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敏
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3
淺談李希貴德育原則
——讀《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高 敏*
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3
李希貴的教育生涯大致可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從教師到校長,到教委主任,再到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每一個階段他都事必躬親,不斷改革教學,提出許多德育原則,他把學生的成長當作快樂,認真而執著地締造著教育傳奇。
素質教育;德育;學生;改革;老師
德育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外部影響,將社會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轉化為學生品德的活動。(《教育學》,2016)德育是近代以來才出現的詞,但是在古代就已經開始實施了,比如察舉制和孝廉制,只是那個時候并不叫德育,德育這個名詞是近年來才以刷屏之勢出現在各種教材中,用于對老師的教學方法加以規范。
李希貴是教育界中一位巨星,他敢于創新,自成一派。品讀他的教育金言,猶如在探索金礦。他以學生成長為樂趣,不斷升華教育理念。在《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中,他提出許多德育原則,對為人師者有很大的借鑒作用,也切實保障了學生利益。
(一)教育生涯第一個驛站——語文教師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全國應試教育盛行,學校過分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初衷。成績成為了唯一的衡量標準,因而學生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毫無課外閱讀積累,尤其是語文,課本知識有限,學生能學到的知識相當匱乏。面對語文教育的窘境,李希貴依據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堅信語文不該是為了考試而學,推行語文教育改革,鼓勵每位同學帶本課外書來教室,建立小型圖書館,提倡每節課課前閱讀十分鐘。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知識面有了明顯提高,眼界也更加開闊。李希貴在作為一個平凡語文老師時,就知道要在語文教學上要不斷改革,但一開始,他并沒有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直到有件事改變了他。
剛當上老師時,班級發生了一次失竊事件。一名女同學的外公從國外給她帶了一款新穎別致的小坤表,引起了很多同學的關注和羨慕。因為那個年代,這種表屬于稀奇玩意兒。但不久后,小坤表不翼而飛了。有幾個同學去找李希貴,說懷疑是同宿舍的葛蘭拿的。于是李希貴帶著同學們一起去宿舍找葛蘭,讓其當場打開箱子,果然發現了丟失的小坤表。李希貴回憶的時候說,當時葛蘭一直哭,什么話也沒說。從那以后,葛蘭再也沒來過學校。
“我想教育出一個誠實的學生,但沒有成功,慢慢地我明白了,教育與警察不同,教育的成功絕不是抓到一個小偷,它還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情感去改變一個孩子的心靈。”這次失敗讓李希貴明白他作為一個老師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從那以后,李希貴的教育方法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二)重要成長期——高密一中校長
做校長時,李希貴說,在老師的心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
1995年秋天,有人找李希貴反映:有兩個男生經常從失修的磚墻縫里偷窺女生廁所。按常理來說,這可以迅速做出處分,但是這個決定對于這兩個孩子來說卻會影響一生,所以李希貴決定先調查,找出原因所在。他說:“直接對他們進行處罰,對學校來說很容易。但對于兩個孩子來說,一旦被扣上流氓的帽子,就將從此被人鄙視。”調查之后,李希貴發現了原因:因為正處于青春期,加上最近迷上了言情小說,所以這兩個男生有了些青春期的躁動,這才做出了這樣的事。查清原因后,李希貴也并沒有直接對這兩名學生進行處罰,相反,他告訴所有知道這件事的人保密,不然他們泄露出去。然后他分別找了這兩名同學的老師和家長,他讓老師多于這位同學談心并鼓勵其參加積極有益的活動,讓家長將言情小說偷偷換成積極健康的名著。一段時間后,這兩名同學的性格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人變得開朗了,成績也提高了不少。
李希貴說,“在教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如果你討厭你的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際上就已經失敗了。”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教育的畢竟大多都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心智都不成熟,我們應該積極幫助他們改正,而不是懲罰。
(三)重要探索期——高密市教委主任
1997年底,李希貴被任命為高密市教委主任,他開始在整個高密推動素質教育。上任后,他決定推行中考教育改革,他提出分數之外,也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要進行評估,推行素質教育。
期間,李希貴分享了這樣一則小故事:“有一位語文成績不好的學生,在一次語文考試中考了59分,老師借給他1分,讓他及格了,但同時提出必須在下一次考試時歸還10倍的分數。從此,這位學生發奮學習,在下一次考試中竟考了87分,按照原先的規定,老師扣掉了10分。這位同學自此也愛上了語文學習。”
后來,李希貴舉行了一次全校大討論,看大家能創造出多少種類似的“借分”方法。李希貴自己在貫徹德育理念的同時,他也把這種方法帶給了其他老師。
(四)重點改革期——濰坊市教育局局長
作為教育局長,讓濰坊市的教師與學生自由地成長,成了李希貴的責任與義務。他提出一系列圍繞素質教育的改革并且在各個學校實行開來。李希貴很多時候遇到問題,都會自己親自去弄清其中的緣由。比如有人找他借一本老教材,他并沒有借給他就結束了,反而在考慮新教材都已經分發使用好久了,為什么還要借老教材,他得親自去調查為什么。
他的目標是將濰坊打造成教育強市,他不遺余力地在開會時一再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讓孩子們都能有自己的愛好和選擇,給他們自主發展的空間,讓孩子能為自己的理想而活。
李希貴的一生都在探尋怎樣教育好學生,怎樣建立好的教育機制。李希貴將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自己前進的最大動力,他希望每一所學校都能讓學生和教師感受到幸福和快樂。因此,他對一所學校好壞的定義很簡單:學生要快樂,教師要幸福,社會要滿意。
高敏(1995-),女,漢族,安徽人,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G
A
1006-0049-(2017)17-02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