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迪
從心理學視角淺析影視與個人發展的聯系
王一迪*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知識全球化的普及,在中國有一個正處于發展中的行業——心理學。它占據了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無時無刻不在填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心理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篇論文從大家所感興趣的影視方面著手,研究影視對于個體發展所起到的作用。通過對文獻及社會事件的了解,發現了影視對于個體的發展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
心理學;影視;個體發展
在媒體盛行的今日,我們每一個現代人多多少少都會看一些影視作品,但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些影視作品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甚至可以說,這些影視作品會對個體發展產生哪些作用。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思維意識的提高,人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們對于影視劇的觀看也隨著網絡媒體等的高速發展而不再拘泥于電視和電影院所上映的影視劇,因此以影視劇為消遣方式也逐漸成為城市的主流之一。網絡資源所涉及的影視劇類型范圍廣,更加全面,使得人們對影視劇的選擇也趨于多樣化與個性化,影視劇滲透進了日常生活中,也對我們的日常行為有著隱藏的影響。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以觀看影視劇的方式作為娛樂活動的首選,網絡資源越來越多,更多的人在網上尋找著自己想觀看的不同類型的影視劇。這篇論文的設計價值在于通過分析,解析影視劇對個體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希望通過這篇論文讓大家更多的去關注心理學這個領域并能適當的了解心理學。畢竟,心理對一個人的成長生活都起著很大的作用,然而大家對于它卻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從貼近人們生活的影視劇入手,是想讓大家帶著興趣帶著感情的接觸這個領域。也希望能使社會大眾對于觀看影視劇的選擇有一個更明確的標準。
電影是現代人們生活中作為消遣時間的一種娛樂,我們這一代人更是將看電影作為興趣愛好來發展。那么,我們可以從電影中獲得什么呢?那么電影和心理學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這個問題并不難,大家聯想一下自己從小到大看過的影視劇,里面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人物,為什么喜歡他,有沒有因為喜歡他而可以模仿;或者有沒有因為身邊的人贊揚某個人物而以其為榜樣拼命追趕;又或者有沒有因為看過的影視劇而做過什么蠢事?從以上的內容看來,電影是可以與心理學緊密關聯起來的。
如果說看電影的行為是我們某一類型的心理活動,那么拍攝影視作品則是利用了某些心理特性,因此影視行業自然和心理學脫不了干系。那么我們所熟悉的電影便成為素材與靈感供心理學研究者使用。電影,和所有的藝術形式一樣,利用人的感知覺進行創作,進而向受眾者們傳達信息。我們可以用電影文化的視角將心理學領域的基本知識通俗化,從而讓更多的人能夠對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影視劇選擇了一個我們所熟知的渠道讓我們認識了解接觸心理學,最終目的還是幫助人們更好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生活中會受影視作品影響的大多為未成年人,影視作品對未成年人的心理成熟及個體發展都會起到一些隱形的作用。影視文化不僅可以使青少年感知社會角色,還可以為觀看者提供間接的人生體驗。在實際日常中,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是有限的,所能體驗與嘗試的人生也是趨于穩定的,而影視作品可以通過觀賞作品進而產生代入感,我們會產生認同心理并會發生一定程度上的移情,將自己投射在劇中的人物上,使我們間接的體驗到了未能有的人生體驗。而在作品中,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可能會成為青少年的模仿對象,通過榜樣形象,青少年會給自己定位,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什么樣子的人。內心深處的困惑緣于心中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謂“自我同一性”。此時,他們開始思索自我的意義,他們急需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生生的形象作為自我的代表。
我以自己所熟知的一些影視作品來舉例。還記得之前風靡一時的《流星花園》,其中的F4可謂是大多小男生女生追捧的對象,曾有新聞,西安某中學一個學生模仿劇中人物,建立小團體,欺壓同學、頂撞師長、違規作亂,嚴重擾亂校園秩序,橫行校園內外;還有新聞報道過,2003年8月4日江蘇阜寧縣一名初中二年級學生,因長期迷戀武打類的影視劇,導致其最后模仿劇中情節持刀入室搶劫。剛剛說的是影視劇給個體的發展帶來的消極負面的影響,然而影視作品也是有雙面性的,它也會給個體的發展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仔細觀察我們身邊,你也會發現一些受影視影響的人。比如,少年時期喜歡觀看暴力影視作品的人多多少少會崇尚暴力或有輕微的暴力傾向;少年時期喜歡看紙醉金迷類影視劇的人可能會有不同于同齡人的價值觀和對金錢的向往;少年時期喜歡看軍旅警匪一類影視劇的人可能會有軍人情結,長大也多向往類似工作,有著英雄情結。有的時候不光是對一個人的影響,可能是對一部分地區人的影響。例如,在國內所熱播的抗戰類的影視劇,對于我們這些年輕人來說,使我們時刻記得要愛護國家,團結他人等,使我們的人格像這更優秀的方向發展;再或者,對于一些經歷過天災人禍的人來說,一些治愈性的影視作品可以幫助他們走出悲痛,重新振作,鼓舞了他們,給了他們繼續好好生活的動力與希望。
審視當下,影視行業對社會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其中青少年所受的影響尤為明顯。我們可以在影視作品中加入責任、奉獻、人性中的美等內容,通過這些正面內容的傳播,對青少年的人格發展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在生活中就應該去靈活運用這些我們所了解的知識,將其活學活用,讓它發揮應有的價值。
[1]袁小莎.《《花樣年華》到《2046》》的電影本體心理學解析.影視傳媒,大眾文藝,第199頁.
[2]王婧如.影視文化對青少年“三觀”教育的影響研究.貴州師范大學,2014-5-27.
王一迪(1994-),女,山東濟南人,沈陽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專業。
J
A
1006-0049-(2017)22-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