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博
(中北大學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合唱藝術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的背景下,也給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中國的合唱音樂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與進步,就必須要對西方合唱藝術中的精華部分進行借鑒,取長補短,對自身的發展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從而實現與世界合唱藝術的相連接,促進我國的合唱藝術能夠向多元化的趨勢不斷前進與發展。
當前我國合唱音樂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首先,是中世紀后期在西方比較流行的一種傳統的合唱形式,這種合唱形式是通過早期的“經文歌”及“奧爾加農”等合唱形式演變產生的,其主要的特點就是鮮明的16世紀合唱形態。而這種合唱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逐漸達到了漸入多聲部的有效統一,也使得其更加的和諧,其中也充分的體現了歌者者們所具有的純粹的思想境界。同時其也是對合唱藝術形式所具有的美學概念的完美闡釋。
其次,還有一種起源于17世紀的合唱形式,其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在19世紀時,取得了極大的成就,而這種藝術形式也是當代人較為熟悉的歌劇。其將西方的美聲唱法作為表演的基本原則,通過與古典歌劇所具有的合唱表演進行的有效結合,充分的體現出了其所具有的美學特征。而不論是發音再或者表演的一些技巧,也都存在較為鮮明的標準。而在我國藝術領域中,歌劇也是自建國以后直到上世紀末都極為流行,并受到了大眾的推崇與喜愛。同時歌劇藝術有著當代中國合唱藝術所追求的美學特征,其對于中國合唱藝術的發展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另外,則是我國傳統演唱形式中的多聲部民歌演唱,由于我國歷史悠久,因此演唱形式的發展也是經過非常長時間的發展歷程的。而此種演唱形式的出現與我國少數民族的日常勞作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而與其他種類的合唱形式相比,其的當前還為被現代化及西方藝術所影響,具有原生態的鮮明特征。其中生活在貴州的侗族人民所演唱的“侗族大歌”也由于其獨特的民族特征,享譽世界。
最后,則是通過通俗歌唱演變得來的一種新型的“組合”形式,其基本的演唱形式與技巧并未差別于主流的合唱藝術。其最主要的特征主要表現在規模不大,需要進行演出的表演者數量不多的特點上。
以上集中形式的合唱藝術的發展歷史都十分的漫長,而能夠發展的今天也是由于其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國的合唱形式也正在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還需要對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及方向進行一定的研究。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的合唱音樂藝術的發展正趨于多元化,特別是表演形式與表演風格的多元化特征明顯。在上世紀末,我國的作曲家就開始將后現代的表演形式應用在合唱藝術表演過程中,充分的借鑒了后現代音樂的拼貼及組裝策略,同時也有效的應用了其他的藝術表演形式,這也是合唱藝術產生了多元化的基礎。尤其是南開大學合唱團,其為了尋求新的發展,也進行了多種嘗試,其中使用拼貼手法所長做的合唱歌曲《天地太極》及《盛世梨園情》,一經演出,就好評如潮。
此外,合唱藝術的創作題材、創作風格以及其表演,都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特點。比如在著名的合唱作品《天湖·納木錯》,在對其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作曲家曹光平是將其設計成了無伴奏的合唱,并且在進行演唱時也不需要出現形體的表演。但是在后來的表演過程中,作曲家與指揮家通過其之間默契的配合,合唱團卻進行了多種隊形的變化,以及形體的表演,不僅將這個作品的藝術風格鮮明的呈現了出來,也使作品所具有的優美與神圣通過合唱的形成進行了詮釋。
建國之前,我國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而受抗戰思潮的影響,我國的合唱音樂最鮮明的風格就是崇高與激昂。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合唱作品在創造的過程中仍舊有著鮮明的戰爭特征,創作的主題內容也多表現為政治。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合唱藝術的主題內容則開始向多樣化的方向進行轉變,其選材內容更加的豐富,人們的審美取向也逐漸趨于多元化。另外,由于我國除漢族以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因此也導致合唱藝術存在很大差異的音樂風格,也就沒有較為統一的體裁能夠進行整合。而當前中國的合唱藝術在都到民族文化深入影響下,宗教文化及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也都對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也使得中國合唱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多元化的藝術風格,也使得現代中國合唱藝術更加的和諧,深受大眾的喜愛。
綜上所述,在新的發展時期內,我國的合唱音樂藝術想要贏得新的發展前景,就需要在滿足大眾對于合唱藝術的審美需求的同時,提升其精英化的水平,走向多元化的發展道路,促進大眾文化審美水平的有效提升。但就當前我國合唱藝術的發展現狀而言,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充分借鑒國外優秀的合唱藝術,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在世界藝術舞臺上大放異彩。
[1]葉文輝.中國合唱音樂的多元化發展路徑研究[J].大舞臺,2016,08:100-102.
[2]張承林.中國合唱的多元化發展道路探析[J].戲劇之家,2016,12:78.
[3]劉小君.中國合唱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趨勢[J].大舞臺,2015,03: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