顧,濫用權力,忘卻了共產黨人的忠誠,忘記了人民群眾的厚望,經不起權力的考驗滑向罪惡的深淵,成為歷史和人民的罪人。最終他們都為自己手中的權杖所傷,被權力之劍擊倒。他們濫用權力,極大地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憤慨,也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崇高形象,更危及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
(三)徇私舞弊膽大妄為
有的黨員干部權力觀念嚴重錯誤,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自己的東西,把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資本。他們為一己私利,為所欲為,徇私舞弊膽大妄為。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這樣說:“權力是我手中的一張牌,有了它,可以換來大把的鈔票,再去換來更大的權力,進而撈取更多的享樂。”為此,他瘋狂地撈錢、謀色,肆無忌憚地索賄受賄,先后90余次收受他人錢物約500余萬元。
(四)貪贓枉法心存僥幸
有的黨員干部總是懷著僥幸心理,替別人辦事就得收錢收物,第一次都說是很害怕,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就習以為常了。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做得很巧妙,但殊不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督,法網恢恢難逃脫。例如,原任上虞市副市長等職的謝衛星,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受賄118萬元。當同案的徐某被省檢察機關逮捕后,他還心存僥幸,不敢正視。謝衛星被捕后,懺悔說,徐某被省檢察機關逮捕后,他仍然心存僥幸,錯誤地以為能蒙混過去。
(一)政府官員“不信法院”
一些政府領導干部“不信法院”,認為法院的判決有出入,往往采取不執行或置之不理,而目前的法院又不能強制執行政府的財產或制約某些領導干部。政府官員法律意識淡薄,乃至對法律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不只是侵害某個人或幾個人的合法權益,其更深刻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二)“怕輿論不怕法律”
有些領導干部怕輿論不怕法律。新聞輿論,作為極具有戰斗力的一種監督形式,它具有很強的公眾震懾力。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通過媒體的發酵、放大和擴展,使其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能夠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實際上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具有強制力和普遍約束力,應該敬畏,但有些領導干部認為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可以變通,可以不執行,不注重法治。
(三)權大于法思想作怪
個別領導干部認為,他們的權力可以不受法律限制,而法律可以受權力的任意支配。在現實生活中,行政權大于法是人治的一種反映,權力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此造就一種對權力、官位、官員的崇拜和敬畏,進而導致長官意志、權力至上觀念和依附意識及其現象盛行,個人專斷,少數人說了算,導致干部追求部門個人既得利益。個別黨員干部研究怎樣擴大自己的既得利益,嚴重惡化了經濟發展環境。在權力設置上沒有實行分權和制衡機制,而是過于集中,導致少數人說了算和個人說了算。
(四)“刑不上大夫”觀念的影響
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我國專制和“人治”的傳統,對深層的文化、心理影響仍在。人民對法律只是絕對的服從和遵守、懼怕;而對于“官”來說,則是“刑不上大夫”,有著超越法律的特權。傳統文化及其影響是割不斷的客觀存在,在現實的社會生活里,“刑不上大夫”的殘余影響仍然深深地主宰和束縛著人們的思想,權大于法的觀念在很多人的頭腦中還根深蒂固地存在著。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即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明確告知人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對于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通過強制性懲罰措施,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要使黨員干部對法律常懷敬畏之心,必須樹立法律權威。要讓政府官員敬畏法律,要讓政府官員“怕”起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嚴格執法
嚴格執法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二是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勇于糾正并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執行法規或掌握標準時,不放松,不走樣,做到嚴厲、公平、公正。
(二)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
主要是法律責任追究機制。問責機制說到底是一個誰來問責的問題,是一個向誰負責的問題.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當然是要對人民負責。所以問責機制的內驅力就要落實在群眾的監督權上。常態化的政府問責,通過立法確保各級政府部門和官員的權力始終處于一種負責任狀態,杜絕任何行使權力的行為脫離法定責任機制的監控,使領導有多大的“權”就擔多大的“責”。
(三)加強法律監督
即對黨員干部違反法律的情況所進行的監督。對嚴重違反法律以至構成犯罪的行為進行追訴,如對職務犯罪立案偵查、對刑事犯罪提起公訴,以及對訴訟過程中違反法律的情況進行監督等;對于違反法律的判決、裁定或決定,進行法律監督;同時進行事后性的監督,司法活動、行政活動、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違法行為,實施事后監督。
張遠洋(1986-),男,漢族,遼寧沈陽人,本科,中共法庫縣委黨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法學。
D
A
1006-0049-(2017)11-02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