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珂
淺談煤炭企業工會應如何發揮勞模作用
王冰珂
大同煤礦集團地煤公司工會,山西 大同 037003
企業中勞模作用不可忽視,將勞模作用發揮好,能夠喚醒整個企業的工作動力,因此煤炭企業想要提升綜合競爭力,把勞模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有著關鍵性的意義,而在煤炭企業中的工會組織必須將這項工作做好。本篇文章就簡要談談煤炭企業工會應如何發揮勞模作用。
煤炭企業;工會組織;勞模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進程不斷加快,煤炭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面對的競爭更加激烈,因此煤炭企業需要運用各種方法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挑戰。煤炭企業中的工會作為基層組織,可以同廣大職工融合在一起,為員工交流搭建起各種各樣的平臺,強化勞模的學習工作,樹立出煤炭企業的勞模典范,進而提升整體員工的素質,也就是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工會組織想要充分發揮出勞模的典范作用,首先應該把勞模管理工作做好,這一工作規劃化管理的根本保證就是嚴格把關勞模人物的選拔,評選出的勞模一定是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進行,選拔出的勞模是工作中表現鮮明,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的先進人物,這樣才能得到廣大職工認可,具有充分的說服力,確保勞模典范作用真正發揮出來。如果,選拔工作與之相反,則不能將勞模的作用發揮出來,反而讓職工們感到厭煩和不滿,給工會帶來負面的影響,降低了其在職工群眾中的威信度,所以說,把關好勞模的選擇是發揮出勞模典范作用的基礎,其會關系到煤田企業改革和提升競爭力的大事。
想要把關好勞模的選擇,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第一,健全評選監督組織機構,讓這項工作能在制度上有所保證,實際中可以讓礦黨委書記作為組長,工會主席作為副組長,工會組織各個委員作為評選小組人員。考核推薦的勞模人選,并對評選過程進行監督。第二,把具體的評選方案制定出來,評選的標準,必須有詳細說明。第三,依據煤礦中不同部門,制定出考核標準要有針對性。
通常情況下,在管理考核勞模的工作上,就限于簡單推薦,之后再表彰,完成后就沒人會提起,這樣的考核過程,不能將勞模典范作用發揮出來,遠離了選拔勞模的最初目的,并沒有起到“選出一人,帶動整體”的效果。想要讓勞模的典范作用落到實處,就必須建立先進人物考核機制,規范性的考核,促進職工群眾的進步,讓其都想當勞模,促進積極上進風氣的形成。
加強勞模考核力量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第一,工會可以組成不同考核分隊,走進推選人的部門中,組織相關黨政領導以及相關人員,宣傳出評選勞模工作的積極意義,對其產生影響,而后可以對被評選的勞模人選做出綜合客觀性的評價。第二點,在開班之前,召集到所有的被推薦的人選,在班隊開職工大會,發放測評票,做無記名投票,這樣就是深入到職工群眾中,發揮出職工權利。對職工測評和部門推薦的總體情況完成統計后,在全礦的范圍內,將候選人的名單公布出來,規定時間內,如果存在不同意見,可以繼續作為勞模評選的候選人,運用公正公平的優勝劣汰方式,選擇出成績優秀,有著突出貢獻,并且真正值得職工學習的先進人物,作為勞模,豎其為標桿,并大力表揚。第三,工會成員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著嚴謹的態度,具體考核方式繼續細化。第四,多方向的把關,確保考核質量。縱向為級別的考核,橫向為系統的考核,然后通過礦工會考核。這樣在全礦區形成一種人人爭當先進的氛圍,將勞模典范作用發揮到實處。
第一點,物質獎勵突出出來,為評選出的先進個人,給予獎勵適當獎金,或者給予其他物質獎勵,讓勞模職工感到自身的榮譽,其家屬也有光榮感。為其提供一些生活必須品,為其排憂解難,讓其能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精力,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第二點,突出典范榜樣的形象,在黨委和行政方面的支持下,運用不同的宣傳手段,可以是礦內廣播和電視、板報等宣傳方式,將其先進的事跡宣傳出去,將廣大職工積極工作的思想激發出來,營造出積極的工作氛圍,發揮出典范榜樣“傳幫帶”的積極作用,促進整體員工的技能提高,進而提升煤炭企業整體正競爭力,更好地面對挑戰。
第三點,加強對勞模的走訪和慰問,對于評選出的勞模典范,應該要經常性地走訪和慰問,同其談心,為其解決實際困難,幫助他們辦實事和辦好事,讓其沒有生活的后顧之憂,專心放在提升工作能力上,不斷提升工作技能和各項技術,這樣勞模才能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強化積極帶頭工作的作用。
總而言之,煤炭企業為了更好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也就需要全體職工的積極努力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多的努力,也就需要有模范帶頭的引領,因此工會組織必須將勞模管理的各項工作做好,將勞模典范作用真正發揮出來,引領全體職工積極工作,進而促進煤田企業更好地發展。
[1]杜長江,蘇慧峰,劉玉龍.淺談企業發揮勞模作用的有效途徑[J].當代勞模,2012(12):20-21.[2017-08-31].
[2]汪澤華.發揮勞模作用 促進企業發展[J].中國工運,2010(09):32.[2017-08-31].
D
A
1006-0049-(2017)22-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