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璐
(平頂山教育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如何在高校聲樂教育中滲透審美教育
安 璐
(平頂山教育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于審美教育的關注度也持續增加。高校作為審美教育開展的主要陣地,在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鑒賞水平的提升,發聲技巧的訓練,一方面,對于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當如何科學的滲透審美教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引起關注并不斷探討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從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意義出發,對如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進行了相關探討。
高校;聲樂教學;審美教育;滲透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在這一大好形勢之下,審美教育開始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并作為教學新內容逐漸滲透到高校課程建設當中。在高校課程建設中,聲樂教學以及美術教學等藝術學科,對審美教育的滲透作用越來越突出。關注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對于當代高校學生審美意識培養以及生活情趣的增強都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對高校學生今后工作與生活也有很大的益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高校學生審美教育環節中的重要一筆。
在高校音樂課程建設中,審美教育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高校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創造能力等具有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審美教育是高校聲樂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對于學生審美能力以及今后的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一)提升高校學生審美能力
每一首聲樂作品都是靈魂的歌唱,飽含著作品創作者深厚的思想與情感,在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會過程中,高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高校聲樂教學的教學目標是為培養滿足時代發展的優秀音樂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審美教育的滲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聲樂教學課程中進行審美教育滲透,可以引導高校學生在聲樂學習中欣賞到聲樂之美,感受到作品的情懷,關注到音樂情感的表達,而不僅僅是追求音樂技巧的過程。作為聲樂教師,應當在聲樂教學中有意識的開展審美教育,關注學生聲樂技能培養同時,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情感體驗中品味音樂情感,作者的思想,使高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聲樂教學中得到持續的提升。
(二)強化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聲樂的演唱技巧學習過程是枯燥乏味的,在日復一日的聲樂學習與演唱技巧練習中,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消磨掉,久而久之,聲樂學習興趣下降,直接影響到學習效率。而在聲樂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滲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在聲樂演唱技巧中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審美感受的增加,對聲樂作品產生全新的體驗,進而激發學生聲樂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積極主動投入到聲樂學習中來。
(三)提升教學水平
新時期下,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強化學習興趣同時,也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聲樂教學的開展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在教學中穿插全新的流行元素,持續創新教學內容,以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的優秀聲樂人才。因此,需要高校聲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音樂作品,通過多樣的音樂作品,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高教學能力。
(一)培養學生審美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
學生的審美感知力、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是聲樂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基礎。審美感知力是對聲樂作品語言美、旋律美、伴奏美等進行品味的過程,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歌詞曲目內涵進行體會,對聲樂藝術的文學美進行賞析,對聲樂作品的旋律美進行品味。審美想象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在思維激發過程中,實現思想與情感的共鳴,進而使學生體會到音樂的審美價值。在培養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發聲練習曲,對音樂美感進行感知,針對標題音樂開展想象,對歌詞以及旋律意境進行想象等,體會作品深遠的意境以及內涵。審美創造力培養是為了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通過創造思維培養,使學生在提高音樂知識技能的同時,對自我進行表現。聲樂教師要關注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對音樂知識技能進行創造性應用,通過學生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激發,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二)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首先,需要有優秀的聲樂教師,通過豐富的專業知識應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在提高自身審美能力同時,在聲樂教學中適時的開展審美教育。隨著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文化產業的不斷興起,人們的審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人們的審美能力是與時俱進的,作為高校聲樂教育工作者,在不斷豐富專業能力同時也要關注自身審美能力提升,如此才能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培養出各項素質綜合發展的優秀人才。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發音技巧向學生傳達不同的審美效果,展示不同的審美方式,同時,選擇優秀的聲樂作品,在教學中滲透全面的音樂理論知識與演唱技巧,通過游刃有余的教學方案,在聲樂教學中實現審美教育的滲透。
(三)強化樂器演奏能力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豐富的聲樂教學內容為審美教育滲透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如音樂理論、演唱技巧、樂器演奏等等,都可以實現高效的審美教育滲透。樂器演奏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關注審美教育的滲透,通過引導學生豐富樂器的認識,在樂器的演奏過程中對自身審美能力進行提升,在聲樂表演中,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樂器進行演奏,將使聲樂表演意境更加突出。反之,不符合聲樂表演意境的樂器選擇則可能對聲樂表演氛圍產生破壞。例如在進行《青花瓷》的表演中,為了配合表演意境,選擇笛子或者鋼琴將使表演氛圍更加清新淡雅,襯托出作品悠遠深長的意境。但是選用架子鼓或者其它打擊樂器,則可能破壞歌曲塑造出的深遠意境,將使聲樂作品顯得不倫不類。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同時關注不同樂器演奏所適用的聲樂作品氛圍,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創新,在樂器演奏與創新中獲得審美教育。其次,樂器演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聲樂表演的好壞,教師要不斷豐富學生對于樂器演奏的認知,強化學生樂器演奏能力,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同時,提高演奏能力,優化學生聲樂表演能力,提升審美意識。
(四)開展豐富的音樂表演活動
高校聲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出優秀的音樂人才,優秀的音樂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聲樂表演能力與創作能力,同時其演奏與創作風格也需要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聲樂表演活動,提升高校聲樂專業學生實戰表演能力,同時在表演活動過程中實現審美能力的培養。形式多樣的聲樂表演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地實踐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提升,在正確認識自身優勢與劣勢過程中提高審美能力。如組織聲樂表演專業學生開展一次音樂表演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適當的增加競賽環節,設置教師評委也可以開設大眾評委,在學生聲樂表演過程中,對學生的聲樂表演能力進行評價,通過教師的評價以及大眾的審美過程,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學生不斷豐富自己。在表演活動中,鼓勵學生在舞臺上大膽的表現自己,發揮自己的聲樂表演優勢,如運用原創作品進行表演等,使學生加強舞臺感受,通過實踐表演檢驗自己的學習能力,為觀眾帶來新奇的體驗。通過豐富的音樂表演活動,激發學生創作靈感,對知識學以致用,提高審美能力。
(五)強化情感體驗
優秀的聲樂表演者,不僅需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同時也要在演唱中融入情感,使表演更具感染力,將作品進行淋漓盡致的展現。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要增加學生對聲樂作品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了解。其次,可以通過觀看音樂創作記錄片等,對音樂創作者以及作品中深厚的情感進行體會。除此之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聲樂作品進行聯想,強化學生情感體驗,如表現一首歡快的樂曲時,想像自己置身于其中,或者正在經歷其它高興的事情。在平靜悠揚的聲樂作品表演時,想象自己置身于山木之中,享受大自然帶來的輕松愉悅。在聲樂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為學生創造體驗機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演唱技巧,融入真情實感,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聲樂感受的增強,提高審美能力。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教育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高校聲樂教學應堅持以培養新型音樂人才為目標,關注音樂人才全面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滲透音樂之美,學習欣賞與鑒賞音樂,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全面提升。此外,高校聲樂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關注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開展中強化學生樂器演奏能力,開展豐富的音樂表演活動,通過多種教學策略,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全面提升。
[1]王菊.聲樂藝術審美批判價值向度的誤區之審視——基于民族高校聲樂教育與比賽之視角[J].青海民族研究,2015(01):71-72.
[2]李靜.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戲劇之家,2016(13):207-208.
[3]莫大尼.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審美意識的途徑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90-192.
[4]王曉艷,尹暉. 淺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研究[J].才智,2013(34):38.
[5]常建萍.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策略分析[J].黃河之聲,2013(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