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石全
如何加強煤礦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淺析
孫石全
同煤集團同家梁礦黨委宣傳部,山西 大同 037000
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建設是煤礦企業穩定發展的靈魂,是煤礦企業文化的主體,更是煤礦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基礎。加強煤礦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既貫徹了十八大精神,又推動了煤礦企業健康持續發展,還促進了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和諧發展,進而穩步追求最大經濟效益,整體向前發展。
煤礦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如何加強
企業的精神文明是進步狀態的具體反映,也是衡量和諧發展的重要標準。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可以促進穩定發展,還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新時期,加強煤礦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緊扣時代要求,立足行業特點,結合企業實際,找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煤礦企業才能取得實效。
(一)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度不高
近年來煤礦產業結構有所調整,發展方式有所轉變,部分煤礦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會輕視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作用,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對煤礦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影響,使得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投入少、落實難,無法行之有效地為煤礦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甚至會導致煤礦企業喪失持續發展的機遇。
(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力度不強
受煤礦企業的性質所限,管理人員一般對安全生產抓的多,思想政治工作講的少,再加上員工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導致職工主人翁意識不強,長久以往會增加企業管理的難度,進而增加煤礦企業的安全管控成本,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著煤礦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文明創建活動的形式單一
煤礦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中,文明創建活動形式單一,直接的影響是跟安全生產的實際融入度不夠,滲透力不強,活動達不到預期目標,為企業發展提供精神動力的作用值有限。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以來企業改革的新要求,煤礦企業要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貫穿全局,結合實際,運用有效的方法措施,全面促進煤礦企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具體如下:
(一)提高認識
煤礦企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時,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堅持同時同步抓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處理好安全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著力解決煤礦企業員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的問題,更要經常進行形勢任務教育,促進思想解放,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加強領導
這里的“領導”有兩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有著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政治優勢,是實現煤礦企業持續發達的根本保證。煤礦企業領導班子是各項工作的核心領導力量,還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決策者、執行者和落實者。另一方面指的是加強黨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領導,煤礦企業各級黨組織要意識到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立足生產實際,圍繞總目標和要求,制定長遠的具體的規劃,建立完整的建設體系,務必追求實效。
(三)道德建設
在新形勢和新要求的背景下,煤礦企業需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因此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是當務之急,也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加強職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的同時,還要深入開展道德主題教育活動,讓企業職工實踐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另外,堅持抓好職業道德建設,直接作用于煤礦企業干部職工,有利于增強遵紀守法、依法保護企業權益和自身權益的意識,把“一切發展都是為了員工”的理念落實到位。
(四)動員群眾
煤礦企業職工群眾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要立足于生產生活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吸引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擴大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但需注意的是,群眾性活動組織要做到因地制宜、注重實效,讓職工群眾真正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力量。
(五)企業文化
加強煤礦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從企業的文化建設工作的角度看,要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充分發揮企業職工的多方面才能,有助于營造企業內部活躍和諧的氛圍,增強企業活力,形成良好風氣,展現煤礦企業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尤其是煤礦生產工作中,要充分給予職工關懷和溫暖,提高職工的自主保安意識,使安全生產得到思想保證,真正落實“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
總之,新時期加強煤礦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是凝聚干部職工力量和智慧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還對于提升職工綜合素質、創建文明單位有著尤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加強煤礦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準確把握行業特性,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不斷研究總結經驗,及時解決各種問題,才能有效推動煤礦企業健康發展,才能大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1]孟雪.如何加強煤炭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J].共產黨員:河北,2016(3).
[2]焦義.淺議煤炭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2).
[3]高平華.淺談如何做好煤礦企業精神文明創建工作[J].魅力中國,2014(24).
D64;F
A
1006-0049-(2017)22-01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