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選燕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0712
淺談如何實現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
程選燕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0712
隨著當前經濟與文化的交融與傳承,工商企業也在其影響下逐漸壯大,而工商管理人才則是企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將其理解為工商企業中的脊柱,如果脊柱側彎,企業將無法正常運作,所以,在新型企業中,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確實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但目前新型工商管理部門對于人才的培養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因此,本文將從目前人才培養存在的弊病入手,探討一下如何正確有效的培養新型工商人才。
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根據前人記載,所謂的工商企業管理,是指市場經濟中最常見的一種管理專業,英文名稱直譯為Industr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通常稱譯為Business Administration。而工商管理主要研究的是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有經營戰略的制定與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而工商管理這門學科的應用性極強,它主要是依托管理學、經濟學與會計學等理論作為理論基礎,通過一些現代管理方法來進行對企業的經營與開發,保證企業正常運行。
在當今社會的工商管理層面中,幾乎一直起作用的是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而這對于工商管理人才的進步有著很大的阻礙。在傳統培養模式中,由于長期計劃體制的慣性,工商管理層面的培養總是以學校作為主導,教師作為主體。這使得管理人才根本做不到從傳統培養模式向新型培養模式的過度,因此,想要實現該模式的轉換,必須要按照正確且有效的方法進行疏導與指引。
(一)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阻礙
在大多數工商管理專業上,以學校為主、教師為主要掌控課堂的角色而扎根的傳統培養模式中,很多管理人士只是片面的認為只要學好管理層面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些比自己原先進步的思想與覺悟就可以了。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對于現代新型工商管理人才來說簡直是謬論,該思想只能嚴重的阻礙管理人才的思維發展與進步。當今社會,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學校、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要培養方向,帶給學生的是一種惡性循環,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意志去被動接受,幾乎缺乏一種主動創造、創新和創業的激情與沖動。
(二)課程設置、教材編寫的誤區
在工商管理專業的陣地中,學校與教師的指引是必不可少的,而對于安排的課程和教材的設計與編寫更是不可或缺的,所謂的課程和教材本是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基礎,學生們通過了解更多的管理知識能更好的駕馭自身的實踐能力,但是目前來看,一些課程設置仍然枯燥無味,而教材編寫仍沒有一些奪人眼球的啟發性教育的閃光點。所以說,學校在設計教學環節,不可忽視課程設置與教材編寫。
(三)學生不重視實踐環節,教師缺乏實踐教學經歷
通過學校、教師們主動的傳授經驗知識,學生們無疑是相應的獲得了一定的知識儲備,豐富了其自身的知識體系,但是在該過程中,由于各個方面的相互影響,使得學生無法自覺的把知識變為實踐,從而學生并沒有真正的重視實踐環節。而反過來,有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并沒有去更深一步的發展自身,完善自己的知識體庫,而即使專業知識方面占優勢,但是實踐經歷相對匱乏,這樣就自然地造成了教師大頭小身的狀態。所以說,教師和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一)打破傳統培養模式
傳統的培養模式,很大程度上講它對學生們“三創”精神(創新,創業,創造)有著制約的作用,同樣也會造成學生們認識上的誤區。對于該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變學校、教師主導地位成學生為主體地位,通過教師的相關指引與間接指導,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接受知識從而指導實踐,真正的充當知識的主動發現者和積極探索者,能夠更好的運用所學的工商管理知識去大膽嘗試與創新,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與應變能力,最終實現自身價值。
(二)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做體驗式教學方法
雖然說教師在課堂中不能完全作為“獨霸”角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師是學生們的導航,是學生們的指南針,在工商管理專業的課堂上必須要起指導作用,從而做到教學相長,互相促進。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中要講求效率與方法,做到實際與課堂完美結合。
1.案例式教學
作為教師,最有說服力的講解就是舉例。通過王瑞華等人編寫的《工商管理教學案例精選》一書中可以得知,在管理經濟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學、公司治理、財務以及金融等方面充斥著眾多的案例,其中,以諾基亞公司社會化媒體企業級應用的實踐為例。該例子主要講述的是:通過諾基亞在“傳統公關+互聯網”模式的遭遇、對其進行學習和研究、建設與實踐、應用與創新的發掘通過引導學員分析諾基亞公司的社會化媒體企業級應用實踐,它做到的不僅是希望學員了解在未來新的環境下企業如何實現對外溝通與傳播。通過對實際存在的案例式教學進行分析,學生們會很快的適應過程,從而將理論研究注入到實際操作中去。
2.啟發探究式教學
在古代,孔子提倡的是啟發式教學,而現代企業管理中,學生亦是通過主動領悟的途徑來獲得知識,所以說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中,教師起的應該是啟發學生們自己思考的能力,而并非被動接受的能力。更好的做法就是先讓學生們進行交流探討,教師最終提供幫助,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們要更注重實踐的力量。
綜上所述,當今工商管理企業的人才培養仍然處于傳統階段的停滯,缺乏生氣與活力。而如何培養新型工商管理企業人才將會成為我們歷代努力奮斗的目標。
[1]王瑞華.工商管理教學案例精選[M].經歷科學出版社,2015.64.
[2]史蒂文·西爾比格,著,鄭伏虎,譯.MBA十日談[M].中信出版社,2004.96.
[3]祝笑微,吳思斌.工商管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79.
C93-4;G
A
1006-0049-(2017)17-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