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娟
延安大學政法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
白娟娟*
延安大學政法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黨員干部的道德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思想根基,關系到黨的內在涵養和外在形象,是我們黨引領社會風尚的題中應有之義。新時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具有內在一致性和迫切性,我們必須結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從為人民服務、道德意識建設、道德規范建設、道德行為建設這四個方面全面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歷經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博大而精深,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源泉,是同黨的德建設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也是黨員干部加強道德建設無法割裂的根基。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明確指出:“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新形勢下,探本溯源,及時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精神之鈣、思想之魂,對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具有重大的涵養作用。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所以會歷久彌新、歷久彌堅,是因為她歷經千年的大浪淘沙,千錘百煉,不斷舍棄陳腐的東西,不斷弘揚傳統美德,不斷更迭著傳承人。當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同違背“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禮”等陋習做堅決地斗爭;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播優秀的傳統美德;就是善于尋覓理想意志堅定的傳統美德的傳承人。黨員干部道德建設是黨的思想建設的延展部分,是對黨的思想建設的有益補充,是從道德領域打造新時期黨的思想戰線鋼槍戰士的嶄新路徑。因此,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的目的上而言,具有內在一致性。
(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迫切性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既是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新時期我們黨順利推進各項工作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首次指出:“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①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弘揚傳統美德是樹立“四個自信”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重要基礎,因此,必須加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二)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的迫切性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建設,并逐步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常態化”機制,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是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保持和發展黨員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們黨反腐倡廉機制趨于不斷完善,但是腐敗手法也在不斷更換花樣。治理腐敗問題外靠黨紀法規,內靠思想教育,因此,必須把加強黨員干部的道德建設問題提高到新的高度來認識,以黨的思想道德建設為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一)“為人民服務”是黨員干部道德建設的核心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集中體現在“仁、義、禮、智、信”五個方面。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個角度出發,對于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可以集中地概括為“為人民服務”。共產主義理想作為一種社會理想,黨員干部在堅定這一理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道德理想,因此,離開社會理想談個人道德理想是不切實際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黨員干部道德建設的最佳結合點,也是黨員干部實現自我道德理想的有效途徑。
(二)道德意識建設是黨員干部道德建設的重點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道德、重視操守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許多傳統美德,這些精神和操守已經深深根植于我們民族血液之中,但是,當下社會道德意識明顯淡化,集中表現在一些思想意志不堅定的黨員干部身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談到道德對于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時強調指出:“人而無德,行之不遠。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修養,即使有豐富的知識、高深的學問,也難成大器。”②黨員干部道德意識建設不僅是其個人完善的需要,更是黨和國家以及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切智慧的來源都應該探本溯源,加強黨員干部道德意識建設,應該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這樣做,才能深入挖掘根植于我們血液中的優秀因子。
(三)道德規范建設是黨員干部道德建設的路徑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及其道德規范在某種情形下具有一致性,不一致的地方在于踐行優秀道德的行為主體是以怎樣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新的發展時期,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從價值認同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準則。道德建設一是要靠規范,二是要靠自覺。新時期,加強黨員干部道德規范建設,在汲取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道德原則,以“為民、務實、清廉”為要求,以“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③為標準,將黨員干部隊伍打造成為以“忠誠、為民、清廉、勤政、務實、守法、民主、團結、創新、擔當、公正、誠信”④為道德規范的生力軍。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和物質社會的迅猛發展,社會道德尤其是黨員干部的道德卻江河日下,在這樣的情形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從理論上,通過深化為人民服務思想,推進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道德行為建設這四個方面來加強黨員干部道德建設,存在一定的相對性。但在實踐中,不能把這四個方面割裂獨立起來,四者各有側重,相互依存、互為前提而存在,是統一的整體,只有將四者共同融入于道德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才能真正地獲取實踐的效果。
[注釋]
①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網,2016-5-17.
②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64.
③本書編寫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法律出版社,2014,1:1.
④紀光欣,劉小利.政黨建設與道德要求——領導干部道德規范體系的構建.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5(2):174-180.
白娟娟,延安大學政法學院,2015級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碩士研究生。
D
A
1006-0049-(2017)20-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