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蓮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礎探究
楊秋蓮*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指導思想,黨和國家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很大進展。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是在歷史文化、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以及現實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具有科學性。文章主要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基礎進行探究,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夠為加深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認識提供一定的幫助。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基礎
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國家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包括經濟建設,軍事建設,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究其原因,既離不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也離不開正確的指導方針。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方針具有科學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現了繼承與創新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法治與德治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思想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因此只有深入的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基礎,才能加強自身的理解,從而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更好的踐行各項指導方針。
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史為鑒,避免同樣錯誤的出現,因此治國理政思想必須立足于歷史。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認為統治者只有愛民,親民,才能受到人民的支持,更好的維護統治地位。以人為本,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在工作開展中從人民的需求出發,走群眾路線,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的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提升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法家認為國家的發展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通過法律能夠規范群眾的行為。因此法家倡導法制,反對人制。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全面依法治國,這是國家治理領域內廣泛而深刻的革命,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因此對于違反國家法律的政府工作人員進行堅決的處理,同時中央出臺了八項規定,對政府人員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加大了對腐敗的打擊力度,對貪污受賄的工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蒼蠅老虎一起打,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受到了人民群眾贊揚。道家的治國思想為:無為而治,要在遵守“道”的基礎上治理國家,其中道指的就是自然規律,即國家活動的開展需要遵守客觀規律,不得違背自然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黨內工作人員學習唯物主義辯證法,從實際情況出發,保證政府行為的合理性。政府工作人員在工作開展中不能大包大攬,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才能充分的發揮市場看不見手的作用,這樣才能使生產者以及經營者根據供需關系進行調整。同時減少政府看得見手的作用,政府需要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包括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等,這是無為而治的重要體現。
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世界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越來越頻繁,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不斷的弘揚國家自身的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更好的實現國家的發展。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豐富,涵蓋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人民群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不僅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使更多的群眾了解傳統文化,而且對于群眾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建立了一個良好的社會道德評價標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群眾的行為,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立。正是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上,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國家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在國際上樹立了一個負責任良好大國的形象。但是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的初期階段,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習近平總書記從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加快發展的措施,對于國家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會議中反復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改革開放的事業離不開人民的支持和參與。因此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尊重和保護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推進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從而實現人民群眾的自身價值。
唯物主義基礎還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充分利用社會矛盾分析法。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加快經濟發展是國家發展的目標,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發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矛盾,只有采用矛盾分析法,正確的認識這些矛盾,才能針對具體的矛盾提出合理化的解決方案。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因此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使之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不僅如此需要對上層建筑進行完善,加快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
政府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明確自身的定位,改善政府的管理結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完善政府治理結構,采用多元化的治理結構,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參與到國家的治理中,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治國理政的思想需要遵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現階段我國的實際國情提出的,因此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政府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時刻做到從人民的需求出發,為人民服務。馬克思認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脫離了社會關系,對于人的認識勢必會出現誤差。勞動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方式,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剝削勞動人員的情況,勢必會受到人民的反抗。而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就是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雖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城鄉差距在不斷的擴大,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因此近些年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政策,提出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以及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現代化農業,確保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任何思想的提出都需要從實際國情出發,這樣才能保證指導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國的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升,但是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付出了一些代價,環境污染以及資源浪費情況越來越嚴重,近些年來,霧霾天氣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到工業生產以及居民生活。因此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對環境的保護。
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思想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中認為生態環境也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力,國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環境以及資源的支持和幫助,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不能以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生態文明思想中倡導綠色消費以及生態價值觀。綠色消費指的是群眾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購買商品時選擇綠色無公害的商品。倡導綠色消費需要環保部門的努力,環保部門在開展工作時需要加強綠色消費的宣傳,提升人民群眾的認識水平,改變人民群眾的消費觀念。生態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理論價值方面以及實踐價值兩個方面,在理論價值方面,生態文明思想的提出豐富了黨的執政理念,是對黨的執政理念的完善和補充。在實踐價值方面,生態文明思想的提出能夠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同發展,實現國家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提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治國理政思想的提出為國家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基礎包括歷史文化基礎、唯物主義基礎、哲學思想基礎以及現實基礎,正是在這些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科學性的治國理政思想,為國家各項活動的進行指明了方向,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韓慶祥.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基礎[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02:5-9.
[2]郭建寧.從多維視角看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哲學基礎、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J].黨建,2016,05:32-34.
[3]張希中.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形成的歷史文化基礎[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6,1807:10-13.
[4]任福全,薄利惠,白曉帥.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哲學基礎探索[J].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02:22-24.
[5]辛向陽.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4:4-9.
D
A
1006-0049-(2017)21-0168-02
楊秋蓮(1977-),女,陜西富平人,碩士研究生,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思政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