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儀隴縣三蛟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四川 儀隴 637605
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對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的重要意義
劉 靜
儀隴縣三蛟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四川 儀隴 637605
當前,中國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田地荒蕪,人氣不旺,老無所依,幼無所扶,精神生活蒼白。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已迫在眉睫。只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才能更好地恢復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才能真實地縮短城鄉差距;只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才能切實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進度。
鄉村文化;幸福美麗新村;建設
當前,我們常聽這么一句“回不去的農村”。乍一聽,只是個笑話,仔細想想,卻又多么心酸。曾經的樂園,只留在記憶當中,眼前的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導致農村田地荒蕪,人氣凋敝,老無所養,幼無所扶,農村生活一片凋敝,農村的基礎設施落后,凈勝文化生活條件有限,導致農村人的精神生活極度蒼白,加上因為沒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文化活動的引導,導致精神文化流失,惡習文化蔓延。傳統的民間藝術諸如民歌、民間故事、民間曲藝逐漸從鄉村消失,乃至絕跡,可以說鄉村文化交流已經基本讓位于以金錢為中心的“尚物”文化。鄉村社會的獨特性已經或者正在消失殆盡,基本淪為城市文明的附庸,原來的鄉村文化秩序正處于土崩瓦解的邊緣。
(一)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沖突
隨著全球化的縱深發展,人們都能感覺到現在存在著一種文化的全球化現象,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化在全球規模上的普及。因此,富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襲,城市文化或主流文化正以其絕對優勢影響著農村文化。
(二)人口流動對農村文化的負面影響
城鄉間的人口流動在打破農村文化的封閉、僵化狀態的同時,也給農村文化發展帶來了不利因素。比如都市文化的沖擊從客觀上加劇了傳統文化的衰落、外來文化的良莠不齊導致了農村文化市場的混亂。
(三)信息技術對農村文化的負面影響
在現代科學技術背景下,信息技術在農村也迅速普及。在非領土擴張化文化體驗中,特別是全球化的傳媒與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統計,農村廣播和電視的覆蓋率接近百分百,電腦普及率達40﹪,上網率平均達到10﹪,手機普及率達到95﹪,同時兼有其他家庭可視設備。農民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表面上增多了,但由于農村人員對信息的甄別能力不強,因此,一些文化糟粕反而占據了主導地位。
(一)基于上述背景和挑戰,我們說文化建設是當前幸福美麗新村建設中的戰略任務。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現代化進程滲透到中國村莊的角角落落,改變著農村的方方面面。加上轉型時期現代價值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必然造成農村的一些優良的鄉風民俗在逐漸弱化或沒落,而新的、先進的社會價值觀和與之相對應的社會規范體系還未形成,農民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文化層面上,就會出現諸如信仰危機、公德缺失、價值觀念差異、是非觀念模糊等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提高農民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才能保證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有利于增強干群關系。在農村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村文化活動,在一種程度上加強了黨群和干群之間的關系,通過文化活動和工作的結合,政府的號召力和辦事成效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很多涉及到群眾利益點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促進了農村的和諧發展。
(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符合中央提出的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要求。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業大國和文化大國,農業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比如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些民間故事、歌謠、諺語、俗語中,其很大一部分都是農民群眾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勞動中對形成與凝結的。在這些說唱歌謠中,不僅反映了民間的生活風情,同時也是農民群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真實反映。而在農民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可以賦予這些民間故事、歌謠新的內涵并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出來,這對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具有重大而現實的意義。
(四)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對構筑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文化生活使農村中的很多群眾都以此為載體聚集在了一起,在這個環境背景下,大家的交流度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人際關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融洽,以此就使大家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與這個環境下得到了有效的化解,不僅鞏固和發展了農村和諧穩定的發展局面,同時還有效的促進了農村村風和民風的好轉。加大農村文化發展力度,才能真正符合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要求,才能真正實現城鄉共建和諧社會。
總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離不開鄉村文化建設,只有切實推進鄉村文化建設,才能完成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要求。
F
A
1006-0049-(2017)21-0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