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宸
(山西長治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回顧中國傳統儀式音樂理論的研究
李佳宸
(山西長治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本文通過對近些年儀式音樂研究中有關理論及概念的相關論文、專著予以回顧、梳理,擇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綜合論述及總結,以求在當今儀式音樂發展的熱潮中,能夠對學科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更好的研究中國傳統儀式音樂。
儀式音樂;概念;理論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在經歷數十年的運用“比較音樂學”來研究民族民間音樂的時期后,“民族音樂學”這一學科稱謂逐漸取代了“比較音樂學”,成為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的更為系統和現代的研究方法。讓我們欣喜的是,傳統儀式音樂文化的研究也隨之出現,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筆者認為在當下多學科交叉研究某一現象或問題時,必須要全面且深入的觀察并研究每一項與之有關的、涉及各類型學科的現狀。所以,音樂研究的同時也不能夠單純的對音樂表象進行探索,而要關注到整個環境即儀式現場對它的影響。因此,儀式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儀式音樂研究更是文化研究中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么,對儀式音樂進行系統的研究的基石則是對其學科理論、方法和概念的研究。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儀式音樂研究已然是當下傳統音樂研究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當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如火如荼的加入到儀式音樂的研究中時,首先需要關注的問題是,什么是儀式音樂?它的概念是怎樣界定的?
儀式音樂(ritual music)在字面上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儀式和音樂。儀式一詞的產生由來已久,一般指典禮的秩序形式。顧名思義,儀式的進行須遵循規范的秩序。儀式本身具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即“信仰”。“法國社會學家Emile Durkheim認為,人類生活中的宗教現象,最基本的因素是信仰(belief)和儀式(rite),前者為“思想”,后者為“行為”。”思想是儀式行為的內涵,行為則是儀式思想的外在表達。因此,儀式不是一個普通的、簡單的行為活動,而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與文化屬性的行為活動。
有關儀式音樂概念的準確定義,窺見于1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中國傳統儀式音樂研討會”。這屆大會的一個主要議題就是傳統儀式音樂概念之研討。筆者依據這次會議中所提交報告的內容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意在通過對其梳理歸類,對儀式音樂的概念有進一步的了解。
首先是對儀式這一部分概念的界定。中央音樂學院袁靜芳老師在《中國傳統儀式中的音樂考查》的論文中是這樣認為的:所謂儀式就是按照歷史傳承,具有一定規范化或是在當地或某些特定場合有一定規模且具有比較完整的禮儀程序的活動。根據不同的內容顯現出不同的民族特色、風格以及不同的主題內容。
其次就是儀式音樂的界定及范疇的論述。傳統儀式音樂的界定方面有文章對其進行了梳理。即一些在規定場合、規定的制度、規定流程中進行的奏樂或者舞蹈等部分均是傳統儀式音樂。這其中要研究的方面有儀式音樂、儀式背景、儀式器物、儀式環境、儀式源流、參演人員等都在討論的范圍之中。但這樣的論述也并不是所有與會學者都認同的。在《對中國傳統儀式音樂概念的認識》的報告中。文中對傳統儀式音樂有內外之分。這與內外兩級變量頗為佐證。我們知道,祭祀音樂的核心是為神而奏,所以內既是神職亦可成為祭祀時“通神”的人員所演奏的音樂或是舞蹈,這類即是傳統儀式音樂。而外場的音樂即是娛人演出。包括一些村頭搭建的舞臺戲曲、廟會紅火、流行音樂及其他演出。這些音樂形式大多與內場的祭祀儀式同時進行或是同天內進行,但大多數并不是相關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更多的功能屬于娛人。它們應屬于民間音樂而不屬于傳統儀式音樂。
由此可見,在這次傳統儀式音樂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對儀式音樂的概念均有不同的見解。但從整體、宏觀的把握上可以看出,儀式音樂是置身于文化的大背景中來認識和研究的,這也正說明了儀式音樂所具有的文化屬性。不同的文化的形成由其特定的地理環境、社會環境所決定。所以說,儀式音樂本身具有一定的 社會屬性,并且受到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
最后,《儀式音樂的概念界定》一文,系統的、詳盡的闡釋了音樂與儀式音樂之間的關系,并概括了儀式音樂的概念。筆者略作總結。儀式音樂具有藝術性及社會性兩個部分。在其藝術性的部分,首先是對音樂本體進行相關研究,而這樣的研究是基于環境、情緒、文化、祭祀心理等多重方面的影響。其次是音樂在儀式過程的作用或是對儀式、對儀式中的人產生了哪些影響。在社會性部分的研究中,更多要以歷史、源流、當地文化等為基礎,再深入探討儀式音樂的文化屬性。
定義一門學科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宏觀、整體把握的同時,對許多相關問題予以觀照。儀式音樂的概念不是固有的,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學科的發展,研究者的關注,概念亦會隨之不斷完善。
儀式音樂研究已然走過幾十年的路程,但儀式音樂研究溯源應該當屬曹本冶教授。他從儀式音樂所依托的信仰,所處環境及儀式流程(行為)著手,提出課以信仰、儀式行為及儀式音聲的思維。之后提出了三種變量即“近遠”、“內外”、“定活”來作為儀式音樂研究的理論架構。
(一)“內外”兩極變量
“內外”指的是“局內—局外”的問題。有關傳統音樂研究中的“局內—局外”問題的研究一直是民族音樂學和音樂人類學研究的議題。我們知道,在儀式活動中,每一位局內人都直接參與了儀式活動,并擔任了儀式中相應的角色。筆者認為,局外人作為旁觀者,通過觀察、記錄、訪談、采集相關資料等方法對儀式活動予以了解及研究,始終都以局外觀在儀式或信仰內涵上尋求一種與局內觀之間的平衡。
(二)“定活”兩極變量指的是儀式中的固定和非固定因素
在歷史前行,社會、文化環境變遷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傳統儀式音樂能夠保留、延續至今,究竟有哪些因素在發揮著作用?這些因素中什么是固定因素?什么是非固定因素?尋求解答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如道教各派科儀音樂的不同,就是固定因素內非固定運作的現象。如青海同仁六月會祭神樂舞所研究的十個村莊的儀式各有差異又基本相同說明,差異是由非固定因素所導致,而保持了較大的相同性質方面則是由內在的固定因素決定的。
(三)“近遠”兩級變量涉及到的主要是近信仰及遠信仰兩個方面
我們知道,在祭祀活動中,所謂普遍信仰即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等,當然,不一樣的儀式對應著不一樣的信仰主題。所謂近遠信仰是與音樂有關的。近信仰音樂理解為祭祀儀式中神職人員或是內場人員演奏的用于娛神的用樂,而遠信仰音樂即場外的一些民間音樂或是世俗音樂。用樂不同所表達出信仰之間的差異。
(一)“儀式音聲”
有關“儀式音聲”的研究,不得不提到“儀式音樂”外延的拓寬。在薛藝兵研究員的《儀式音樂的概念界定》一文中,作者發現,儀式音樂在實地的調查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非“音樂”元素。如,介于說話和歌唱者之間的人聲或敲打。由此,引發了一個有關儀式中哪些音樂屬于儀式音樂范疇,哪些不屬于儀式音樂研究范疇的問題。因此,薛藝兵提出了“儀式音境”概念,并與 “儀式音聲”概念作了比對研究。
“儀式音聲”這一概念是曹本冶教授首先提出來的。自“儀式音聲”概念提出之后,在學術界,大有將“儀式音聲”取代“儀式音樂”這一稱謂的說法。那么,究竟什么是“儀式音聲”?曹本冶教授認為,音聲包括,“人聲”,即念誦和唱誦;“器聲”即樂器法器和其他物品發出的聲音。
(二)儀式音樂分析中的空間概念
在“儀式音樂”外延過程中,我們發現,儀式音樂所存在的環境亦相應的被“拓寬”。如:“局內人”“局外人”的研究。所謂局內局外說與近遠信仰有較高的重合性。這也是儀式音樂研究的一個獨特且十分重要的方面。因為大多數的儀式活動都伴隨著廟會或是紅火等活動在同時進行,勢必牽扯到儀式內及儀式外兩個方面,所以在研究時就會有儀式內音樂及儀式外音樂、儀式內部人員及儀式外部人員、儀式內部環境及儀式外部環境,但所有的內外又有著必不可少的聯系。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研究儀式音樂時,應注意加以區分。
中國音樂學院的齊琨教授在她的研究中,對儀式活動所存在的空間概念作出了系統、詳盡的解析。這里,引入空間概念來進行儀式音樂的研究,無疑是對儀式音樂研究的一個全新的觀念。有關于儀式空間概念的定義,齊琨作了如下分析,通過美國學者瑞思提出的三維分析方法,即時間、空間、隱喻,提出“物質、意識、關系”三個層面的分析維度。
在儀式音樂研究中,空間概念的明確,使得儀式音樂的研究更為豐富、更加全面。筆者認為,作為研究中的一個新的維度,空間概念在儀式音樂研究中的介入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儀式音樂和儀式音樂所存在環境的特殊性;二是能夠更深層次的探討儀式行為這一抽象的、隱喻的行為觀。
回顧歷史,儀式音樂研究伴隨著中國傳統音樂研究就一直存在著。如今,它已經作為一個獨立的命題被廣大研究者深入探討、研究,研究成果亦在不斷的辯證過程中一次次的創新并更加完善。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期冀,儀式音樂研究將有廣闊的天地。
[1]苗族“祭鼓”與布依族“祈愿”中的音樂文化志述[J].貴州大學學報,2004(04).
[2]民間儀式中的女性角色、音樂行為及其象征意義——以中國白族“祭本主”儀式音樂為例[J].音樂藝術,2005(01).
[3]青海臺吉乃爾蒙古人婚禮與婚禮儀式音樂研究[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01)
[4]張振濤.來自香江的報告——“中國傳統儀式音樂研討會”側記[J].中國音樂學,1998(04).
[5]土家族梯瑪巫祀儀式音樂研究(上)——以家祭儀式“還土王愿”為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01)
[6]薛藝兵.儀式音樂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3(01).
[7]齊琨.空間:儀式音樂分析中的一個維度——以上海南匯婚禮和喪葬儀式為例[J].黃鐘,2006(04).
[8]齊琨.儀式空間中的音樂表演——以安徽祁門縣馬山村喪葬儀式為例[J].中國音樂學,2010(02).
[9]劉紅.思想 行為 音聲:中國儀式音樂民族志研究視域——試論儀式音樂研究會的學術宗旨[J].中國音樂學,2008(02).
[10]土家族梯瑪巫祀儀式音樂研究(下)——以家祭儀式“還土王愿”為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02).
J60
A