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玨
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常州 213000
深學篤行求實效 俯身實干促發展
——淺談如何做好高職校校辦工作
丁 玨
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常州 213000
我們知道,校辦工作是高職院校的綜合管理部門,通過校辦可以完成信息處理、各部門間的協調及管理工作。那么,作為學校的重要管理部門,一方面對學校各領導發揮著向導作用,同時又要廣泛服務于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承擔著重要責任。因此,校辦的組織協調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要怎樣才能做好校辦工作呢?本文對此進行分析。
高職院校;校辦工作;實效
眾所周知,校長辦公室是校長實行行政領導、行使管理職權的工作機構。擔負著“參與政務、管理事務、搞好服務”的主要職責;校辦的職能作用能否充分發揮,直接關系到學校能否正常運轉,關系到領導決策能否有效地得以貫徹落實。工作好壞,關鍵在人,作為校辦的一名工作人員,如何做好校辦工作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樹立服務意識:為學校發展服務,為師生員工服務
作為一名校辦工作者首先應當明白,校辦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服務。作為一名干部,首先應當具備服務意識,這種服務不僅僅是指為院校各領導服務,同時應當服務于各個職能部門,服務于全校師生,將服務工作滲透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工作中必須要從統攬全局,協調整體,充分考慮個體出發,無論是涉及到領導、涉及到部門、科室,還是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切實把“服務”二字烙在心中。
(二)深學篤行求實效:加強政治理論、業務能力的學習
由于校辦工作在整個院校工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就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工作人員的政治理論、公文寫作能力以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其中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是前提,只有這兩項做好了,才能保證各項業務的有效實施。因此,校辦工作人員應當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同時,要對學院的發展規劃有充分的了解,明白學校的各項方針和政策,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除此之外,還要掌握學校政策、明確各部門職能、熟悉工作流程、為有效開展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鍛煉職業素養:樹立大局意識,提高人格修養
校辦是對外服務的窗口,代表的是整個學校的形象。因此,校辦工作者應當做到謹言慎行,具有很好的集體觀念,顧全大局。在工作過程中做到嚴于律己,無論何時何地,明白自己所代表的是整個學校的形象,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校辦的積極作用,展示出整個學校的良好形象。
(一)耐心細致,不以事小而不為
辦公室事務錯綜而繁雜,要圍繞“辦文、辦事、辦會”,從小事做起,善于把小事做好做實,確保工作有序進行,做好主任的得力助手。用細功夫抓小事,做稱職的服務者。
(二)有條不紊,不以事雜而亂為
把工作放在全局中謀劃、周密安排,綱舉目張,知書知禮,辦事有方向有條理,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和碎片化時間,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用韌功夫抓雜事,做大家滿意的服務者。
(三)沉著果斷,不以事急而盲為
辦公室是學校對外服務的窗口,要完善各類預案,處理急事和突發性事件沉著應對,與各部門密切溝通、迅速落實、準確反饋。用硬功夫抓急事,做大家放心的服務者。
(四)公道正派,不以事難而怕為
辦公室處于溝通上下、聯系左右、協調各方、服務全校的樞紐位置,在平時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因此校辦工作者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協調水平與能力,充分了解各部門的工作特點、任務、要求以及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在遇到難事要講職責、講品質、講藝術,不怕攬矛盾,創造性貫徹執行。用巧功夫抓難事,做有智慧的服務者。
總之,校辦工作涉及面廣、服務面寬、任務繁重,要使校辦職能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校辦工作者應當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對問題的處理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再遇到類似問題時做到更快更好地解決,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努力把校辦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1]李明.做好高校辦公室的協調工作[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4):116-118.
[2]楊貴榮,歐陽紅姿.論高校辦公室協調工作[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1):87-90.
[3]劉永青.提高認識強化素質打造一流校辦綜合室工作[J].科教文匯,2008(12).
[4]毛勇波,興紅.對校辦工作的幾點認識[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4(5).
[5]楊培飛.我國高校校辦產業的發展方向及思路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4(09).
[6]陳滌平.高校校辦產業發展的產業結構和管理模式[J].唯實,2003(11).
[7]徐書理.促進校辦產業發展的策略[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2).
[8]馬玉清.我國高校校辦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4.
[9]張柱紅,和希順.做好高校辦公室綜合協調工作的思考[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15-117.
G
A
1006-0049-(2017)21-0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