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科
(貴州大學音樂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新媒體是基于新技術的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而網絡、數字廣播、手機、觸屏媒體及移動電視等均是當下較為常見的新媒體。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形式單一,重復性較為嚴重,極易讓學生產生大類感,然而,新媒體的形式非常豐富,且擁有較強的互動性,可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互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改革大學聲樂教學,這是一個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與研究的重要課題。
聲樂教學屬于一種實踐教育活動,其主要內容就是聲樂演唱,盡管聲樂教學不同于工科與理科,可是其卻是一門非常有規律的實踐應用學科,應要求學生強化對規律的練習。聲樂教學是大學音樂教育專業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教育部正式推行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音樂課程是圍繞音樂審美體驗而開展的。在開展日常教學時,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保證音樂教學的民族特點及時代感,老師們應嚴格教育部的標準開展教學,強調音樂教學的實踐性,加強對音樂學科綜合性教育,同時還應鼓勵并引導學生自主創造音樂,在開展音樂教學的同時,實現對學生創新實踐精神的培育。
在新媒體背景下革新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除了必須讓學生學會欣賞和歌唱音樂外,還必須依照所需學習的聲樂理論知識,提取聲樂理論知識中的精華來開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學習到科學的聲樂方式。所以,在革新大學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吻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的探尋,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借助新媒體來豐富教學形式,根據新媒體教學的特點,合理地轉變教學理念[1]。應充分整合各種教學方式,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完美整合,以填補傳統聲樂教學模式的缺陷,進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目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傳統“一對一”的聲樂教學模式已逐漸暴露出諸多的缺陷,封閉的教學環境嚴重阻礙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大大制約了學生應對現實問題能力的發展。同時,近些年,隨著藝術類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拓展,傳統教學所采用的器材及場地等資源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大大降低了音樂專業聲樂教學的教學效果。而新媒體擁有豐富的平臺,受眾廣泛,利用新媒體來改革大學聲樂教學,不僅可以有效的豐富聲樂教學模式及內容,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學資源,減少教學資源浪費,而且可以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充分地體現出來,有效的彌補傳統聲樂教學的不足之處。因此,利用新媒體來改革大學聲樂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等院校應加強對傳統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斷地改變聲樂教學觀念,樹立以新媒體為基礎的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提高學生對聲樂學科的認識,增強學生對聲樂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前提,因此,在開展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著重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老師應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及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借助新媒體技術來開展聲樂教學,這樣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果,從而達到培育學生藝術素質及聲樂能力的目的。
譬如,在開展聲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慕課及翻轉課堂等教學形式來進行教學。慕課網上教學模式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網上教學的教學模式較為新穎,而且也吻合新媒體時代的特性,便于開展教學,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地采取解決辦法,可以有效的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能力。而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重新分配課堂教學時間,有效的轉換課堂主動權,讓學生擁有自主分配與規劃學生時間的自主權,此種探索性、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強教學的靈活,讓學生可以更加專注的學習專業知識,更深入的掌握課堂教學知識[2]。
新媒體教學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其將現代聲樂課堂與網絡電子信息技術充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學習聲樂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由于新媒體課堂教學是借助網絡來開展教學的,因此,其可以在聲樂課堂教學中引入各種網絡信息,有效的豐富聲樂課堂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見聞。以往在開展聲樂教學時,因為教學方式及教學資源有限,因此,必定會大大影響學生心理素養、文化素養及音樂素養的提升,限制學生的聲樂表現力及創造力,影響學生潛能的發揮。而利用新媒體來開展聲樂教學,老師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條件及素養開展相應的教學,這樣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潛能,達到培育學生能力的目的。
譬如,在鍛煉學生唱歌發聲技巧的過程中,因為不同學生的噪音狀況及基本素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若想全面提升所有學生的技能必定非常困難。而借助新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老師可以借助網絡及多媒體,實現在特定的時間內對大量教學信息的傳授,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影像中更深入地了解、思考所學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歌唱共鳴腔體的應用、呼吸的調整辦法及教學知識等,這樣也便于學生針對自身的能力基礎來開展對應的技能練習提升[3]。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何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及聲樂教學質量,這已成為時代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需求,各大高等院校應加強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育,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須加強對高素質聲樂教學工作者的引進,組建一支高素質的聲樂教學隊伍,這樣方能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優質的藝術人才。唯有不斷地提升聲樂教學工作者的能力,方能有效的提升聲樂教學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加深層次地掌握聲樂的產生條件及背景,認識到聲樂的獨特魅力。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工作者的教學能力,各大高等院校應根據時代的發展需求,定期對聲樂教學工作者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培訓,而且,在培訓期間,應不斷地轉變他們的傳統教學觀念,促使他們樹立能夠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教學觀念,不斷地豐富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利用培訓來感染聲樂教學工作者,促使其為不斷地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提升聲樂課堂教學質量及效果的目的。除此之外,高等院校還應邀請一些比較擅長使用新媒體技術開展聲樂教學的老師到校對老師進行培訓,以引導老師嘗試使用新媒體來開展聲樂教學,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如何應用新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新媒體時代為改革大學聲樂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高等院校應牢牢把握時代的發展需求,借助新媒體技術來不斷創新大學聲樂教學,這樣可以有效的豐富大學聲樂課堂的教學形式及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聲樂課堂教學,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培育學生文藝素質及聲樂能力的目的。
[1]劉佳.新媒體背景下對大學聲樂教學改革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6,29.
[2]劉婷.新媒體下大學聲樂教學改革的研究[J].黃河之聲,2016,23.
[3]張譯心.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研究[J].黃河之聲,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