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小英
山西省臨汾人民警察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
?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引入弟子規的實踐思考
候小英
山西省臨汾人民警察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
學生學習《弟子規》有利于繼承我國的優秀文化傳統,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為養成習慣。而《弟子規》所涉及的內容和《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德育課程的知識是非常接近的?!堵殬I道德與法律》教材要求和《弟子規》中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教育目的也是相同的。教師在講授《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中努力挖掘《弟子規》的德育教育功能,把《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和《弟子規》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作為發揮德育課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突破口
《弟子規》;滲透;《職業道德與法律》
中職德育課教學實效性不強是一個長期困擾德育課教師的難題,究其根本原因,是德育課教學說得多,做得少,且理論教學"高、空、遠沒有真正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在中職第一學期開設《職業道德與法律課》,主要是為將來學生走向社會做思想道德上的準備。但是,通過歷年的教學的情況來看,效果很不理想,特別是在教授職業道德部分時,效果很差。從大多數學生聽課的反應上看,能感覺到學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學生公開講“你講的什么為人民服務了,我們都不愛聽,都什么年代了,還提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笨梢哉f厭學情況比較嚴重,更別提教學效果。如何打開這種局面采取什么辦法來解決,既讓學生愛學又能達到教學目的呢?而《弟子規》所涉及的內容和《職業道德與法律》的知識是非常接近的。比如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它是應該建立在一定道德基礎上,這一基礎就正是《弟子規》中所要求的做人規范。另外職業道德中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五條基本規范都能在《弟子規》中找到相對應的內容。如誠實守信的原則與《弟子規》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與焉”相一致;再有從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和方法看與《弟子規》的內容相吻合。職業道德的行為養成的途徑之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弟子規》日常規范內容中的如出一輒,《弟子規》中的內容就是日常行為規范。從以上簡單對比上來看,《職業道德與法律》教材要求和《弟子規》中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教育目的也是相同的。另外從《弟子規》的形式來看,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內容上切合實際貼近生活,又是傳統文化。相對教材內容來看更貼近生活、更實際且涉及面廣,學生應更樂意接受。所以在講授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中努力挖掘《弟子規》的德育教育功能,把《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和《弟子規》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作為發揮德育課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突破口。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引入弟子規教育,老師不能只是把內容交給學生去背誦,而是讓學生體會內容的實際意義,真正從內心去接受。
(一)必須堅持德育課三貼近原則
中職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有悖于文明禮貌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有的學生社會公德意識差,不良行為習慣眾多。經常在公共場所旁若無人地大聲談論、嘻笑、打鬧,甚至打架斗毆,根本沒有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的意識;有的學生儀容儀表意識差,盲目追求所謂“潮流”,對于形象美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平時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走沒走相,根本不注意自身的形象美。所以我在講第一課《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第二框題“禮儀修養彰顯個人魅力”這一內容時,結合學生學習的弟子規中的禮儀,教育學生要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二)必須以踐行為落腳點
我們在實踐教學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讓學生學習怎樣做的知識并不難,但是要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中卻是困難的。所以,我們把弟子規引入到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就是讓學生把這些知識變成自覺行動,這樣才能達到德育課的學習目的。例如,我在講授《職業道德與法律》教材第一課《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第三框題“交往禮儀營造和諧人際關系”時,從我們實際生活看,交往禮儀是我們社會生活中最根本的關系,中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從實踐角度看,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有著重要的親和作用,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增進與他人的相互溝通與理解。所以,這是這個框題的教學重點。那么交往禮儀對人們具體的言行舉止有哪些要求呢?這時候教師適時滲透《弟子規》,例如要求學生與他人交往時要學會:“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與他人溝通時要做到:“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與家人相處時要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交朋友時要做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痹偃缰v第五課《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第一框題“在職業道德修養中提升職業境界”,這一框題的內容主要是講職業道德養成,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內省和慎獨兩種道德修養方法;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從一點一滴做起,外化為道德行動;無論是從內心修養還是外化行動,都是以實踐為基礎,所以實踐是職業道德養成的根本途徑。教師在講解慎獨、內省、見賢思齊、積善成德這幾種自我修養的方法時,可以和弟子規中:“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重要性。
總之,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德育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枯燥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德育課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加強自身道德修養。
[1]張偉.職業道德與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高占祥.新弟子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G
A
1006-0049-(2017)11-02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