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 達 齊 賀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湖北 潛江 433100)
藝術歌曲在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意義
練 達 齊 賀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湖北 潛江 433100)
在人類社會文明的藝術寶庫中,藝術歌曲居于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不斷重視學生在藝術方面的培養,藝術歌曲在聲樂演唱教學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本文首先介紹了藝術歌曲的概念,并對聲樂界及聲樂教育界的現狀進行了簡單梳理,最后對藝術歌曲在聲樂演唱及教學中意義進行了探討。
藝術歌曲;聲樂;演唱與教學;意義
所謂的藝術歌曲,主要來源于19世紀的德國。由于其曲調精致,意境深遠,且其詞曲多數來自著名作家或詩人,往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我國的藝術歌曲主要出現于1920年之后,融合了我國的文化及國外的藝術歌曲創作方式,代表作有黃自的《思鄉》、青主的《我住長江頭》,賀綠汀的《嘉陵江》、黃自的《思鄉》等。
藝術歌曲是音樂史上一種特定的體裁。藝術歌曲是由詩歌與音樂相結合共同完成藝術表現任務的一種音樂體裁。詩意和情景自然結合,增加了歌曲的表現力。歐洲最著名的藝術歌曲作曲家是舒伯特,被稱為藝術歌曲音樂史上的“歌曲之王”,在他的藝術歌曲的創作中充分發揮鋼琴的藝術表現力,極具感染力的表達自己的音樂理想。
當前很多音樂界人士喜歡將藝術歌曲與歌劇進行比較,且對藝術歌曲存在一些偏見,認為只有唱歌劇及大詠嘆調才能體現其水平,筆者對此有不同見解。藝術歌曲的規格是極其嚴整的,藝術歌曲無論是在其聲音的控制與運用方面,還是在其作品本身的理解上面,都存在自身的獨特魅力。與歌劇分屬領域,有著不同的難度和審美標準。因此,在對藝術歌曲的認識和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其重要性的理解,才能促進我國聲樂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強化歌詞的歌唱性,突出了詩情畫意
藝術歌曲的歌詞往往選用著名作家或詩人的優美詩歌,并在演唱中突出詩歌的韻律與節奏,使得藝術歌曲整體上充滿了詩情畫意。就如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青主所言,“我國詩詞是一種很特別的聲調,經過我們的融會貫通之后,能發現一種特有的節拍”。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詩詞被選為藝術歌曲歌詞的原因之一。如黃自的《春思曲》就是源于韋瀚章的詞作而來,其中的多種景物字句,如“花鈿”、“雙燕”,“梨渦淺”、“畫欄前”等,不僅詞句押韻便于藝術歌曲的演唱,且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少婦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對整個藝術歌曲的演唱以及意境的表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突出創作及演唱風格的時代化特征
藝術歌曲起源于近現代,在詩詞的選用上也講求于時代的相通性。藝術歌曲的創作及演唱風格要求與時代特點相一致,要求藝術歌曲的演唱符合現代美學的特征,以聲傳情,融情入聲。通過充分的情感表達突出時代化的特征。如劉半農與趙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她》,就是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并將京劇西皮原板國門的音調加以變化,突出了歌曲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征,使人感到十分的情真意切,也是此曲在當時得以成名的重要原因。作曲家通過細致的聲調布局,使歌曲主題鮮明,配合科學的發聲方法,促進了藝術歌曲演唱的改進,使之作品與時代、民族都很很強的聯系。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方法都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的發聲練習,而選擇的練習曲目一般也較為單調,這就容易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很大影響,往往導致教學效果的欠缺。而將藝術歌曲運用于聲樂教學之中則可很大程度避免這一問題。藝術歌曲曲調優美,結構卻相對簡單,意境深遠,對學生的聲樂練習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提升學習興趣,促進聲樂學習的可持續性。如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將黃自的《花非花》帶入教學之中,此節奏相對平緩,結構調式變化小,容易練習,對學生的氣息控制也有相當的幫助。特別是其中的旋律十分優美,歌詞中的“花”、“霧”等,不僅形象突出,而且意境優美,對學生的興趣提升有明顯作用,而其中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在練唱過程中會存在一些饒舌的成分,對鍛煉學生發音的準確性也有很大幫助。
(二)訓練學生的聲樂基本功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藝術歌曲也被用作強化學生聲樂基本功的鍛煉,對學生的聲樂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藝術歌曲的結構一般十分規整,能夠幫助學生調整呼吸,增強學生對自身氣息的控制能力,并通過對藝術歌曲的練習,達到循序漸進的氣息調整效果。如趙元任《聽雨》歌詞為七言詩,極富古韻,歌詞與音樂對照十分簡單,音域也相對狹窄,僅十度。因此將其運用于聲樂教學中,不僅能降低初學者學習難度,也能促進其氣息的控制與鍛煉。此外,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還能起到美化學生音色的目的還對強化學生基本聲樂功能,優化情緒表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將《小河淌水》這一歌曲運用到聲樂教學中,為了表達阿妹在月色清風和深山流水中對與阿哥見面的期待,學生需要不斷的對自身音色進行調整,通過細膩輕柔的聲調,充分展示歌曲中的豐富感情。而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的音色及感情升華,都得到了極大的促進,也鞏固了學生的聲樂基本功。
藝術歌曲充滿了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音樂界及音樂教育界的重視。在聲樂演唱教學中,也存在著巨大的開發價值。藝術歌曲無論對于聲樂演唱還是教學,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藝術歌曲的演唱和教學中,歌者應對作品的時代背景、風格特點、真實生活環境有所了解,從而確保藝術歌曲能夠用真摯感情來進行演唱與表達。在藝術歌曲的學習與演唱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藝術歌曲演唱技巧的表達,也要注重情感培養的練習,從而增強歌者的整體音樂素養。
[1]李秀敏.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在聲樂演唱專業中的教學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04):158-161.
練達(1980—),男,漢族,籍貫:甘肅,學士學位,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齊賀(1981—),女,漢族,籍貫:黑龍江,學士學位,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鋼琴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