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宏宇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數字化教學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
葛宏宇*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從人類的發展史上來看,人類經歷了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如今更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時代。在教育行業,互聯網的應用更是風生水起,數字化的教育環境給學生帶來更多空間與機會的同時,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本文首先分析數字化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教學模式改變的必然性,最后闡述了數字化教學環境下如何構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
數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構建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網絡技術滲透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在這類技術的影響下,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如今的數字化教學環境與以往傳統的教學環境不同的是,這種教學環境利用多媒體以及各類網絡技術,從而使教學內容的教授以及學校的管理模式實現網絡化,從而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有利的條件。同時數字化教學環境的營造使得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面臨著改革的趨勢,教育者應探索出更加實用的、高效的教學模式以適應如此飛速發展的數字化環境的同時,也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知識廣為學生所接受。
(一)受教育者思維的局限性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教育者們形成了單一的思維定式,對知識的研究也局限于自己的思維定式。即使在當今教學環境實現網絡化,這些教育者們還是習慣于用自己傳統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忽視了數字化環境下需要的是人們開放性的思維。面對網絡環境下鋪天蓋地的相關知識,這無疑對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知識接受能力與篩選技巧都是巨大的挑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們應該發散思維,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網絡化的大背景下真正獲取到有效的知識,最終達到對知識的有效傳播。
(二)教育內容的不完善性
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下,教學內容的選取變得尤為重要。教育工作者們應該在保持傳統教學內容不改變的基礎之上,選擇一些與時俱進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內容,使得學生時時刻刻的了解相關政治知識。學習內容的豐富性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者在選取教學內容的時候應充分做好學生興趣的研究工作,了解到他們感興趣的方面,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有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者忽視了政治知識的灌輸,而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性質來說無疑是片面的。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首要條件就是教育內容選取的恰當,對全方位的培養人才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教育模式改變的必然性
數字化的教學環境改變了思想政治課上傳統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由教師主動教授和學生被動接受改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模式。過去教師占有絕對領導的地位,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在課后并沒有多余的渠道獲取知識,從而導致他們的思維能力受到限制。除此之外,數字化教學環境改變了過往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來臨之前,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知識型人才,對人的其他能力要求相對較低。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時代的來臨,人們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取知識。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使人們的學習方式以及思維模式發生改變,人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而具有很強的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力的人才被大量需求,教育目標也因此而發生改變,在此基礎上,真正的人才還應該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創造,形成對社會更加有益的力量輸出,如此循環。因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的選擇。
(二)教學模式改變的潛在性
數字化教學環境的實現使得學生獲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知識的范圍擴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很容易的獲取知識,并對其儲存、處理和分享。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狀況而選擇學習時間以及學習內容。除此之外,由于每個學習者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導致每個人必須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有的人喜歡統一記憶一些概念性的知識,而有的人則認為這樣的記憶太過呆板而選擇在玩兒中學習,從而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數字化的教育環境恰恰為學習者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使得學習者不必整天面對單一的書本,他們可以通過播放各種音頻,圖畫的形式獲取知識,并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網絡可以虛擬各種學習場景,使學習者可以身在其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能夠對知識加深記憶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記錄自己的各項學習狀況,如學習時間、進度、錯題等等,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了解自身情況,了解自身的短板而對其及時加以改正。
(一)教學模式的構建原則
1.教育的民主化原則
隨著教學環境的數字化,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教育者以及課本。網絡的開放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而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掌握網絡新技術的能力很強,速度很快。不可否認學生獲取某些新信息的速度甚至比教育者還迅速。因此,學生不應只是單一的被動的接受知識,如今在數字化的環境下,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學習知識。因此,教師也應該轉變角色,不再是課堂的控制者,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實現自主學習,實現教育的民主化。
2.教育者的引導作用原則
在網絡的大環境下,各種知識鋪天蓋地,其中有對學生發展有利的知識,也有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知識。而學生對有益知識的辨別能力較弱,這時就要求教育者發揮其引導的作用,為學生篩選出利于他們發展的知識,方便學生們的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者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單一的向學生灌輸某種知識,告訴學生應該如何思考,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學生不可能形成獨立的思想,成為教育者思想的復制者。因此,教育者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注入新鮮的力量。
3.教育內容的網絡化原則
由于教學環境的改變,知識的獲取渠道實現了網絡化,因此,教育者應該積極掌握各種網絡技術,具備從網絡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發布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教育者才能掌握最前沿的教育內容。才不會出現與學生的知識更新速度不同步的現象??v觀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無非是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傳播信息,發布信息的過程。因此,教育者必須熟練的掌握各種網絡技術,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更快更高效的發展。
(二)教學模式的構建方式
1.加強互動交流的方式
網絡環境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交流是平等的,相互的。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者不再是信息傳播的權威者而是和受教育者處于平等的地位,如果受教育者對教育者所發布的信息存在質疑,就可以通過網絡的交流平臺而提出自己的意見,二者通過信息交流相互學習。除此之外,這種交流方式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上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為中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網絡上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交流,不以時間和空間為限制,大大拉進了他們之間的距離,為實現更好的學習效果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鼓勵自我教育的方式
在信息網絡化的環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逐漸占主導地位。由于學生掌握網絡技術以及獲取信息速度極其迅速,他們在網絡的海洋中如魚得水。因此教育者也應該改變傳統的灌輸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教授學生們辨別有效信息的方法,培養他們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受教育者還會形成在不利信息的誘導下,沖破束縛,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這樣才真正實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模式。
3.優化網絡環境的方式
受教育者們在網絡上接受新知識,這就要求教育者把重點放在優化網絡環境上,良好的網絡環境可以讓學生更迅速的獲取到有效的知識,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育者應該致力于網絡環境的管理與建設,營造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信息的發布不僅僅是單一形式的呈現,教育者應該實現信息多角度多層次的呈現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知識更為廣大學生所理解和學習,才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網絡環境下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必然引起教育模式的變革,在數字化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模式無疑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成為過去,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使得教學培養目標發生改變,而教學模式正是追隨著培養目標而改變。在長久以來的學習中教育者應意識到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實現與學生的有效互動。與此同時,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應該不斷在實踐教學中總結經驗,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促進數字化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邁上新臺階。
[1]孫鶴,王業添.試論數字化學習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J].科技資訊,2015,29:247-248.
[2]鄭景云.基于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模式構建探索[J].鄂州大學學報,2014,07:69-70.
葛宏宇(1992-),女,山東昌邑人,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11-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