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晴 鄭偉旭
河北農業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探析當代大學生廉政教育
李 晴*鄭偉旭*
河北農業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對大學生進行廉政教育是從源頭上拒腐防變,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代大學生普遍廉政意識淡薄,同時,高校關于廉政教育的形式又過于單一,因此本文探析了加強大學生廉政教育的有效途徑,以期推動廉政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大學生;廉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自從2005年廉政教育開始進入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疇以來,至今已有十二年之久。在開展廉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關于廉政教育的教學內容往往在課堂上一帶而過,同時也少有舉辦相關的具有針對性的校園活動。我們必須對此引起高度警覺,只有大學生的廉政意識建立了,廉政信念堅定了,我國反腐的長效機制才有可能實現。在中共十八大之后反腐敗工作的高壓態勢下,全國省部級以上的高級領導干部已經有超過五十人被查處,這是自改革開放之后反腐力度最強的幾年。大學生是未來推動國家進步的儲備力量,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將來會進入國家人事行政體制,為人民服務。所以對大學生進行廉政教育具有戰略意義。
(一)大學生廉政教育是大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
大學生處在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在定型,在此階段內受到的思想影響,將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當代大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極強,但是辨別能力卻是短板,很容易被不良風氣誘導。對大學生進行廉政教育,就是給他們一個正面的引導,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大學生在思想道德建設上不落人后,才能在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真正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正直的人。
(二)大學生是未來國家干部的儲備人才
有權力的地方就有腐敗,反腐事關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是不容小覷的大問題。習總書記強調“蒼蠅老虎一起打”,從十八大到現在已有四年多的時間,從對落馬官員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腐敗分子日益年輕化的這樣一個趨勢,長期以來,我國反腐敗斗爭的重點,關注對象大多集中在處級以上的領導干部身上,這些群體所在部門是腐敗的重災區。現在的數據顯示,35歲以下的干部群體中,職務犯罪頻發。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必須從源頭抓起,培育廉政意識。
(三)加強大學生廉政教育有助于高校廉政建設
首先,高校在整個社會體系中處于一個重要的特殊的地位,肩負著培養人才、探究真理、服務社會的歷史使命。它是大學生在真正步入社會前經歷的最后一個教育階段,除了文化知識,大學生從中接受最多的,是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高校廉政建設作為一種預防性的工作,發揮的是基礎性的作用,是從源頭上根除腐敗思想滋生,能夠促進社會廉政建設。
(一)大學生廉政意識比較淡薄
大學校園是開放的,大學生也已經成長為在一定程度上獨立的社會人,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判斷,而這種判斷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刮進高校的時候,他們就動搖了。由于畢業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他們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也就使得大學生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業上,認為所謂的廉政教育無關緊要。諸如此類對不正之風表現淡漠已經不是奇怪的現象,更有部分大學生已被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侵襲,在競選班委或者入黨等事情上找關系、走后門。
(二)大學生廉政教育形式較為單一
當前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廉政教育還沒有形成系統性,還停留在向學生們播放一些相關的專題教育短片或者請領導開展廉政專題講座的層面,形式較為單一。類似于以上兩種的傳統教育形式缺乏時代感,難以吸引大學生的興趣,更不用說把廉政教育的內容轉化為大學生自身的意識,雖然有的高校在新媒體方面邁出了一步,比如在學校網站上或者校報上發布了關于廉政教育的理論說教,但是點擊率也不是很高。
(三)大學生廉政教育不受高校重視
高校對于廉政教育客體的認知上,還停留在僅以國家干部為主的誤區,殊不知大學生也應該納入廉政教育的人群。有的人以為高校相較于社會而言已經很干凈了,在高校中進行廉政教育沒有多大必要,對其表示不能理解。其實不然,反腐倡廉工作作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離不開每一個環節的支持。教育處在制度與監督之前的第一防線位置,理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為構建完整的反腐體系出一份力,大學生的社會經歷欠缺,反腐意識還未完全形成,急需高校的引導走上正軌。
(一)重點培養大學生廉政意識
大學生群體相比較于已經工作的人群來講,意識形態上具有更大的塑造空間。如果一個人能在大學時代,就建立起完善的廉政意識,那么這種價值觀念將會對他的一生都產生重大影響。大學生廉政教育,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明確職業道德要求,最終引導大學生樹立廉政意識。
(二)努力創新大學生廉政教育形式
首先,各個高校都有開設思政課,諸如誠信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課程,都可以與廉政教育有機結合。同時教師作為傳道授業的解惑者,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廉政教育融入到教學過程。其次,校園活動是開展大學生廉政教育的“第二陣地”。例如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活動能讓大學生參與其中,高校的校報、廣播臺也可以發揮能量。反面的典型案例也應在網絡平臺上適當播放,以對大學生和社會起到警示作用。
(三)著力開發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對他們的價值觀的形成起到直接的引導作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注意自身的行為規范,抵制社會上的歪風邪氣,給孩子做積極的正面的表率。而對于社會教育來說,一方面可以免費開放與廉政教育相關的展覽館供大學生參觀,從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對網絡信息平臺加強管制,建立廉政教育網站。社會有能力也有義務引導當代大學生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立場。
[1]黃玉梅.高校大學生廉政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1(14):242-243.
[2]劉蘭香,張新穎.高校大學生廉政教育現狀及對策探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03):124-127.
李晴(1993-),女,河北衡水人,河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鄭偉旭(1993-),男,河北保定人,河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G
A
1006-0049-(2017)17-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