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廷俊
(寧夏彭陽縣城陽初級中學,寧夏 彭陽 756500)
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發展現狀研究
賈廷俊
(寧夏彭陽縣城陽初級中學,寧夏 彭陽 756500)
樂隊作為音樂教育與學生音樂實踐的組織形式之一,在中學教育,尤其是在鄉村中學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是現階段提升我國鄉村中學音樂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文章基于此,以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概述了音樂樂隊的教育價值,進而從成績與不足兩點分析了其發展現狀,最后就如何促進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發展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包括重視組建準備工作、落實管理制度建設、突出樂隊訓練、舉辦表演活動等。
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
音樂教育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審美能力提升乃至綜合素養發展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鄉村中學是中學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盡管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鄉村中學的數量相對減少,但在中西部地區,鄉村中學仍然是中學教育的重要力量。就音樂教育而言,鄉村中學面臨著不少的問題,諸如教育環境不完善、教育氛圍不濃厚等,影響了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對此,鄉村中學樂隊有著非常不錯的教學輔助作用,在學生的音樂學習中效果顯著。文章從此出發,就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發展現狀做了相應的探究。
樂隊指由人數眾多的器樂演奏者所組成的團隊,樂隊作為音樂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表現力,教育價值深厚。首先,它能夠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一種有別于課堂教學的新陣地,讓學生在志同道合的氛圍中訓練器樂演奏技能,發展音樂表演能力;其次,樂隊的存在為學生在學習之余,增加了其他的交流渠道與交流途徑,有助于學生交往能力的發展以及合作素養的提升,而這些正是當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中所極為強調的內容。樂隊在鄉村中學音樂教育中也有著非常獨特的作用。鄉村中學樂隊是鄉村中學內部的樂隊,學生是構成樂隊的主體,教師是樂隊的組織者與指導者。根據器樂演奏的不同形式,鄉村中學樂隊有著多個不同的類型。以歐洲傳統的樂器三分法為例,鄉村中學樂隊包括管樂隊、弦樂隊、打擊樂隊三種主要類型。不同器樂的樂隊在演奏風格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就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的發展現狀而言,以管樂隊居主流,這或許與管樂器價位相對低廉、易學有著很大的關系。
固原市位于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是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經濟條件較為落后,城鎮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截止到2015年,城鎮化率僅為40.16%,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民仍然生活在農村地區,鄉村教育在基礎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樂隊是鄉村中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載體,隨著音樂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鄉村中學樂隊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鄉村中學的樂隊范圍逐漸擴大,從原州區鄉村中學到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的鄉村中學都有著為數不少的樂隊;其次,鄉村中學的樂隊質量有所提升,在學校以及音樂教師的精心輔導與大力扶持下,樂隊成員的質量以及綜合表演能力大為提升。當然,相比于預期的教育目標以及東部南部沿海地區的中學樂隊質量而言,固原鄉村中學樂隊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管理制度的缺乏,無論是對隊員的管理還是對樂器的管理,管理制度都不算健全,影響了最終的效果,又如,訓練內容的薄弱、訓練時間的不足,很多樂隊重建不重訓,樂隊有流于形式的風險。最重要還有運轉經費的不足或者經費不連續性等等。
鄉村中學樂隊是以學生為主體,鄉村為依托,校園為背景的樂隊,在學生的音樂學習與業余文化生活豐富中都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鼓勵、推動鄉村中學樂隊發展是現階段固原市鄉村中學教育的重要舉措,對此,固原市職能部門及鄉村中學需從以下幾點出發,采取好針對性的措施: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在鄉村中學樂隊發展中,初始階段的準備工作極為重要,準備工作是否充分、合理,對樂隊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當前,固原市鄉村中學中的樂隊之所以存在著良莠不齊的情形,就在于很多樂隊是跟風而起的,并沒有做好細致的規劃,自然也難以實現預期的目標。因此,學校乃至樂隊的創始人要重視組建準備工作,為鄉村中學樂隊的可持續發展與良性競爭打好基礎。在準備環節中,要明確樂隊創辦的主旨與目標,并以此作為招徠學生的手段。當然,為了更好地將學生吸引到樂隊中,創始人及其團隊可以在特殊節點,比如新生開學時或重大節假日到來之前,挨個進班宣傳,邀請志同道合的學生的參加到校園樂隊中。“酒香不怕巷子深”,除了必要的宣傳活動以外,樂隊也可以在學生密集區,如操場、食堂等處,舉行樂隊表演,以精湛的演出吸引學生的目光,并將有志于參加到樂隊中的學生帶領樂器室,向其展示新配備的各種器材,讓其在直觀的感受與體驗中,深化對樂隊的認知。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任何組織機構而言,制度建設都是其平穩運行與長遠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內容,因而,在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發展中,學校及教師也要以樂隊管理制度的建設作為重點,為樂隊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發展問題。就當前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發展的一般情形而言,管樂隊是較為常見的樂隊類型,這和管樂器價位相對低廉且易于學習有著很大的關聯,主要樂器器材則包括單簧管、長笛、小號、長號、薩克斯管,樂器管理是樂隊中的難點,管理不慎容易出現損壞、丟失現象,學校要建設完善樂器器材管理制度,涵蓋樂器的購置、使用、保管、維修等多個層面的內容,從源頭上保障樂器的安全與使用價值。一個普通的中學樂隊通常有10余人,甚至幾十人,隊員音樂素養良莠不齊,教師要介入其中,幫助學生選定合格的管理人員,作為樂隊日常事務以及音樂訓練的承擔者,同時,在樂隊發展進入軌道后,在管理人的選擇中可以采用選舉制,讓學生自主選取,以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促進樂隊的長遠發展。
組建音樂樂隊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發展其音樂審美能力,而音樂訓練則是其審美能力發展的根本途徑。因而,對固原市鄉村中學樂隊的發展而言,突出音樂訓練是極為必要的。仍以管樂隊為例,音樂訓練最少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即基礎訓練、重奏訓練以及合奏訓練,不同的訓練內容負責學生不同層面的能力發展與素養提升。基礎訓練是配套音樂教學的訓練,包括音樂基礎樂理知識的傳授、呼吸口型及起音等基本功的練習、基本吹奏技術的訓練,良好的基礎訓練是培養學生扎實音樂基礎的前提條件,而只有具備了扎實的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吹奏能力,樂隊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管樂隊練習中,音準非常重要,且重奏訓練對音準有著很高的要求,重奏各方的音準必須要絕對準確,同時,參與重奏的隊員間配合也要相當的默契,在音色統一的基礎上,盡可能突出主旋律。在隊員接受過一定數量的重奏訓練后,便進入合作訓練的階段,樂曲排練是合作訓練的核心。在合作排練中,樂隊成員不僅要充分發揮好自己在樂隊中的作用,還要從樂隊成員的角度出發,最大限度地配合其他隊員的表現,提升表演的生命力。
中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較為枯燥,繁重的課程學習嚴重影響了他們的休閑娛樂活動,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與長遠發展是較為不利的,此時,學校如果能夠經常性地舉辦一些文化娛樂活動,不僅可以起到調節身心的作用,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與意義,音樂表演活動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不僅如此,音樂表演活動也為固原市校園樂隊的自我展示提供了平臺與空間,成為固原市鄉村中學音樂發展的重要陣地。音樂表演活動需要大量的樂隊參與其中,這對樂隊的發展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刺激性因素,可以促進固原鄉村中學的校園樂隊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強,提升鄉村中學的音樂整體教學水平。此外,音樂表演活動的召開對校園音樂氛圍的營造也大有裨益,鄉村中學不同于城鎮中學,音樂教學配套設施較為一般,音樂表演活動可以彌補這一切。
鑒于此。重視鄉村中學樂隊的組建是固原市鄉村音樂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勢在必行。它無論在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方面,還是在學生社會實踐方面,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發展鄉村中學樂隊,不但要求學校開設其課程,因地制宜組織教學,也離不開教育主管部門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資金的供給更是前提。作為具體操作的音樂老師,更應搶抓機遇,精心投入,特別應通過演唱會、樂隊演出等活動,潛移默化的吸引學生,陶冶其情操。從而促進鄉村音樂教育快速發展,最終得以普及。■
[1] 王興靈.農村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區為例[J].才智,2013,31:65-66.
[2] 敬中彥.試論農村初中學校管樂隊的訓練與管理[J].基礎教育參考,2015,17:41-43.
[3] 張正賢.試論農村中職學校管樂隊的訓練與管理[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35:73-74.
[4] 李悅.對中學管樂隊推動素質教育的再探析[J].黃河之聲,2014,0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