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敏
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5
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高慧敏*
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5
一直以來,立德樹人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新時期背景下高校開展一切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導理念。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并進一步深入探討了立德樹人理念下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具體路徑,希望能夠有效提高我國高職院校整體的育人水平。
立德樹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育人路徑;策略探討
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要職責,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滿足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除了要重視學生們的科學文化教育,還應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態,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深刻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宗旨,充分保障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進而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
(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
在當今社會快節奏的背景下,高校文化難免會受到物質化和世俗化的侵蝕,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們的思想價值觀,隨著高等教育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面臨著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激烈沖突,校園中開始出現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思想,不少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大多盲目地跟隨其他人選擇熱門專業,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甚至于在選擇選修科目時,也僅僅是從課程簡單、易通過等角度來考慮。在這樣一種大環境背景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政治、文化、經濟交流也日益頻繁,來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文化思想或多或少地對我國傳統文化造成一定的沖擊。大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想十分活躍,認知能力尚淺,很容易就受到新鮮思潮的吸引,西方國家的一些媒體趁機利用網絡媒介對我國的年輕人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不斷動搖著他們的理想信念,長期下去必然會擾亂大學生的價值觀判斷,阻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高職院校學生在入校時對于未來大多抱有一定的憧憬,然而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許多大學生正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困境,承載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導致其理想信念逐漸被消磨,不少學生開始出現焦慮、憤怒、悲觀等消極思想,這些都嚴重危害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容易引發校園極端事件,不僅不利于學生個體的成長與發展,也對校園環境的和諧穩定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一)努力夯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工作
高職院校應充分貫徹落實教育部門頒布的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礎工作的政策要求,堅持立德樹人的工作理念,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價與監督,同時還應對已有的工作經驗做出總結,深入探索更為高效的培育策略,實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努力夯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工作。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應與其他類型高校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積極借鑒其他高校成功的育人經驗,分別從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方式、推進機制等諸多方面進行創新改革,積極探索科學高效的教育策略,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進而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二)加強學科建設以是實現創新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對技術性和專業性有著較高要求的系統化工作,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環境復雜多變,加上多元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使得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一系列的挑戰。為此,新時期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與時俱進,隨時了解社會發展的最新情況,同時還應不斷強化自身的問題意識,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一方面,要緊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建設,另一方面也要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以實現協同創新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涉及到心理學、管理學、醫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適當地穿插進其他學科的內容,既能有效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顯著提升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應用能力。
為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建設工作的發展,高職院校還應設立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定期組織輔導員以及專職人員參加心理健康教育主題培訓工作,以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構建一支高質量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應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動的支持力度,加快促進理論研究成果到教學實踐的轉變,從而有效拓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內涵。
(三)開展科學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針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應集中力量進行研究,采取科學的措施逐一突破。在此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這門學科的規律性和特殊性,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工作機制,從而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此外,高職院校還應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動,尋找科學高效的教學策略。同時,教育工作者們還應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評價工作,根據學生們反饋的測試結果,分析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積極采取相應的改進手段,從而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應以立德樹人為指導理念,立足于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社會需求,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穩步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創新,做到明確基本前提、把握工作規律、統籌規劃以及逐一突破重點,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不斷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構建一套完善的工作體系,從而有效提升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保障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1]林超融.淺議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4).
[2]常敏,吳佳男.立德樹人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實踐探索[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
[3]朱倩渝,張璇.高校輔導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途徑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4).
高慧敏(1984-),女,漢族,山西朔州人,碩士研究生,包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基礎心理學。
G
A
1006-0049-(2017)17-0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