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心
(蘭州大學藝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論節奏與聲音在鋼琴表演藝術中的重要作用
張譯心
(蘭州大學藝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作為鋼琴表演藝術中的組成部分,藝術形象、聲音、節奏以及各種技藝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說旋律是鋼琴音樂的生命,節奏就是支撐其的骨架。本文從鋼琴音樂節奏把握和聲音訓練出發,闡述鋼琴表演中如何演奏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強調演奏者重視聲音與節奏的配合,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實現對于音樂美的追求。
聽覺;聲音訓練;節奏訓練
在鋼琴藝術的表演中,演奏者需要對作品的節奏有深層次的把握,才能夠較為全面地展現作品的藝術魅力。在音樂演奏中,節奏的表現方式主要有兩個模式,一種是無節奏的表演,另一種是節奏機械化的表演。但是這兩種模式都有其不足之處,對鋼琴表演藝術的生動呈現都十分不足。特別是在實際的表演過程中,一些鋼琴藝術家往往會無目的或者自由的加快、減慢節奏,導致他們的“rubato”(散板)處理讓人覺得乏味單調,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多樣性也顯得十分無力,更別提趣味性了。真正的散板應該展現給觀眾悅耳、美妙的感覺,一場完美的鋼琴表演藝術應該自如地不按照節奏游走,但是又能夠讓人合乎邏輯地感受到這種節奏組織的內在規則,這需要演奏家對于節奏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2]。
鋼琴表演藝術能夠帶給人們愉悅的感覺和美的享受,雖然難以使用語言進行描述,但是卻能夠使人直接感受到這種節奏的美妙。這是因為在鋼琴表演藝術中節奏效果是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的。鋼琴家對于音樂節奏的領悟越深,就越能夠靈活自如地使用節奏元素。
鋼琴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不需要概念和文字進行闡述,也不需要有看得見的形象。正因如此,一個好的鋼琴藝術演奏者更需要先進行聲音的訓練,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在實際的鋼琴藝術演奏中,學生們最先關注的往往是技術問題,即華麗的演奏速度,但是卻忽略了聲音的練習,或者認為其是次要的。通常來說,對于聲音主要有兩種錯誤的認識,首先是僅僅主要聲音變化和力度變化,就是常說的重視“技術”型的鋼琴演奏,例如清脆、響亮、勻凈、快速,這些方面的鋼琴演奏者往往沒有足夠的音樂訓練,缺乏想象力,不能夠傾聽自身,更別提傾聽音樂了。筆者認為這類鋼琴藝術表演者只能算是工作者,而不是智慧者,他們彈出的音樂大多雷同,千篇一律,真正的藝術家應該兼取二者的長處。安東·魯賓什曾說,鋼琴不是一件樂器,而是一百件樂器。因此,對于這一類的學生,教師在教學的課程中需要重視培養學生鋼琴表達的力度層次,這些力度層次處于聲音的極限范圍之內。另一種錯誤的觀點就是過度重視聲音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那些專業品玩聲音的人,他們在鋼琴音樂中首先注意的是那些“動聽的聲音”,重視鋼琴聲音感性的一面,但是正因為如此,導致其忽略了對于鋼琴音樂整體的感受,只抓住了其中的一個方面,正所謂“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那么,到底怎么樣才是完美地演奏鋼琴音樂呢?筆者認為這不僅與演奏家的訓練方式有關,與學生的天賦、聽覺以及精神品質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果一個學生的聽覺十分遲緩,那么他鋼琴演奏的聲音就會十分單調乏味。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盲目地追逐聲音是沒有意義的,需要從聽覺著手,提升聽覺的敏感度,進而借助聽覺的作用影響聲音。特別是在樂器的練習實踐中,尤其要加強對聽覺的練習。只有良好的聽覺,才能夠進一步追求聲音。聲音作為音樂的本質,是演奏中的重中之重。
就如世界上所有事物一樣,鋼琴的聲音也具有終點和起點。鋼琴聲音的弱強標識從f或ff直到pp(從ppp或者pppp的時候較為少見),最終到ff的情況也比較少,而fff的情況更是罕見(多出現于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這是由于在實際的鋼琴表演藝術中,這些標識不能夠良好地適應鋼琴的力度層次,因而一般要求學生準確地掌握初聲的聲音,就是最輕的聲音(pppppp……),即跟隨在并非聲音的界限范圍(近似于0,由于緩慢按鍵,琴鍵雖抬起但是仍沒有扣弦)之后的聲音;隨后逐漸增強擊鍵的聲音,提升手臂的高度(h),這樣就能夠維持聲音的最強狀態(ffff……),而比這個聲音更強的則就不再是聲音的范圍了,只能夠認為是敲打。這是因為從鋼琴的構造而言,難以經受住過強或者過快的速度擊打,特別是在這兩個極快的速度與較強的質量相碰撞的時候。當然,這是以鋼琴一個音或者是高達四個音的和弦為基礎的。這種方式能夠使得演奏者和聽眾更加清晰地分辨出鋼琴聲音的臨界線,因而,簡單的測試極為重要。在鋼琴音樂藝術表演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飽滿的熱情才能夠有助于把握鋼琴聲音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復調鋼琴表演中所要求的,在其他的伴奏與和聲、明確展示旋律以及創設聲音的透視等方面也是十分必要的。正是由于鋼琴表演中蘊含著聲音豐富的變化因素,我們更需要借助耳朵和研究去分別辨識,這樣才能在鋼琴表演中積累更多的實際經驗。
關于鋼琴音樂中聲音和節奏的展現,有很多的要求,不僅需要依靠聽覺來挖掘延續的聲音,還需要善于結合鋼琴的樂器特征,特別是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更需要掌握這一點。不可否認的是,無論節奏還是聲音,對鋼琴表演藝術都具有關鍵的意義,無論是哪一種音樂要素,都具有研究價值,在鋼琴表演藝術中都不可忽視。
[1]牛婷微.論節奏與聲音在鋼琴表演藝術中的重要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1):224-225.
[2]丁滔.律動——論節奏訓練在成人鋼琴學習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樂,2014(13):89.
J624
A
張譯心(1996—),女,漢,山西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音樂表演(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