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凱
(銅仁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貴州 銅仁 554300)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發現流行音樂元素,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流行音樂雖然其依據的理論相對來說比較落后,但是其在音樂領域的實踐性遠遠超過其他音樂種類,所以其具有非常強的普適性,能夠充分地滿足廣大群眾對于音樂的要求。而合唱藝術是眾多音樂體裁中最為廣泛的藝術,其在于大眾化程度非常高,所以合唱作品與流行音樂元素在這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將流行音樂元素運用到合唱作品當中,可以達到協調統一的效果,也能夠很好地拓展合唱作品的表現形式,推動合唱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探究流行音樂元素在合唱作品中作用,希望能夠在音樂實踐當中進一步發展合唱藝術。
合唱藝術最早產生于歐洲,與宗教音樂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流行音樂的產生,合唱藝術變得更加大眾化。我國的合唱藝術發展也跟西方的基督教音樂傳入中國有關,又加上合唱活動在中國非常普遍,之前的合唱曲目旋律比較簡單,所以很多的合唱作品在廣大人民群眾當中廣泛地流傳。流行音樂在當代中國發展得很好,已經成為現代音樂最基本的元素,而我們在很多的合唱作品當中也可以發現流行音樂元素。很顯然,流行音樂元素對于合唱作品具有重大意義,它可以有效地影響甚至主導合作作品的發展趨勢。因為將最能夠表達大眾新生的流行音樂元素融合到合唱作品當中,可以使得合唱作品更加具有現代性,可以使得合唱作品的受眾更加廣泛。
流行音樂在國內也被稱為“通俗音樂”,目前是國內的音樂主流。流行音樂的重要特征在于“流行”,相較于其他音樂,其表現出超強的吸納力和廣泛的傳播性,具有大眾性、通俗易懂、易學易記易唱、郎朗上口,所以可以作為演出曲目、影視作品背景音樂,在廣大群眾當中廣泛劉闖。另外,流行音樂的類型也非常多樣,主要包括爵士樂、搖滾樂、民謠等等,再加上流行音樂會隨著時代不停的發展,所以流行音樂的形式也處于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當中。
將流行音樂元素與合唱作品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滿足大眾的精神要求,也可以使得合唱作品擺脫傳統旋律的束縛,表現出多種形態的旋律,比如平進、級進、跳進、混進等等,現重點就這幾種形態展開分析:
首先是平進的旋律,其能夠很好地表達輕松的氛圍以及很強的律動性,使得旋律在平穩中又帶有動感,音樂更加深情和平實。例如,合唱作品《八駿贊》,它就是運用平進的旋律來具體表現在草原上馬的行進特點,向聽眾展現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還有中級進的音樂旋律,它會使得旋律線更加具有波動性,但是在整體的起伏過程又非常流暢。特別是音階式旋律,相鄰音階的階梯式旋律使得音樂更加靈活、自然,比如經典作品《鈴兒響叮當》。
其次是級進的旋律,比如輔助式級進會使得音樂旋律更加連貫、更加流暢,充分展現音樂的內涵,例如楊家仁老師、蔡余文老師編曲的流行合唱作品《半個月亮爬上來》;環繞式級進,比如經典作品《大海啊,故鄉》,它會使得整個音樂作品更具柔美和纏綿,讓聽眾能夠感受到其中深厚的情感;采用重復式級進編寫旋律的主要是為了起強調作用,強調歌曲的主體思想,其代表作品就是曉光老師填詞、施光南老師編曲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再次是跳進的旋律,在歌曲中的某一部分會突然發生變化,起伏比較明顯,這種當時可以瞬間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使得旋律更加具有感染力。例如小跳,相對來說比較自然,比如代表作品《團結就是力量》;大跳,其起伏就非常明顯,且其中的很多音樂表達會更加夸張,比如李海鷹老師填詞編曲的流行合唱作品《彎彎的月亮》。
最后是混進,它是指將平進、級進、跳進這三種音樂形態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旋律,編曲還是以其中的一種形態為主要表現形式,但是會在個別地方添加其他的音樂形態,使得合作作品表現出更加多樣的風格和形式。
很顯然,將流行音樂元素添加到合唱作品當中,極大豐富了合唱作品的表現形式。比如同值型,音樂作品的節奏是相同的時值音符同時出現并且連接而成,比如揚州民歌《楊柳葉子青》,這首音樂作品的每個小節都是“八分音符”,即每一個小結的長短組合都是相等的,能夠帶給聽眾平穩、舒緩的感覺。
綜上所述,將流行音樂元素運用到合唱作品當中,可以很好地拓展現代音樂作品的種類,使得合唱作品的種類和形式更加多樣,能夠表達出更加深層次的含義,充分展現合唱作品的獨特風格。同時流行音樂中的旋律、節奏能夠很好地拓寬大眾對于合唱作品的看法,使得合唱作品更加廣泛的流傳。
[1]鄭向群,呂海力.通俗音樂概論[D].時代文藝出版社,2015.
[2]王思琦.“流行音樂”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3,03.
[3]王欣聽,劉嘉寧.融入流行音樂元素的合唱聽覺訓練[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
[4]平麗華.在合唱作品中運用流行音樂元素[J].長春大學音樂學院學報,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