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仙
技校生自悲心理分析
羅紅仙
廣州白云工商高級技工學校,廣東 廣州 510450
技校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重要的轉折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會出現許多問題。自卑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一個技校生沒有自信心是不可能成為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的,因此,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感,汲取精神營養,學會合作與發展,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心理困惑非常重要。
技工學校;自卑感
當前,我國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許多技術類學校在技能實踐等方面下盡了功夫,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校生多是升本升專落選的,國人的傳統觀念普遍認為這類學校前途不佳,使之感到自卑。因此,教師應采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教育,以幫助他們逐步克服自卑感,使他們茁壯成長。
技校生的年齡一般在16歲至21歲,這一時期的學生身心變化非常大,自卑感也隨之而來。
(一)心理方面的自卑
技校生學習興趣不濃厚,甚至把學習當作是一種負擔。部分學生經歷中考、高考的失利,感到底氣不足。加上大學擴招等社會風氣的影響,這些學生對技校并不寄予太大的希望,總以為讀技校是不得已,是上不了大學的無奈選擇,是低人一等,甚至有學生告訴老師,他們來讀技校就是來混畢業證的,學習態度散漫,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自卑心理。
(二)社會對技校教育的偏見
長期以來,由于技校教育生源質量差、師資力量參差不齊、從事工種較為苦累以及社會等級觀念嚴重等因素,造成社會大眾約定俗成對技校留下刻板成見,覺得“技校”仿佛天生就“低人一等”,認為二流的設備、三流的教師、四流的管理,上課睡覺玩手機、夜不歸宿等現象普遍。這種追捧“名校”、歧視“技校”的社會現象,也無形給學生造成了自卑感。
(三)對前途感到迷惘
有學生和家長對所報讀的技工學校的前途產生顧慮,認為畢業后從事的工作會讓人瞧不起。有些學生對學校、專業的選擇是服從家長的安排報讀的,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自身所具備的條件出發的。因此,許多學生在校期間,態度散漫,得過且過,甚至染上一些不良習慣,嚴重影響他們的前途和學校的形象。正是因為缺乏必要的定位,這些學生感覺讀技校沒什么出息,對謀得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表示缺乏信心。
(一)開設心理輔導活動
技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的有效途徑。開設心理輔導活動,不是簡單地設置心理咨詢室。在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即要與學校的日常工作結合,盡可能地做到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其形式要符合學校的特定條件:一是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是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素質培養的主渠道。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避免把心理課作為單純的心理知識傳授課來進行。二是針對個體的心理輔導,重點要對學生進行心理障礙疏導、矯正問題行為,目的是讓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課堂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渠道。作為科任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自己所教的課程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自覺地按照學習規律與心理發展培養學生的智力和人格。要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不斷豐富和改進教材內容,使其貼近技校學生,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就能逐步改變學生的自卑心理,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個統一體。
(二)抓學生優點
對一個有自卑感的學生,我們要全面分析,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并且盡可能地提供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這樣,他們才會與老師產生共鳴,也就增強了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技校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薄弱,但部分學生身上有優點。故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應主動地抓住這些優點,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或者創設條件,提倡賞識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并給予必要的表揚鼓勵,使學生產生快樂的情緒,讓他們感覺在班級、學校中有用武之地。無論哪位學生的學習成績或者其它方面知識和技能,甚至一個新的思想火花,老師都要及時捕捉,及時給予表揚以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
部分學生來到技校有重新奮起的愿望,但又總是擺脫不了曾經受挫的陰影,擔心老師看不起自己,甚至存在人在心不在情況,所以會顯得拘謹、孤僻。基于這些現象,學校在課余時間為他們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把學生的精力和興趣愛好,引導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這樣學生的生活將不會感到枯燥煩悶,從而引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通過班級聯誼、演講比賽、籃球比賽、課外實踐、社會活動和社會調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走進社會,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同時可以滿足他們交友、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思索人生意義的精神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學生明辨是非,懂善惡和美丑。
(四)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積極開展校企合作
學生對就業的迷惘所產生的自卑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來消除。校企合作是技工學校謀求自身發展、與時俱進,實現與市場接軌、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舉措。因此技校應該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通過校企合作,實施頂崗實習,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習條件,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的需求有機結合,更快融入社會,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學校通過企業的反饋與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真正實現了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要接軌,形成“雙元互動,校企雙贏”的辦學特色,這樣學生畢業時既會做事,也會做人,既能迅速上崗,又具發展潛能,同時也能減少家長和學生對畢業后工作的迷惘,讓學生在學校學得安心、并為他們努力學習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這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克服學生自卑心理。
總之,在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的過程中,本著“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意愿,有目的地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提升技校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素質得以全面的提高。
[1]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趙維東.激發技校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自信心[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8.05.
B
A
1006-0049-(2017)22-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