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福盛 段立永
淺析健身氣功對心血管的影響
苗福盛 段立永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00
近年隨著中國經濟的日漸崛起,與之相匹配的中國養生文化隨之而不斷擴大。健身氣功屬于中國傳統養生功法,與中醫養生又密切結合,二者在發展的過程中相互融合,使人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心血管是人體重要的系統,大量研究表明健身氣功屬于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項目,長期練習對心血管系統功能有顯著改善。
健身氣功;心血管;影響
(一)氣功
“氣功”一詞最早出自于晉朝的文獻中,我國古代將氣功叫做導引,有人把導引這兩個字解釋為“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意思是說通過氣功鍛煉使氣息平緩,肢體柔軟。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氣功覺得很神秘帶有迷信氣息。根據《中醫氣功學》的說法,氣功是調身、息、心的,只有在“三調”達到和諧統一境界時,習練才能達到身心合一。氣功作為流傳千年的健身功法,對于人們的健身有著非常神奇的健身功效。
(二)健身氣功
健身氣功是以身體形態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在傳統氣功的基礎上,融入傳統中醫醫學理論,加之中國古代哲學,并蘊含儒、佛、道等各家修身養性、追求文化理念。它既強調人體自身的平衡與和諧,又強調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它保留了體育的基本健身形式,又結合氣功的練習方式,改變體育運動中三調分離的身心狀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運動形式。
(一)對心臟的影響
1.心臟形態結構的變化
運動可以引起心臟形態的改變,但性質不同的運動引起心臟形態改變存在差異。眾所周知,長期力量爆發性運動易引起心臟向心性肥大,耐力或者有氧運動易造成離心性肥大。健身氣功屬低強度有氧運動,對心臟引起的肥大主要以離心性肥大為主。這種心臟肥大主要是心腔的擴大,便于回心血量增加,在心腔擴大的同時,伴有輕微的心室壁肥厚。從微觀來看,健身氣功可增加心肌毛細血管的密度和擴大冠狀動脈及其側肢腔徑,引起心肌細胞體積增大,心肌纖維直徑增寬。這種變化可以更好地在健身氣功練習中利于氣血運行。
2.心率的變化
健身氣功依靠中醫經絡學說為基礎,運行渾身氣血,聯通臟腑肢節,交流上下內外通路。張慶武等通過對安徽中醫藥學院部分學生進行健身氣功˙五禽戲實驗得出結論,健身氣功五禽戲可以使女生晨脈具有顯著性差異,男生差異性不明顯,男、女生心率改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得出通過一段時間健身氣功的練習,可使心率明顯降低。此時心臟表現為安靜時心率減慢,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臟功能改善。
3.每搏輸出量的變化
健身氣功表現出了運動與養生結合的精神,具有增強體魄、延年益壽的作用,提倡預防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為體育醫療發展奠定敦厚的基礎,為我國傳統文化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通過習練健身氣功可有效提升每搏輸出量,有學者做過實驗,健身氣功能使每搏輸出量增大,加速血液循環,使心肌收縮力增強,提高有氧工作能力。堅持練習可使機體利用氧能力提高、心儲備增加,從而使心臟表現良好的泵血能力。胡曉飛等的研究得出,進行導引養生功練習,安靜時心室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大。
(二)對血液的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血液出現濃、粘、聚等現象,在醫學上被稱作高粘滯血癥。它可使血液流動與血管發生異變,并且影響人體組織器官功能,因此健身氣功近年來對人體血液影響的研究在運動醫學方面逐漸得到大家重視。
1.血液粘稠度的變化
血液是人體重要的一種組織,流動于心臟與血管之間,遍布人體全身,而且為人體的各種器官提供營養與帶走廢泄物。血液粘稠度直接影響著血液的流動性以及攜帶物質的能力,運動對于血液粘稠度有降低作用,且健身氣功又屬于有氧運動在加速人體氣血運動的過程中有利于血液粘稠降低。胡祖文等對多名冠心病患者進行氣功鍛煉實驗得出,氣功鍛煉能降低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縮短紅細胞和血小板電泳時間。
2.血液流變性的變化
對于血液流變性研究各專家都沒有停止過前進,王維群將多名長期有氧運動人群進行分組并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發現各項指標均優于安靜對照組。健身氣功在各類健身運動中其運動強度與呼吸方式符合各年齡層群眾進行長時間練習,對血液流變性有很大改變,有利于運動性疲勞、運動性貧血和運動能力降低的改善。
3.血脂的變化
血脂是廣泛存在于人體血漿中脂肪的總稱,是細胞基礎代謝物質。其中膽固醇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轉運,也不能直接進入組織細胞中,絕大多數進入肝臟被代謝。周小青在其畢業論文中介紹,通過健身氣功·八段錦對老年人的血脂實驗,習練健身氣功可以降低中年及老年組的血脂,使血清中的TC、LDL有所下降。
(三)對血管的影響
血管是人體血液運輸的重要管道,它聯通人體各大器官,遍布全身,血液才可流變全身。血液的流動靠心臟的泵血以及血液對血管擠壓產生血壓,推動血液前進。血管的韌性以及血管壁的厚度都是影響血液流動因素。
1.血壓的變化
有學者研究表明健身氣功˙五禽戲練習者經過練習后,上肢收縮壓低于練習前,且有顯著性差異,上肢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較練習前雖無顯著性差,但有所降低。平均動脈壓與鍛煉前相比較降低,右上肢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與鍛煉前相比較也降低。下肢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平均動脈壓均有降低尤其以右下肢變化最為明顯。這表明健身氣功對于人體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有所改變。
2.動、靜脈的變化健身氣功在練習過程中要求氣息變化緩慢而細長,并且國家推行的九種健身氣功都屬于低強度有氧運動,配合柔和的音樂,在練習過程中身心放松,注重意念聯系呼吸的練習。氣血在人體血管內運行時由于有較多氧氣參與,對于動、靜脈血管壁的擠壓相對較小,但是在練習過程中氣血運行是加速的,因此在橫向方面可增加血管壁韌性與彈性。對于老年人而言,長期練習可有利改善因年老而導致氣血衰竭而引起的血管粘連。
3.微循環的變化
體育運動項目不僅能對人體肢體進行鍛煉,還能使人們在運動過程中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練習健身氣功要求形神相合、氣寓其中,則可以明顯提高練習者的注意力,并有效的建立神經系統與動作的和諧統一,有利于練習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高雅氣質。氣血的運動在微循環過程中,更加方便。動靜脈之間的微循環,由于血液中有較多的氧氣含量在微循環過程中,氣體的通過要明顯優先于血液,在有氣血參與的微循環其動靜脈血液的交換也更加方便。
[1]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健身氣功·八段錦[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3-13.
[2]張慶武,尹維增.健身氣功·五禽戲對大學生心血管系統機能影響的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3):451-453.
[3]胡曉飛,練碧貞,羅躍進.中老年婦女練習導引保健功二個月后血脂和心功能水平變化的研究[J].北京體育人學學報,1998,21(3):38.
[4]胡祖文,熊華峰,龍怡道,等.氣功對冠心病人血液流變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86,5(2):11.
[5]王維群.鍛煉對老年人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6,15(2):154.
[6]翟德平,邱春.淺談長跑運動對中老年婦女的形態與血液流變學等指標的影響[J].體育學刊,1999(6):48-50.
[7]周小青.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及血脂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03.
[8]曾云貴,周小青,王安利,等.健身氣功˙八段錦鍛煉對中老年人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9):1207-1209.
[9]劉俊榮,朱麗光,李俊杰.“八段錦”對不同血脂水平人群HDL和LDL水平的影響[J].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5(03):121-122.
[10]田山.微循環作用于運動性疲勞恢復探討[J].科教文體,2006,04:199-200.
[11]楊毅.論中國健身氣功的養生價值及時代要求[J].搏擊˙武術科學,1010,7(7):80-81.
[12]盧紅梅.五禽戲、八段錦健身效果的實驗對比[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5):134-136.
[13]王海濱,孫海濤.不同運動方式對人體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7(01):88-90.
[14]趙謙,王安利.不同運動項目對體育大學學生某些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23(1):45-50.
G
A
1006-0049-(2017)22-0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