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瑋 陳雪嬌
贛南醫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兩學一做”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品牌創建的探討*
羅 瑋 陳雪嬌
贛南醫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目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開展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平臺,通過深入學習“兩學一做”,結合高校實際創新學生黨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模式,積極探索高校學生黨建品牌創建的實踐路徑,培養合格大學生黨員,對黨的事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兩學一做;高校學生黨建;品牌創建
自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部署的重點工作。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開展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平臺。在新形勢下,以“兩學一做”為契機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全面細致的教育,有利于幫助他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廣大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論修養,做合格黨員,做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兩學一做”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現實意義
在CNKI數據庫中以“兩學一做”為主題詞檢索發現,截至目前發表在期刊、報紙上的相關文獻共有一萬余篇,發表作者大都來自各政府行政事業單位的同志以及報刊雜志評論員等,而同時以“兩學一做”和“高校”為主題詞,僅查到相關文獻六百余篇。可以看出“兩學一做”已經成為各領域黨建工作的重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研究的深入性還不夠,缺乏特色與創新性;而高校系統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研究開展還較為緩慢,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拓展。黨中央指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后,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又一項重大部署,是一項長期性的黨建工作。高校作為教書育人的神圣之地,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研究的重要機構,學生黨支部是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是黨與廣大學生黨員相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做好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加強對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創新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兩學一做”的根本特性
全面性。“開展‘兩學一做’,要旨就在于‘全面’二字。”[1]高校開展“兩學一做”,即使黨員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延伸的過程,尤其是涵蓋了廣大的基層黨組織,因此,最重要的特性在“全面”。另外,分析“兩學一做”主要的學習內容為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這不僅是教育對象的全面,還包括了學習內容的全面。因此,全面性是“兩學一做”的根本特性。年輕的大學生黨員,尤其應該在“學”字上下功夫,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多學習黨章黨規、學習黨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落實到“兩學一做”學習的教育內容上來,不斷提升理論修養。
創新性。自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和報道中,“創新”一詞出現超過千次,可見其受重視程度。這些論述,涵蓋了創新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人才、文藝、軍事等方面的創新,以及在理論、制度、實踐上如何創新。習近平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后旗幟鮮明的指出:“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所以,我們也應該把“創新”運用到“兩學一做”中去,不斷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結合實際工作和具體問題,推出新措施和新方法。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常常會遇到新的問題,現在高校大學生已經全面進入“95”后時代,他們身上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這需要高校學生黨支部不斷創新教育活動,與時俱進,充分考慮“兩學一做”的具體要求,分析把握對他們進行教育的方法手段,不拘泥于傳統方式,采用大學生黨員喜聞樂見的新方法新手段來開展好“兩學一做”。
實踐性。“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大學生黨員學習的目的就在于“運用”,即實踐,要抓住“做”這個關鍵,讓廣大黨員發揮作用,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這對高校學生黨支部提出的要求是,必須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開展廣泛性、集中性、經常性的教育學習。在組織學生黨員學習的過程中,黨支部要起引領作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同時,又是我黨的優良作風。“兩學一做”主要體現在黨章的精神和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的精神能運用到實際工作學習中來,并要能解決具體的問題。同時,在做合格黨員的實踐過程中,要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務必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科學研究的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注重“分析”,也就是回答“為什么”的過程。而精確把握當前高校學生黨建的現狀,分析原因,便能有針對性的回答如何培養合格大學生黨員的問題。
一是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對高校學生黨建帶來的影響。來自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和深化、世界格局變動和轉型給我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國內社會轉型期,各種思想文化相互碰撞,還有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都在影響著主觀世界尚不夠成熟的大學生黨員。如,少數黨員經不起金錢、權力等各方面的考驗出現的腐敗現象;又如少數教師黨員言必稱西方,不分善惡、大肆鼓吹西方制度優越性等現象,這些均會給大學生帶來負面影響,讓有些大學生黨員在理想信念上出現了困惑迷茫和無所適從的情緒,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程度降低,對社會主義信心不足;或強化了自己要出人頭地,當官發財的思想意識,增加了培養合格黨員的難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2]大學生黨員一旦理想信念缺乏,就會導致很多問題。
二是大學生黨員教育系統化不夠,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部分黨組織對大學生黨員教育普遍存在著重視入黨前培養,忽視入黨后教育的問題。黨組織的創造性不夠,對黨員的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沒有深入下去將學習教育系統化、具體化,支部活動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教育內容缺乏影響力。而且部分黨組織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強,沒有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學生黨員服務意識不強,先鋒模范的作用發揮不夠。“兩學一做”活動要求高校的學生黨員成為“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不僅要“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學生黨支部就要在搭建平臺、系統教育上下功夫。
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為了不斷地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也進行了許多積極的探索,例如,通過創建“品牌”理念,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模式和方法,在各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了黨建工作品牌創建活動。如探索“黨建+項目”的工作模式,基礎醫學院開展“一導雙掛”黨支部掛鉤共建項目的創新平臺;探索“黨建+網絡”的教育手段,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搭建“黨建微口袋”學生黨員全方位學習平臺,探索“黨建+公寓”的服務方式,宿管科搭建“黨員示范寢室”項目的活動平臺,這些品牌項目均體現了全面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等特點,成為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
結合以上具體品牌項目,文章提出以“兩學一做”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的“121”特色品牌創建模式。其中,“1”指圍繞一個目標,即緊緊圍繞“兩學一做”目標,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2”指依托兩個平臺,即新媒體平臺及學生黨員實踐平臺,開展全方位學習實踐,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1”指項目化管理,結合工作實際,凝練出具有鮮明特色的項目并進行規范管理,通過“121”特色品牌創建,讓高校廣大學生黨員自覺踐行“四講四有”要求,不斷提升黨性修養,確保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一)創建高校學生黨建品牌的內涵
1.打造學生黨建特色,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包裝成品牌的形式,可以拓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思路,不斷注入品牌打造的理念、模式和經營手段,探索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提升“學”的實效,增添了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開展的生機、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用改革創新精神來全面提高黨建的科學化水平,使學生黨建工作不斷與時俱進,助推高校黨建水平的提高。
2.創新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模式,增強指導性和引領性。通過采用“121”特色品牌創建模式,發揮載體作用,以品牌的效應不斷加強和提高高校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效果和目的。通過黨建工作品牌凝聚力量,將重點落在“做”上,帶動并引領學生黨員團結奮發,落實先進,實現高校加強內涵建設的目的。
3.提升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影響力,增加知名度。通過“121”特色品牌的打造和推廣以及項目化管理形式,在促進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同時,也通過品牌的引領帶動作用,提升工作亮點,突出工作主題,提高學生黨員的參與度和認可度,進一步增強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二)創建高校學生黨建品牌的實踐路徑
注重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教育的過程性與實效性,彰顯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先進性,保持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生機活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提倡學習的常態化,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目標開展,通過“121”特色品牌創建,牢牢把握“學”與“做”的辯證關系,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到實處。
1.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教育學習模式,把好“學習關”
新形勢下需要不斷豐富學生黨員的教育學習模式。高校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要從豐富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教育學習方式入手,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的主要教育學習方式是“三會一課”,表現在以傳統的教學講授為主,如果能創新學生黨員學習培訓方式,依托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平臺不斷推進黨建信息化建設,不斷延伸學生黨建工作的深度與廣度,創新學習內容推送方式,定期推送學習精神等正能量文章、推送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榜樣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方便高校學生黨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即時了解、關注資訊,做到及時宣傳與傳遞正能量,確保學習教育良好氛圍,增強了學生黨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搭建高校學生黨支部教育實踐平臺,把好“實踐關”
通過搭建高校學生黨建教育實踐平臺來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創建黨建工作實踐品牌,提高學生黨員參與社會實踐的培育力度。例如,筆者高校所在地為贛南地區,是原中央蘇區、紅色革命的搖籃,可利用革命老區的資源開展紅色文化實踐教育,不斷挖掘實踐教育平臺的潛力,學生黨員可深入實地接受現場實踐教育,加強黨性鍛煉,在實踐中受鍛煉、長見識,堅定理想信念,發揮先鋒作用,實現全面發展。又如,開展“黨員示范寢室”項目,把服務群眾的理念落實在宿舍、社區等多個地方,通過一個黨員帶動一個寢室,通過黨員教育帶動寢室文化建設,實現了黨員教育向公寓深入,強調大學生黨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為體現黨員先進性構建了新平臺。
3.探索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機制,把好“質量關”
圍繞黨建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探索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項目。將學生黨支部建在項目上,可以充分發揮黨支部學習的靈活機動、針對性強的作用,有利于黨員及時主動、廣泛深入的開展學習討論,使黨員組織生活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也有利于黨組織及時發現教育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并及時幫助解決問題。通過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分解為具體的項目來實施,實行項目化管理,通過項目化考核指標的制定,激發高校學生黨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促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學”、“做”結合。
[1]學黨章黨規 學系列講話 做合格黨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
*2016年贛南醫學院黨建課題:基于“兩學一做”背景的高校基層黨建“121”特色品牌創建研究(項目編號:GYDJKT.YB-201612);2017年度贛州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基于‘兩學一做’背景的高校基層黨組織特色品牌創建研究”。
D
A
1006-0049-(2017)17-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